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法学(什么是法学专业的创新创业)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0 23:56:45 归属于法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43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以应用型、复合型为方向,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法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决定了法治工作者创新创业水平的高低,应该从法学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职业质素培养和提高实践培养条件等方面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水平,适应多样化的法治职业需求。


  关键词:创新创业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3-229


  一、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概述


  (一)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从事某种职业


  所必备的专业能力、从事某种职业需要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法学专业人才主要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法治职业是一种以提供法律服務为获利基础的谋生手段,法治职业的核心是专门从事法律活动。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是职业法治人应当具备的执业能力和水准,受过专业化系统的法学训练后,具有初步的法学理论素养及其相应的法律逻辑思维的专业操作技能与职业操守。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也就是法治人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全面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相关课程能够解决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区别于研究型本科的高校,更要坚


  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与企业密切合作,重视法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法学实践教育,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坚持立德树人,完成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共同体,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二、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重利益轻责任,职业道德培养任重道远。


  法学专业人才未来要成为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从业者,而这些领域都是回应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期待。法律是公正在人类社会群体行为中一致性的最高表现。社会期待法治人才能够公正履行职责。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缺少专门的职业道德引导与教育,依靠法治人才的高薪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来吸引学生从业,导致法学专业人才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淡漠。


  (二)重知识轻能力,课内职业能力培养缺失。


  作为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一直以来重视课


  内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积累,对职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能够密切关注法学知识的更新,强调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等,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能力标准建设、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都存在一定的缺失。


  (三)重专业轻素质,通识职业能力重视不够。


  法治职业能力是由应用型法治职业的特点决定的,法律要规范人的行为,法学专业人才未来必然要通过学习的法律知识与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法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清晰的法律思辨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结构清楚的写作能力等等,这在传统的法学专业培养中更多依靠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参与各类日常活动的积累,缺少行之有效的专业化训练。


  (四)重校内轻校外,实践能力培养投入不足。


  民办院校本科高校想要发展,主要难题和出路都在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创新创业在大背景下,更需要人才培养时刻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同样的困难,校内虽然大多建设了供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模拟法庭,但缺少专业法律实习基地支持,缺少社会法律相关部门实习岗位提供,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投入不足。


  三、提高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做为新时代的法治人才要能够了解大众疾苦,承担社会责任,有服务社会的意愿,能够把个人的事业放在于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和进步中,这此都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始树立,因此,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力度,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元知识结构。


  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是法学专业人才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法律职业本身需要准确的掌握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每一项法律的领域都博大丰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法治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法律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扎实的知识底蕴这也是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基础。


  (三)提高职业素质培养,拓展能力培养渠道。


  根据法学专业人才特点,需要有非常强的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专业化的通识能力,不仅要提倡学生个人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参加各类活动,有意识的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当制定标准化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专业的、统一的、强化的专业素质训练,利用模拟法庭、法律长廊、法律志愿服务、司法讲堂、法律辩论赛、法律援助工作站、司法文书写作等各种方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建立“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丰富法学专业活动载体和教学资源,把优质法学资源引入校园,共同培养学生。


  (四)创造实践培养条件,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民办院校本科高校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要注重以务实为准,加大在校内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实践训练内容,将司法实践的案例引入校园,也可以参与处理校园有关的法律问题,从接待当事人、设计诉讼方案、草拟法律文书、参加法律答辩等熟悉法律相关职业的特点,强化学生法学实践能力培养;对外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庭审观摩、法律调研、社会实习等法律实践活动,加大在实习环节的投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具体案件的法理和社会公序良俗之间的融合和冲突,增加社会阅历。民办院校本科高校应当在实习要求、实习方式、实习人员管理、实习目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法学专业职业能力。


  四、结语


  提高民办院校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紧迫的任务,创新创业背景下,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办院校本科高校应当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法学专业内涵与外延,熟悉法律职业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法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细化到大学的每一个阶段,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职业水平。应当说,法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决定了法治工作者创新创业水平的高低,在校期间打好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构建民办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法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