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典文学评论的代表人物(外国名著作者,主要人物,人物特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2 00:41:03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43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文学人物姓名的研究,是将人物从庞大的文学背景中抽离出来,使其个体化,形象化。西方古代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上古的文学作品传达了先民们原始的思想与集体化意志。对于西方古代文学作品人物姓名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找到经典文学作品普遍价值中的特殊性,从而对我们研究文学人物提供助力。

关键词:西方;古代文学;姓名;希腊神话;圣经

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而人的姓名则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是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用来指称彼此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创作需求,从而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以特殊的名字。
前人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姓名的研究已是相当的深入,所得出的研究成果也具有普遍的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所以笔者选取西方古代文学这个特殊的对象进行研究,旨在讨论文学人物姓名在特殊时间段内所产生的个性,从而对这些特殊性加以分析。并观察西方古代文学作品人物名称的流变现象对现今文学作品的影响,以此作出简要的点评。
从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荷马时代”开始,一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的灭亡,西方古代文学共走过了17个世纪的光辉岁月。在这段辉煌的历史长河之中,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和早期的基督教文学共同构成了年代悠久的西方古代文学。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研究,笔者发现西方古代文学作品人物姓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职责化
地中海东北部的蓝天与绿海赋予了希腊神话迷人的神学色彩。在神的国度中,诸神按照他们的名字所表述的那样,各尽其责,共同守护着永恒的宇宙。从卡厄斯(Χαος‎‎,混沌)到盖亚(αία,大地),从乌拉诺斯(Οὐρανός,天空)到克洛诺斯(Κρόνος,时间),从宙斯(Ζεύς,众神之父)到厄洛斯(Έρως,爱)。形形色色的神灵从俄林波斯山出发,共同演绎了令后人神往的英雄传说与希腊神话。
每一个希腊神灵的身上都附着着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名字就是他们职责的象征。所以西方古代文学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人名的职责化。如同纽克斯(Νύξ,夜晚)掌管黑夜,荷莱(Ώραι,小时)掌管时序一般,即使是四方的大风也由相应姓名的神灵来掌管。他们的希腊名字背后所反映的深刻意义便是他们肩上所需担负的职责。
《神谱》中,赫西俄德用“凯来斯”(Fates)称呼克罗索、克拉西斯和阿特罗波斯这三位女神。凯来斯被希腊语译为命运。[1]如今,凯来斯成为了命运的代名词。提醒众生生活不是一帆风顺,还需随时提防灾祸,成为了凯来斯的职责。
手持弓箭,插着翅膀的男婴是罗马神话中丘比特的形象。他的人物原型是希腊神话里的厄洛斯(Έρως,爱)。所以在早期希腊文本的翻译中,人们知道了厄洛斯就是爱神的代名词,他能使所有的人和神在爱情面前昏了头脑,丧失理智。传递爱情是厄洛斯的职责。
2.性格化
如同《伊利亚特》第十四卷出现的人物阿特(ɑτē,被骗)一样,西方古代文学中有很多人物在一出场时就被自己的姓名所出卖了。如出自于《塔纳赫》的大辟(דָּוִד,可爱的)以及《旧约》中的麦基洗德(מַלְכִּי־צֶדֶק/מַלְכִּי־צָדֶק,公正的)。这些人物的名字直接反映了人物的性格与特征。
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希提特族妇女拔示巴,有幸将自己的故事写了下来,为后世提供了 “耶和华篇”的早期文本资料。这些特殊的资料培育出了日后的道德剧(Morality Play)。道德剧偏爱用带有明显性格和个性特征的词语来为人物命名。“道德剧中的角色是抽象道德观念的拟人化。”[2]作家为了宣扬某种道义,刻意将人物姓名性格化,如伊施波设(איש בושת‎‎;Ishbosheth)代表羞耻,而迦勒(כָּלֵב;Caleb)代表忠诚一般。所以说为什么西方古代文学中人物名称会具有性格化这一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指称人物性格的名字多出现在道德剧中。那么《圣经》一定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了。翻开《圣经》你会发现,表示个性特征的人物姓名不计其数。
如《旧约•民数记》(Numbers)中的迦勒(כָּלֵב;Caleb)其拼写就与希伯来语的kéleḇ(忠诚)一致。“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为业。”(民14:24)从耶和华对于迦勒的褒奖我们就可以看出迦勒的忠诚之心。又如《新约•启示录》(Revelation)中的巴兰(בִּלְעָם;Balaam),其希伯来语为贪婪者。在《新约》中,巴兰的贪得无厌让以色列人也蒙羞了。耶和华是这样批评巴兰的,“巴兰曾教导巴勒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们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的事。”(启2:14)
《圣经》作为西方古代文学宣导的典范,主要是来宣传诫命和播撒福哉的。《圣经》中对于人名性格化的使用,正体现了西方古代文学强调人心灵向善的特点。
3.可传承性
西方古代文学人物命名的可传承性,主要体现为对后世文学作品同类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导向作用。后世的文学作品模仿西方文学人物的命名方式,甚至有的直接引用了其中的人物名称。这样一来,人物的姓名,连同人物的形象,以及人物的性格一同被传承了下来。
“普罗米修斯”(Προμηθεύς,先见之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三个不同的时代中,两次著名的文学人物姓名借用,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广为流传。普罗米修斯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希腊神话之中。通过希腊神话,我们认识了这位刚毅,果敢,正直的先知。 “普罗米修斯”的二次出现则是在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埃斯库罗斯赋予了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的古老传说以崭新的意义。他不仅对普罗米修斯强大的预测能力大加赞赏,更重新塑造了其为了正义,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这一名字的第三次出现,是在19世纪雪莱的笔下。文中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变得更加神圣了,并且作者对于故事的编纂也更加完整了。创作于1819年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对当时英国工人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文学作品人物的“旧名新用”,我们记住了这位在社会的黑暗现实前,依然坚定不移保持正义信念的人道主义者。
然而并非所有的借鉴和传承都是同向发展的,如德国的小说《美狄亚》则在姓名符号学原始作用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了很大的一步。美狄亚(Medea)本是源自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欧里庇得斯笔下的著名悲剧《美狄亚》中的主人公形象。这一作品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伊阿宋的英雄传说。早期的文本讲述了美狄亚在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后,杀死了自己的同胞,最后又杀死了背叛自己的恋人伊阿宋的故事。复仇女神美狄亚的人物形象在经过现代作家的重新诠释之后,又焕发出了新的文学活力。德国著名的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于1996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美狄亚》。这部小说以复仇女神美狄亚命名,采用“叙事体”的方式,在古希腊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故事内容的创新。[3]将原本谋杀亲子,极度残忍的仇杀者形象,转变为了一个忍辱负重,胸怀恻隐之心的善良女性。文章末了,讲述了美狄亚终被科林斯人用乱石砸死的悲惨结局,令读者扼腕不已。可见姓名的符号作用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不再仅仅是具有能指和所指功能的自在事物,它更是一个自为变化的主体。这一特殊的符号背后所具有的抽象人物特征会随着作者的深刻意图而发生指向上的改变。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这些人名的职责化,性格化,和可传承性,才让古代文学人物的姓名作为抽象概念永远停留在了我们的脑际。而当这些名称符号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相应的人物形象将对应相应的人物职能与人物性格,成序列组合再次唤起我们的抽象回忆。也正因为后世的文学作品将这一命名传统很好的保留了下来,西方古代的文学人物形象才能够被现当代作家重新演绎。即便如此,西方古代文学对于人物命名的首创精神在后代心中也永远不会消退。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赫西俄德(张竹明,蒋平译).工作与时日•神谱[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04.
[2] 陈应祥,傅希春,等.外国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48.
[3] [德]克里斯塔•沃尔夫(朱刘华译).美狄亚•声音[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001.
作者简介:王雅琪, (1988.3--), 女, 汉, 学历:在读硕士,工作单位:重庆师范大学,职位:学生, 研究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新闻语言研究与应用。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