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应用讲座之英语作业的转变(新课程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英语)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2 00:40:23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49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在新课程层层推进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是否采用智慧型导学模式对于最终能否实现生进师退、教育民主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结构化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和以问题为主线三个方面浅谈高中英语的智慧型导学行动策略。

关键词:智慧导学;行动策略;结构预习;小组合作;问题主线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填鸭式”为主,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还很难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不符合新大纲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643学导型课堂模式脱颖而出。智慧导学作为其中的一项行动策略,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从课堂实际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及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实现生进师退,教育民主。如何行之有效的推进智慧导学,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1策略一,积极推进“学生结构化预习”的贯彻落实
实践证明,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尤其是英语,不经过预习,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就只会一味地被动接受。所谓结构化预习,就是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自学课文的学习活动。在课堂学习之前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产生想要展示学习成果的心理,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想要得到求证或解决,便产生了学习期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开展结构化预习,主要是结合“三步一达标”的基本流程。首先,生成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及学法;其次,走进文本,解决学习目标里的基本问题。走进文本就是让学生反复读书,熟悉课文内容。韩立福教授反复强调出声朗读的重要性,一般学科至少读6遍,英语加倍,而且要求学生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性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和思着问题读。背诵是学习英语的不二法宝,但是高中课文涵盖量大,整篇背诵不太实际。要求学生大声朗读12遍,有利于学生熟悉教材,对于学生认知新词汇、掌握知识点也很有益处。其次,通过结构化预习,不再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做课前导入。再次,深入文本,标注疑点,生成问题。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教师适时对学情进行评价,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集中问题,以便把握教学重难点。
结构化预习给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但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结构化预习”是教师实现智慧导学的一大有效途径,是教师实现智慧导学的基础。
1.2 策略二,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实施,英语教学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背景下,组织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教师智慧型导学的关键。新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因材施教,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这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多元交流,向智慧导学转变,真正推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小组合作十二字诀,即愿景、角色、体系、团会、公约、评价。愿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和最高的理想,产生学习的动力,明确当前与理想的差距,查漏补缺,全面提升自身能力。角色指在小组内部,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增强自信,加强自我约束及成员间的相互敦促。团会是整个教与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团体,包括家长、科任教师、学科长等,协作分工,合作交流,并经常研究讨论学习方法,了解和解决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及困惑,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公约则由各小组成员内部协商制定,目的是落实学科任务,保证小组学习机制得到充分展示。健全的评价机制是激励小组合作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贯彻落实的保障。
科学分组是有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充分尊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科学分工,成员民主推荐选举小组长、学科长等,完善小组内部的行政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另外,组内交流之前,要求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学。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如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自由发言等。总之,要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最后再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或答疑解惑,完成课标。
1.3策略三:全面贯彻“以问题为主线”的导学策略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智慧导学,其精髓就在于以“问题为主线”,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课堂的学习理念应该是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学导模式的整个课型流程以问题为主线,分为问题生成课、综合解决课、问题解决课、问题拓展课、训练评价课和回归复习课。学生首先通过结构预习和自主学习生成个人问题;其次通过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尝试解决问题,生成小组共性问题;再次由小组展示问题解决情况;最后由教师把握整个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师生共同进行交流评价。教师在整个课堂中仿佛一个旁观者,引导者,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
除此之外,实现教师智慧型导学还有一项秘密武器——“三单一案”,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一案”即指“学导案”,是教师为了实现课堂目标而设计的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方案,主要由课题名称、课型、课时安排、学导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构成。
在“问题为主线”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上组织的每次“学生活动”与“教师角色”相互照应、相辅相成、有效配合,为教师智慧导学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操作模式,是实现教师智慧导学的核心环节。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大考验。在新课改的教育大背景下,要敢于打破传统,推陈出新,采用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智慧导学模式。在实现智慧导学的过程之中,结构预习是基础,小组合作是关键,围绕问题是核心。

作者简介:任黎明,重庆市开县中学专职英语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