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很多人看来,高校辅导员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工作”,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心理咨询师、救火队员,“身兼多职”。学生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求救,任何与学生相关的信息也由辅导员传达。而实际上,近年来却有不少的高校辅导员感觉工作量大,而且在工作上没有认同感和成就感,出现了所谓的大学辅导员思政工作职业倦怠。产生职业倦怠的辅导员,有的选择跳槽到更好的学校,有的直接离开辅导员行列。没有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正常运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现在不少学校正为留住优秀的辅导员而努力。文章重点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影响
职业倦怠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问题,指的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有研究表明,教师行业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辅导员职业是教师队伍中工作压力较大的一支队伍,他们在职业倦怠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高校辅导员面对多元化思想道德大环境,工作任务复杂多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经常表现出烦躁易怒、敏感紧张、疲劳感、容忍度低等,对生活冷漠悲观,产生衰竭、无助感,对工作完全丧失热情。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逃避社会交往,甚至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学生挖苦、谩骂,甚至滥施惩罚,感觉自己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甚至有人感觉到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的事情,觉得前途黯淡,缺乏职业自豪感,没有希望,低人一等。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消极影响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间接影响教师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辅导员产生了职业倦怠感,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师生的教学效果。
三、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1、工作角色多样、定位模糊
高效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角色多样,事务繁杂,需要处理大量的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工作,他们所处的角色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比如,高校辅导员在学生面前是管理者和服务者;在教学上是教师,在同事面前是教师,在领导面前是下属。高校辅导员的身份界定不是特别清晰,原本应该重点关注德育工作的辅导员,却因为育人和学生管理双重职责,而在具体日常工作中迷失自己,辅导员承担着突发事件处理者、教师、学生心理辅导者、活动指挥员、学生行政管理者等角色,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而在处理这些日常工作时有所取舍,大部分确实在弱化了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身份和职责,导致思政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和思政教育者角色格格不入,但辅导员还是得不断转换角色以完成工作任务。
2、工作待遇和社会认同感偏低
现在的高校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教师的薪酬水平也与教学和科研直接挂钩,目前高校思政辅导员由于繁忙的日常事务一般都很少授课,腾出足够时间来进行学术研究更是难上加难,这也导致辅导员的课酬和科研经费相对其他任课老师较少,辅导员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相比较于学校其他岗位来说,工作待遇偏低,繁重的工作和相对较少的物质回报很容易造成辅导员心里的不平衡,辅导员教师心里自我感觉失落,缺乏社会认同感,职业成就感薄弱,产生了消极情绪,产生了离职倾向,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导致了职业倦怠的产生,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3、工作压力过大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内在的压力则主要来源于社会认同感的低下,领导家长的不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受阻。外在压力主要指辅导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工作强度所带来的压力,师资力量的发展跟不上工作强度的增加,威胁辅导员队伍的身心健康。
四、正确处理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组织高校思政辅导员参加心理知识的培训,以适当的方式(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进行合理的情感宣泄和压力缓解,以激发个体的工作热情,助其迅速走出职业阴霾,帮助个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应激训练可以改变个体面对问题的应对态度,重建职业自信,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重拾职业乐趣,提高个体在工作中表达见解和主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因逃避问题而产生的工作倦怠。
2、建立科学的大学生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
用发展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辅导员的工作业绩。选取合理的考核指标,对高校思政工作给予正确的评价,多从工作态度、实际付出和学生的满意程度等方面来考核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减少显性效果方面的考核比重。做到高校、学生、自我三个评价相结合,隐性、显性两个成绩相结合,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开展职业培训活动,提升工作效能
资助辅导员开展德育理论研究和职业培训等活动,为辅导员创造脱产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提高综合能力水平。加强职 业技能培训,即通过定期的讲座、专业技能培训、参观、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将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传授给接受培训的学生工作干部,以帮助其提高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 邵艾群.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相关问题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2] 刘朝晖.新职业主义下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8).
[3] 李霞.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
[4] 韩俊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5] 王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6] 邢海玲.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6).
[7] 邵艾群,曾诚. 英国核心能力开发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