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9 16:21:12 归属于工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27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现状

  2013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在政策引导、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了政策引导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工业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围绕产地初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筛选与示范推广;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

  2.完善了学科方向

  近年来,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它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结构更为科学,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搭建了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教司建立“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加工局搭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形成了人才队伍

  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支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5.增加了科技投入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初步统计,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如863、973、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投入16亿元。

  农业部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共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等行业科研专项21项。

  6.加大了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业部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筛选,选出近200项的实用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如粮食产地烘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花生产后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热带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 以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的初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开展了科研联合攻关与协作,在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了加工原料适宜性评价、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业化装备集成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粮食加工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物耗,加工原料品质欠佳、传统主食加工业相对落后等问题,主要在高效节能小麦加工、稻米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传统主食工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与技术突破。

  代表性成果有:“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高效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设备”(2014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油料加工

  针对加工专用品种缺乏、感官与营养品质差、饼粕变性重无法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创制了油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低温压榨制油技术装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提升了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2012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果蔬加工

  针对果蔬采后损失率高、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加工能耗高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开展果蔬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果蔬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果蔬节能提质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畜产加工

  集成组装了生鲜畜禽肉成套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并获得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西式产品中式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畜禽屠宰骨血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技术-装备-标准的一体化突破;特色乳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

  未来5~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围绕产地初加工、主食工业化、综合利用、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储备和新装备研制,实现“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一体化突破,继续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产地初加工

  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低温储粮技术与设施、气调储藏技术与设施、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设施等。农民或中小企业应重点关注小型的储粮设施、简易实用的烘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传统食品工业化

  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加强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针对产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加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针对工业化程度低、小作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传统菜肴工业化生产。

  3.综合利用

  我国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转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每年有秸杆6亿吨,玉米芯1000万吨,米糠1200万吨,麦麸2000万吨,稻壳2000万吨,豆粕500万吨、棉籽饼200万吨,蔗渣700万吨,但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4.加工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缺乏专用品种,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和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加工专用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重点方向是: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研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立。

  就具体行业与领域而言,创新方向与重点如下:

  1.粮食加工

  ——高效节能粮食产地加工技术及装备:基于最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粮食产地快速干燥、小型规模化绿色储粮、粮食精选分级技术及配套装备创新研究。

  ——主食加工工程化技术装备:以持续提升我国主食安全、营养及方便性为目标,开展全谷物主食加工原料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传统主食、地方特色主食工程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以粮食初加工(糠麸、皮壳)、深加工副产物(废液、废渣)为对象,开展原料稳定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及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

  2.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建立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标准,揭示遗传特性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

  ——油料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形成多项标准化、实用性强的技术与装备。

  ——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营养品质控制技术:揭示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形成基础理论,建立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

  ——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技术:建立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蛋白生物改性、活性多糖产业化技术与装备,构建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模式。

  3. 果蔬加工

  ——果蔬原料加工适宜性与特性化加工技术:基于感官、理化、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果蔬原料及制品品质分析、加工过程品质变化与调控机制、特性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等。

  ——传统和特色果蔬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鲜切果蔬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集成、传统果蔬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等)工业化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果蔬副产物综合与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苹果多元化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果蔬副产物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果蔬高效节能提质组合干燥理论与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基于营养组学的新型果蔬食品加工与制造技术:果蔬最少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速冻解冻理论与技术、果蔬全营养制粉理论与技术、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等。

  4.畜产品加工

  ——屠宰损耗控制技术:基于动物福利与基因型特征,开展宰前应激控制与屠宰工艺优化,完善预冷及成熟工艺,控制畜禽屠宰重量损失与品质劣变。

  ——畜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计算机图像识别、微生物预报等技术,研发温和杀菌、无菌罐装、超高温瞬时杀菌等设备,为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货架期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骨血、乳清资源工程化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研制及创新产品开发,构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

  ——乳品加工技术:重点开发高速无菌包装机、在线无菌添加技术、高活性益生菌、高效节能浓缩技术、CIP废液回收技术、新型乳基料加工技术、乳品溯源技术等。


  作者:王强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4年1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工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