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因职业特点有着特定的专业伦理,它是教师从师任教的首要准则和职业要求。在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其基本理念为“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并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和“个人修养与行为”维度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2013年9月,教育部在两个省份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的教师准人和管理制度试点,将师德作为首要条件。教育部于2013年9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了“师德红线”并从国家层面制定了教师违反十种“越线”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该“意见”的出台旨在构建“净化”师德的动态监督体系,把师德建设纳人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近年来教师出现的体罚学生、骚扰学生、索要财物、有偿补课等一系列师德问题,教育部2013年11月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小学教师频繁违反职业道德和违背专业伦理的问题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多从哲学、伦理学以及教育学理论层面对教师专业伦理进行了研究。然而,学界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现实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实际教育教学层面的问题。事实上,脱胎于实践的教师专业伦理却遭遇到诸多现实困境。本文从网络媒体和新闻报道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出现的伦理道德缺失进行剖析,基于教师专业伦理及教师专业职业的特性,提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个人应当重塑教师专业伦理。
1教师专业伦理之蕴含
英文文献“professionalethics”除“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外,还有“专业伦理”之意。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专业伦理正是在各种专业人士与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这些专业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中初显端倪的专业伦理可以使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教师专业伦理”不仅是“伦理的”,而且是“专业的”,更应是“教师的”1\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应当是源自教师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热爱,而不是对学历、职称、津贴等的渴望。霍伊尔基于教师专业化视角指出,教育专业已渐渐符合作为一种专业的常规要求,专业伦理就是其一。事实上,在赫尔巴特建立教育学之初,就把伦理学视为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后来的杜威对于教育专业伦理目标的分析,更是突出教育的道德使命和教师的道德责任'笔者通过文献和在国外的访学研究发现,各个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同事、专业、学校、团体都有非常明确的伦理规范,而且规定的条款相当细致。概括起来,一些关键词如“尊严、尊重、正直、移情、责任、正义、信任、平等、隐私”几乎是每所学校在教师专业伦理中对学生都涉及到的核心词汇。有学者将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定义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套行为规范,用来规约教师在执业行为中对他人的态度与作为。”“本着服务理念,突出专业特征……自觉遵守的一套行业内部规范和准则。”有学者从教师之间和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定义为“教师专业团体对其成员所进行行为规范,维持发展彼此间专业关系”,“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关系总和。”也有学者将教师专业伦理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詹栋梁认为,教师首要的是“为人师表”,除了应有高尚的品德外、其职业伦理最重要的是“负责”与“守法”。这与教育部《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廉洁从教”“终身学习”“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具有一致性。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教师专业伦理不仅指教师应有的职业理想、师德修养、从业准则,以及教师与教师和师生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而且还包括教师在从业、从教过程中践行的责任与规范。由此可见,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从业中具有独特的专业特性、伦理要求及职业操守。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高师院校,理当构建“人学教育与入职教育、在校学习与教育实习、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三维一体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
2教师专业伦理之缺失
2.1体罚与变相体罚
教师专业伦理缺失事件触目惊心,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频繁发生。学生因写错英语单词,排队领罚教师“戒尺”。学生因5个填空全错,教师用“狗屁”在作业本上作为评语。因为学生乘坐的校车迟到几分钟,教师要求两名五年级学生互扇耳光逾百下,其后还亲自补上三巴掌。学生等待午餐时打闹,教师不仅不让他们吃饭,还让全班同学互扇耳光。学生未及时完成作业,教师连扇其50多个耳光,致使头晕、流鼻血,还导致一名小学生失明;教师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扇没有完成同学的耳光,要看谁扇得响,发作业本“以资鼓励'一名男教师不仅扇学生耳光还踢破其下体。一些教师处罚学生不仅简单、粗暴,而且不计后果。一名初二男生被教师罚站3小时回家后跳楼自杀身亡。学生上课传纸条时被教师发现,班主任威逼他们把纸条吃掉;学生在宿舍抽烟,教师让“涉嫌”学生在五分钟内抽完两包烟;学生晚上就寝时说话,半夜被教师赶出宿舍,无奈在网吧沙发上过夜。一名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破口大骂:你们就是猪和牛的结合体!你们父母就是牛!猪!猪!你们都是猪!”。某校一年级学生两次被教师“捆绑示众”体罚,学校领导“集体无视”。学生没有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做事,教师课堂上将学生的铅笔、尺子全部折断。一小学教师屡惩学生上课说话无效,无奈“罚”全班家长“连坐”“陪课”。有学校将校讯通变成学生默写错误、考试不合格的“点名平台”。这些事件X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2.2职业道德失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屡见不鲜。某音乐老师恐吓殴打女学生,以“转学”相要挟。某九年一贯制学校“洋姐”音乐老师恐吓殴打女学生长达53分钟之久。某小学班主任因学生成绩差“被要求”不参加期末考试。某中学暑假期间组织学生集中补课,五名学生补课回家途中结伴游泳,不幸溺7jC身亡。一名五年级学生朗读比赛说话被老师逼写一千字检查,因“做不到”而跳楼身亡。更有甚者,教师轮番逼问小学女生承认偷钱,学生难以承受不白之冤跳楼致残。一些教师道德败坏,失去教师的人格。一名50岁的男班主任猥亵13名六年级女生,被家长联名举报后才得以批捕。某镇一名小学教师猥亵21名女生,17个受害家庭对其提起诉讼。一所寄宿制学校年轻班主任、语文教师猥亵4名学生,被依法刑拘。更为可恶的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猥亵15岁少女,还恬不知耻发裸照敲诈勒索1000元。某重点中学高二班主任教师在办公室对一女学生亲吻、搂抱,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髙一女生为初三时的班主任诞下一男婴,该教师表示会一生一世照顾这名女生。某小学老师在给所教学生补习时与其产生感情,发展为师生恋。该教师因为女生死心塌地非他不嫁,难以承受舆论压力,最后将怀孕学生女友杀害逃亡。令人愤慨的是,某小学校长竟然带六名小学女生开房;某打工子弟学校老师以手机和钱物引诱十二岁女生开房。小学语文老师与13岁女生“师生恋”,多次猥亵性侵、拍裸照,购买手机封口。虽然这些教师受到了应有的行政和刑事处罚,有的教师被清除出了队伍,但其恶劣影响难以消除。
2.3教育机智缺乏
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处置能力欠缺。某校一名男性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女学生“激烈互殴”,甚至抬脚狠踹女学生,两人不停用本子互扇,直至教师将女学生赶出教室,闹剧才得以暂时收场。某初级中学英语女教师怀疑一名男生没有专心听讲,将其揪到教室后门猛扇耳光,甚至用脚踹男生下体,致使学生身体受伤住院。教师在篮球场清场中,学生对教爆“粗口”,教师推搡学生,引来3名学生联手激烈口角、群殴、群打。一名女实习教师在偏僻山区初级中学实习,教师认为留守族学生不服管教与一女生“厮打”,最后败在该生手下,引致学生一片哄堂大笑和拍手欢呼。更有甚者,为了做卫生起冲突,教师与多名学生在教室内厮打,称自己被围攻不能吃亏。让人不愿看到的还有教师因为监管不力,学生课堂上打架身亡的事件。也有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接教师话茬,班主任用绳子拴住学生的脖子,让学生蹲在地上。十五岁女学生因老师当众宣读其恋爱信不忍“白色批评”纵身从15楼跳下结束了花季般的生命。教师的教育失当引发的师生矛盾也愈演愈烈。师生课堂上互殴、学生起哄、尖叫和“白色批评”等事件的频发一方面折射出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尊师重教”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专业伦理和职业操守的缺失。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形象,而且损毁了自己的声誉,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饭碗”,对师生的“教”与“学”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教师专业职业之特性
要知晓教师专业伦理,首先要了解“教师”及“教师专业职业”的内涵。通常而论,教师一是指培养人、教育人为主要的社会职业,一是指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前者指的是一种社会角色,后者则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作为兼具社会性和个体性的专门性职业已经得到国内外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因此,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执行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1993年,我国《教师法》首次从法律高度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而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教师作为有别于一般职业的专业人员具有系统而全面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基础,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有其严格的专业选拔与有效的专业训练,本身具有其自身的发展性。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可以从其严格的专业训练、不断进取的动态过程和其作为专业人员获得社会的认同的静态发展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的专业性一是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二是教师发展的专业性,按照道尼的观点,教师的工作是提供一种专业服务,这种服务不仅意味着一种社会性的关系,而且意味着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相互持有的态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无论是对自己的专业服务还是对服务对象,都“必须获得社会大众对于其本身专业或专业工作人员本身的‘善’的信任……除了专业人员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养之外,公众对于该专业人员的道德也必须能够抱有很高的信任与期待,否则这个专业将无法成为真正的专业”冏。教师因其具有“技术性文化、满足服务者需求的责任和道德、同业人员的团体、专业自主其特性已经成为专业,而且得到学界的肯定。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和加快,教师专业伦理作为“教师专业化构成的核心维度,得到了新的价值确认,正在从教师的一般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伦理转变”間。孙峰将教师职业及其教师专业伦理关系阐释为,教师“在其专业化的现实状况下所必须具有的伦理特性”。综上所述,教师不仅具有传道、授业、解惑者及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的角色,而且还应具备面对特殊性和多变性学生个体及全体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导向性和引领性,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超前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职业具有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教师人职及从业,是否能终身成为一名专业职业化的人员,教师专业伦理是从师任教的前提和基础。
4教师专业伦理之重塑
4.1伦理规范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职责。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集体的领导者、学科的学习者,而且是学生的榜样、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的工作者。教师由于其专业化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他们的专业伦理应当体现具体化和操作化规范。“信念伦理”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它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展现他们的勇气、机智、活力和奉献精神。这是教师主体性的至高表现,充满了淋漓尽致的生命精神,曾经起到非常显著、积极的作用,也为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留下了丰硕的成果。“责任伦理”源自教师的专业化标准,避免了教师个人标准的随意性,具有客观性与中立性的特征,规约了教师的行为POI。“行为伦理”是由于教师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映定的。从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属性而言,教师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强势,处于劣势的学生极易受到伤害。行为伦理不仅对教师行为进行了基本规约或指导,而且使教师在实践中能够保持起码的伦理警觉,对影响学生利益的行动有主动的选择与评判意识,并寻求可能的解决路径。“理想化伦理”是教师专业伦理的最高境界。尽管理想化伦理离教师职业生活的“低标”较远,可能会导致教师专业伦理的虚夸,有可能在现实的伦理教育中被虚置,但是“最美乡村教师”并不是理想化的桂冠,而是名副其实“园丁”“渡船人”“领路人”的真实写照,也符合公众对于教师的角色期待。高师院校“不仅要重视师范生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更要强调作为师范生内在信念系统或内在自觉与自律的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此乃师范生教师潜质、职业精神、专业化发展之必然要求。
4.2师德修养
一名具有良好专业伦理的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品质、成熟的道德认知和稳定的道德修养。我国传统的师德教育通常是脱离伦理道德情境的诸如“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模糊规则、格言和谤语;如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以“提高教师道德水准”为着眼点,属劝诫性的训条,对“有德性”的教师起点作用,而缺乏对“缺德”教师的鞭策力量^。随着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特别是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伦理原则和规范也在不断变化,教师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变革的教育伦理事实和满足公众依旧维持的对教师的模糊的道德高期待。说教式的师德教育不仅缺乏教师的自主参与与深刻体验,而且游离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是一种疏于教师专业标准的泛化教育,是一种脱离社会实际的虚化活动。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应当从教师道德的实际出发,尤其要从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出发,在充分尊重他们的道德权利的同时,注重提升教师职业生活的道德水准,制定切实可行、要求适中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师德目标、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四位一体”的具体体现。师德规则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教师内化成道德观念和行为品质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内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在“他律性”和“自律性”中成为自身的品性和习惯,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准则,达到优秀教师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教师的人生目标。唯有如此,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才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完善的内化与外在、自律与他律、行为与准则合一的伦理保护圈’才能确保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都具有道德约束,才能达到公众对教育专业所要求和期待的伦理水准。
4.3资格制度
教师专业伦理的重塑应当严把教师入职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构建教师教育专业伦理的“一体化”体系,构筑教师专业伦理理性、伦理情感、伦理意志“三位一体”,形成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一体化,实施教师教育职前、人职、职后专业伦理教育全过程一体化,强化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师德修养和制度机制专业伦理一体化。
只有将教师专业伦理、师德修养和专业资格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入心人脑,才能从灵魂深处触动教师主动地、自觉地遵守伦理规范,才能将师道、与师德、为人与为师、为学与为教融为一体。因为*教师专业伦理的成长反过来会深化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会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感和职业承诺,激发其自我专业成长的强烈动机,从而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意义的存在ra。要扭转当前教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失范,教育部应当实施教师资格改革: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年审、考核制度;制订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取消师范毕业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的规定;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和在职教师流动的教师准人和聘用制度;构建“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质量工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严把教师的人口关,提升教师资格考试的社会声誉和教师队伍的来源质量,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形成倒逼机制,迫使其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达到“以考促改”的目的。
5结束语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有特殊的职业操守。
教师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学生和影响世人。教师不仅要遵守法纪、严以律己,而且还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科学执教。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应相信学生“人各有别,才各有用”,应鼓励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由于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管理者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教师专业伦理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驱力和职业精神追求不足,教师的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趋于衰微,乃至缺失。教师专业伦理的失落与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与社会转型、整体的道德“失范”有关。教师群体中出现的道德沦丧、以职谋私、语言暴力、体罚学生、职业倦怠、有失公正等现象便是“失范”具体表现。鉴于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约自己的言行,学校应当加强和重视教师的日常师德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应当严惩不贷。
罗明礼a,阚碧霞b
(乐山师范学院a.外国语学院;b学报编辑部,四川乐山614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