关键词洛阳博物馆陶瓷
河洛地区是我过历史经济文化的发源地,它以洛阳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二里头夏代宫城的旧址发现了我国目前为止最早的原始青瓷器,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中国宋元以前的陶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证实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陶瓷生产地属洛阳。唐代时期经济文化繁荣鼎盛,在洛阳周围建立了许多窑场,从新石器的彩陶开始,到唐代呈现出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各窑瓷器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1.汉代时期的陶瓷
1.1彩绘陶百花灯
1972年,洛阳七里河东汉墓出土了一座高92厘米的彩绘陶百花灯。此灯造型独特,色泽光鲜,造型精美。整个灯盏如同两只展翅高飞的鸿鹄,灯柱像竹节一般,上面有四个穿孔,下盘底座有八个穿孔,穿孔上的烛龙做腾飞状,四个小盏灯直立在上面。盘形的灯盏上面插着火焰。栩栩如生的飞天羽人和柿蒂纹形饰贴在s形灯柱上,飞天羽人骑飞龙上面。倒型底座上有蝉、人、动物做装饰,使之富有生命力。这件百花灯,可谓汉代陶制灯中极品,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价值方面来看都表现了当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娴熟的技艺。WwW.lunwen.net.cn同时,从造诣方面,可反映出汉代人民幸福安康、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国家繁荣昌盛,日趋强大的局面。
1.2三人杂技倒立陶俑樽
同样在1972年,洛阳市七里河东汉墓出土了一樽陶俑,该樽构思巧妙,呈杂技倒立状,一眼看去,简约生动。它高24厘米,呈圆柱形,底部边沿有三兽蹄形足,沿口造型独特,有两对倒立之人两腿对接,腿上又有一人头戴冠倒立着。人体上有鲜艳的红色作为彩绘,樽上还附有一道红色的弦纹,形象有趣。
在汉代,酒多用高粱、黍子和酒母一起酿成,这种酒采用的时间短,酒味淡,一般多喝也不会醉,汉代有很多豪饮的英雄。因此,汉初时期,政府下达的禁酒令也无济于事。这个三人杂技佣是汉代真实杂技的写照。从整体上来看,艺人是樽体的2倍,可想象到百戏群演的盛大场合,皇族一声令下,大家举杯畅饮,围观群众注意力集中在几个杂技艺人身上,只见杂技艺人娴熟、轻巧地跃上了舞台中间那个硕大的酒樽,在酒樽的外沿表演着惊险的动作,两位杂技艺人用手支撑樽口,倒立起来四目相对,另一位艺人轻巧地跃在两人之上,只听见周围一片喝彩声。这一美妙的瞬间被陶匠记录下来,留下了这一美妙的艺术作品。
2.唐代时期的陶瓷
2.1蓝釉双龙瓶
1998年,洛阳出土了唐武則天長子李弘的太子妃裴氏即哀皇后的陵墓。同时发现了蓝釉双龙瓶,底径7.7厘米,口径8.8厘米,瓶体高32厘米。口、肩以双龙柄作装饰,瓶口处有两条龙对视而衔。整个瓶子长长的颈,腹部圆圆鼓起,平肩平底。通体色泽亮丽,胎质细腻,纯净。
恭陵属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为以后研究唐代帝陵的安葬风俗、传统文化、陵墓制度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恭陵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也称“太子冢”。李弘(652-675年)死后以皇帝的规模安葬。是中原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帝陵。沿着东北方向往前50米就是哀皇后的陵墓,陵墓呈锥形土冢。在墓中随之出土的这批釉陶,结构精美,精致度高,色泽亮丽光鲜。《唐六典》卷23中曾记叙了“琢石陶土”之事,有“凡丧葬则供其明器之属”的规定。官方因此设立“甄官署”,根据官职的大小来计算死后丧葬陶器的数量。哀皇后乃李弘的太子妃裴氏,属皇室家族之最,理所应当以皇室的礼节把珍贵稀有的陶器一起安葬。因此,陵墓中的瓷器品质较高于其他的墓葬品。
2.2陶胎黑漆钵
洛阳神龙出土了一个高11、口径约为高2倍的黑漆钵。整个钵胎体颜色均匀,造型传统,丰肩、圆底、宛如螺帽,制作精细。
唐代的漆制品达到了鼎盛时期,漆制品的式样繁多,种类齐全,有的用金银花瓣镶嵌在光滑的器皿上,有的用粘稠的漆一层层堆起形成凸起的花纹,有的在贝壳上制作精美图案,形成纹理突出螺钿器。这些美妙绝伦的漆工艺制品体现了当代人民高超的智慧,是唐代风格的工艺品代表,为南北朝脱胎技法奠定基础,可见此钵,无论做工还是上漆,都相当细腻,精致,是其他漆器无法比拟的。
2.3黑褐釉月白斑龙首执壶
高27、口径11、底径9.8厘米。1964年,洛阳河区北窑机瓦厂采集。壶敞口,束颈,丰肩,鼓腹,肩一侧饰龙首流,流两侧贴饰人形,相对另一侧饰龙形柄,龙口壶的口沿,壶口沿至肩另饰两相对罐形耳,小罐朝流一侧贴饰两武士俑。壶除足根外,通体施黑褐色釉,并多处刷饰无规则白斑。壶造型饱满复杂,釉色纯正且斑饰自然洒脱。系唐代多釉彩瓷器中精品。
唐代,从中国瓷器生产的总局面来看,基本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但随着当时制瓷动手术的不断进步,各类釉色的瓷也不断进步,特别是北方的一些瓷器窑口生产出各具特色的瓷器。在中原的禹县、鲁山、郏县、登封、汝州等的瓷器窑口都生产着黑釉、黑褐釉、褐釉、黄釉和所谓的茶叶末釉上,或施钧釉斑,或施白斑等,在唐代被文人们称作“花瓷”。这种花瓷也就是到了宋代成为后世闻名世界的钧釉瓷的前身。多年来在上述地区的窑址考古发掘中,这种在黑釉和黑褐釉上施白斑的瓷器较常见。
3.宋代时期的陶瓷
3.1天青釉瓷碗
1978年,在洛阳安乐曙光大队出土一个天青釉瓷碗,口径宽13.1、高5.3、厘米。该碗露胎处呈香灰色,通体施汝天青釉。碗口宽大敞开,外壁斜斜收起,底圈足内有三支钉。
哲宗元元年到宋微宗崇宁五年是汝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北宋的时期,统治者认为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皇室家族不惜一切成本命令汝州造青瓷。从此,皇室御用的瓷器都为汝瓷。汝窑以名贵的玛瑙入釉而烧成,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人以汝窑为首位来评论青瓷的好坏所以更加宝贵,1988年秋和1989年春,河南省文物考古专家两次探寻汝官窑所在地,并对两次挖掘清凉寺窑址。共出土窑具(包括可复原瓷器)2000多件,用这些窑藏品和传世世汝官瓷详细对比,发现其中胎釉完全一致。这件天青釉瓷碗施釉有缺憾,整体造型也不见得完美,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汝官窑前期生产的,或者是被御拣退后卖出的。
3.2珍珠地摩羯鱼龙梅瓶
高41.5、口径7.3、底11.5厘米。1992年9月洛阳新安县电厂出土。梅瓶敞口,折沿,颈束而短,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一周划花圈草纹,近底部饰4个开光划花折枝花草纹,主题纹饰在腹部,上下以两弦纹分区。主题纹饰为一带有双臂的飞翼摩羯鱼龙,并饰珍珠地纹及云纹。
摩羯源于自印度神话中的摩羯鱼。这种水怪通过佛教经典、印度与中亚的工艺品,以及天文学上的黄道十二宫中的摩羯宫等渠道传入中国。国内出现摩羯形工艺品当在唐代,多作长鼻上卷、兽首鱼身之形,基本被处理为近似龙形。辽、宋文物中,尢以辽对摩羯情有独衷,在许多质地的器物上饰有摩羯。而宋时的中原地区也多见饰有摩羯的工艺品,尤多见于瓷器,如汝窑、耀州窑、定窑中多有表现。而此件梅瓶中摩羯鱼龙及变形虎纹富有显明的地方特色,摩羯的头部为兽面而非翘鼻龙首,头部和翼之间又多出两粗壮的人形臂,且两臂之间还缠绕着绶带及握有风铃,这些人性化的表现都是其他地域所不见的。摩羯鱼龙和变形虎是借用了上古时代的青龙、白虎之组合,以寓意着风调雨顺。摩羯手握杵铃高举则是更加形象化了的风调。同时摩羯的双翼展翅高飞更能说明其恩施广布。飘扬缠绕在摩羯两臂之间的绶带,则表示这种景象能够让人间年年受用而永不相绝。纹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到宋代,那些主要反映上层社会的神怪逐步走下神坛,而去反映人间对天地的美好愿望。像这种较为高大的瓶类则极为少见,目前见于报道的也只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几件。河南虽是这种瓷器的发源地,然而像这种以珍珠地为底划花神话传说故事为题的梅瓶目前还未见第2件。
4.结语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洛阳博物馆的陶瓷正是我国长期以来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周晓晶.关于古代玉器上的人工染色[j].收藏家,2010,(10).
[2]王建.民营博物馆:期待理念的升级时代[j].艺术市场,2007,(11).
[3]张敏.简论陶瓷艺术创作中民族风格的继承与发扬[j].中国陶瓷,2009,(0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