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电影服装阐述)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9 01:03:20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57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电影艺术是传播文化的媒介,服饰艺术是引领时尚的坐标,而这两者又都受到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人文内涵的影响。服饰在电影中塑造角色、刻画内心、体现时代背景、渲染场景气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影服饰的设计是关乎影片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电影;服饰;文化;设计
  
  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综合性视听艺术,诸多艺术元素都在其中有所体现。服饰作为一种独特的实用设计艺术形式,与组成影片的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可以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又与片中各元素密不可分。在电影服饰的设计当中,仅从“色彩、款式、造型、面料”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关注电影作品的时代背景、角色形象、故事情节和表达主题等。服饰设计服务于电影,电影作品推动服饰流行,两者相得益彰,著名时装设计师纪梵希和影星奥黛丽•赫本联袂演绎的诸如《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等多部优秀电影作品就是电影与服饰双赢的典范。
  一、电影中服饰的作用
  (一)塑造人物形象
  “衣如其人”,服饰是一种具象手段,它能最直接地反映穿着者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这一特点使其在电影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服饰在电影中最根本的作用。当然,为了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具有代表性,电影服饰不能拘泥于客观事物的单纯模仿,往往会进行一些艺术的加工和夸张,从而使人物特征更加鲜明化、典型化。
  在电影《霹雳娇娃》中,三名女特工为获取情报一会儿扮演活泼可爱的糖果女孩,一会儿又化身性感热辣的机车女郎,一会儿又以职场女强人的形象出现,每一次造型的成功都离不开服饰的直接作用。《秋菊打官司》中巩俐饰演的秋菊,身着花棉袄、缅裆棉裤,一个勤劳善良而又执著的村妇形象呼之欲出。
  徐静蕾把自导自演的影片《杜拉拉升职记》比喻成一本时尚杂志,90分钟的电影里总共出现了50套衣服,在办公室里线条简洁、造型硬朗的zara连衣裙尽显杜拉拉职业女性的干练;而度假时夸张的印花连衣裙轻松飘逸,又显示了她风情万种的一面。由“好莱坞造型女王”帕翠莎•菲尔德打造的处于职场不同阶段的杜拉拉形象生动传神,紧扣时尚的脉搏,这部电影可当成女性职场进阶的造型指南。
  (二)反映角色心理
  电影人物的塑造要追求有深度、有心理深层次的表现,才能构建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电影服装作为角色隐性特征的外表现,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情感世界和心理内涵,不仅能装扮角色,同时兼具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审美心理的作用。随着电影情节发展的起伏跌宕,角色的外在的形象也会随着心理状态的不断变化而改变,同时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具象的条件。
  电影《雷雨》中女主角繁漪的服饰变化深刻反映了她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变为一个备受心理摧残的妇人的心理变化历程,可以称为经典。其少女时代采用学生装扮,以浪漫的粉紫表现少女对未来生活的幻想,进入周家后以深紫色体现其身处豪宅、孤独寂寞的心理,外型也采用修身旗袍来表现成熟的女性风韵,最后在电闪雷鸣的黑夜以紫黑旗袍来预示周家的毁灭。电影《花样年华》中,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在数十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包裹下,时而矜持忧郁,时而雍容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着女主角不同的心情,观众不仅被旗袍的装饰美强烈吸引,更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由衷感叹。整部影片中主人公服饰的变化成为人物心路历程的表现媒介。
  (三)彰显时代背景
  电影服饰是对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电影《欲望都市》中以专栏作家凯莉•布拉德肖为首的四位都市单身女性每次出场都穿着精心设计搭配的服饰,时髦而性感。她们虽然年过30不再年轻却依旧魅力四射,有着稳定而高薪的职业,独立而丰富的生活,吸引了不少异性关注的目光和同性艳羡的眼神。透过服饰折射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当下女性的心态:她们充满魅力却不依靠色相,睿智的头脑给予了她们稳定的工作、高昂的薪水和独立的生活。片中人物的服饰风格甚至直接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流行趋势,引得不少粉丝竞相模仿。


  (四)营造场景,渲染气氛
  电影音乐可以烘托主题,服饰色彩同样可以渲染气氛。综观那些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作品,都无一例外地拥有自己独特的影调。影调的表现除了故事情节所给予之外,还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影片的色彩气氛来加强效果。演员的服饰色彩在电影画面里是流动的,它始终作为一种有代表性的色块出现在观众的视觉中心,并成为画面的主体。因此演员们的服饰色彩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影调质量的好坏。
  电影《红高粱》以浓重的红色调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刺激,整部影片似乎都被红色浸透,从女主角那张充满生命力的红润的面庞,到占满整个画面的红盖头、红嫁衣以及那顶灵动饱满的红轿子,还有如红雨般的高粱酒,一直到最后日全食天地通红的世界。红色的张力被运用得淋漓精致,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演员的红色服装与场景相得益彰,使画面热烈、华丽、壮美,具有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力,有力地突出了影片赞美生命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自由、舒展的主题。导演张艺谋的这种“中国红”情结,在他之后的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中都有所体现。
  二、电影服饰的设计
  设计电影服装除了遵循常规的服装设计原理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收集剧本所描述的时代的各种人物的服装形象资料,服装必须整体设计出剧中特定的时代感、地方性和民族性。演员只有穿上电影服装才能成为影片中的角色。
  (一)电影服饰造型设计的表现性
  电影服饰造型对形式美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把电影服饰理解为布景的一部分,而统一于电影主题。服装设计讲究“人衣合一”,电影服饰的设计也是围绕人进行的。这要从扮演角色的演员和其所扮演的角色两方面出发。一般来说,导演在选择演员时都会尽量接近角色要求,但是演员和角色人物毕竟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剧情要求演员饰演的角色年龄跨度很大,弥补演员和角色间的距离,除了化妆,服饰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服饰设计有着明确的设计对象和功用性,因此不仅要关注到服饰的穿着效果和制作工艺的可操作性,更应该把握服饰在最终的电影画面中的整体效果。只有当服饰的主观艺术感觉要素、客观物质材料要素和主客观应用技术要素、色彩与款式、面料与饰物、人工设计技能与科学系统设计技能和装备有机地结合时,才便形成完整的系统,最终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合乎剧情的人,发生着合乎剧情的事,表达作品的主题。
  (二)电影服饰设计的色彩意境
  服饰的色彩在不少追求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电影作品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说色彩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重要因素。电影服饰设计要重点把握好色彩基调的选择和人物服装色彩的设计。服饰色彩基调是剧中出现的所有服装的大的色调及其相互关系,它能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作品的总的色彩倾向,而色彩倾向是带有典型感情的,也同样是围绕影片主题而设计的。随着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在做好服饰色彩设计的同时,也可以恰当合理地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激发演员饱满的表演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物感觉。 电影《十面埋伏》《英雄》《夜宴》等,在服饰色彩的设计上都有很多精彩独到之处,不仅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也为电影主题增色不少。
  (三)电影服饰设计的历史因素
  每一部电影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塑造的角色也是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所以服饰设计就要有符合剧情的历史因素以及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拍摄现代题材的作品,就要去研究现实的流行时尚;拍摄历史题材的作品,就要去研究那个时代人物的服饰;拍科幻题材的作品,就要去研究科幻文学作品中的描述。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包罗万象,只有掌握了使人物造型产生形式美感的一些必要条件,以及当时当地的人物的服饰形象、服饰礼仪和服饰习俗,才能设计出具有整体时代感的人物服饰,设计出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服饰。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服饰,首要原则是遵循历史事实,但并不是主张原封不动地生搬硬套,不妨加以大胆的想象和浪漫的夸张,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融入现代艺术气息,正所谓严谨继承,适当改造。


  (四)电影服饰设计的形式美
  诸如“对称、平衡、节奏” 等形式美法则在电影服饰设计中同样适用。一般而言,艺术创造是感性的,而技术技能是理性的。受技术水平的局限以及特定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影服饰的设计构思和设计能力的发挥。设计构思可以从款式、色彩、面料等每一个要素出发分别设计,也可以从整体角色塑造角度出发进行创意。利用新元素进行创意,往往会收到惊艳的效果,而将常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跳出寻常的设计思路,也会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电影服饰设计主要是为片中人物服务的,运用服饰艺术手段来表现片中人物,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片中人物与其服饰形象的结合也应该是浑然天成的,天衣无缝不仅仅是指服装,更是指服饰与角色的完美统一。演员只有与完整的服饰造型结合,才能成功塑造影片中的角色,最终感染观众,引起共鸣,实现欣赏时的视觉形式美。
  三、结 语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服饰不仅是一种符号和表现手段,它更是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一方面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包含着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同样属于“亚艺术”范畴的电影艺术当中,服饰艺术以其无可取代的具象手段、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影片的成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材料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也为电影服饰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更别具一格的设计空间。当梦想照进现实,电影服饰这一复合艺术将会焕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亦将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苏洁.服饰品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2] 陈燕琳,袁公任.服装色彩与材质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 陈彬.服装色彩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罗雪莹.向你敞开心扉——影坛名人访谈录[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