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实训总结,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4-13 03:50:59 归属于电子论文 本文已影响53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迅速渗透,各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曰益提高,更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占学生总数90%以上的学生群体,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计算机人才的重任,尤其要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通过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级人才。

  

  1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状

  

  由于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导致学校资源紧张,师生比严重失衡,教师忙于上课而无暇顾及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导致教学过程形式化,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具体的实施。此外,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学校普遍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或期末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水平,从而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考核轻过程的教学现状,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向应试教育转变,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考试而忽视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则片面地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

  

  2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中占绝大多数的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渗入到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内问题的能力,为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了向社会培育高级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不应再把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具有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有技能,而应该把之推广到计算机基础教育之中,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工具,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

  

  3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有限时间内,要更好地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还要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应用能力”的原则不断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理论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实践学习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3.1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应用能力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学生抱着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心态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很差,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首先要打破应试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观,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培养应用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以后在本行业内有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授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形式要从“传授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通过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灵活开展讲授式、问题式、案例式、引导式以及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具体应用开展教学,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图片、声音、投影、动画等多种辅助手段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灵活交替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在某一章或连续几节课的授课中采用重复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学习兴趣与曰倶增。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使课堂由教室延伸到网络,教学组织形式由群体授课延伸到实现个别辅导。我们专门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通过INTERNET提供全校所有学生对课程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综合服务平台中,教师可以利用网上答疑系统回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克服了以往学生有问题找不到老师,而教师也很难真正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缺点,便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更加科学的、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还有网上作业批改系统,对平时布置的作业,由学生在网上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上,老师随时批改作业,并对其中带

  

  有普遍性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从根本上避免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抄袭作业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学生普遍反映很好,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上机实践。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做好两个保障,一是实验环境上的保障,要加强实验设备更新,完善开放的网络服务资源;二是实验时间上的保障,要调整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增加实验学时数。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的教学方式,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寻求策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将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在实验内容上,为每门课程设置了多个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内容结合学生兴趣和所学专业,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综合性、前沿性及可操作性,克服了传统简单验证型实验严重影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弊端,通过完成情况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50%广三者综合最终生成总成绩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完成情况、考核等进行洋细的记录,在学期结束后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

  

  实践教学将计算机知识与具体应用紧密结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关技术的灵活运用,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化的技术素质,是培育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3.3开发机考系统,加大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力度

  

  改革了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自主研发了集出题、成卷、考试、阅卷功能的自动化考试管理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基础全部课程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考试。试题库建设是机考系统的基础,在对每门课程按知识点分类的基础上划分出难度等级,每种分类等级都编制了大量的应用操作题目,在组卷时兼顾知识点、题型以及难度等级,保证试卷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试卷中的每个应用操作题目都是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编制而成,从题目的完成情况可以直接反馈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上机考核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考试效率还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将学生的学习重点转移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上来,并且机考模式也促使学生不得不多花时间在机房做练习和实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

  

  3.4开设第二课堂,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育创新精神

  

  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或沟通机制,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与学共同参与,共同设计来推进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开设了网络与数据库开放性实验室,每学期初由教师拟定实验题目或者用教师的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作为实验题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入实验室与教师开展合作交流。教师根据实验题目的复杂度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得到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调控、释疑解难,对实验结果与报告开展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所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大赛,如网页制作、编程、课件制作以及电子贺卡等竞赛项目,并为获奖的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展现自我的同时切实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5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应用能力的“先进性”

  

  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了保证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计算机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不断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来更新教学内容。我们以“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为指导思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教材建设,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阐述,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教材内容相配套,我们还根据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并在实验教学中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突出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教材毕竟是静态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际,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全面、及时地反映时代的特点,更好地满足学生随时代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需求,努力把最新的软件实用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3.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持应用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

  

  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高教学水平、热爰教学工作、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能够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自己,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尊其师、信其道。我们采取自我培养和引进人才两种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鼓励现有教师通过深造、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注重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出责任心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重点培养,派出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或直接接受专家指导等,并依托骨干教师本身的优势,发挥他们对周围的辐射作用,以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成员相对稳定、建设目标明确、队伍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团队,在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实践、能力”三方面同时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最终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沿,通过不断深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实用型计算机人才。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