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引言:
企业管理文化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支柱,支撑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产生新鲜的竞争动力,维持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一般来说,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从建立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开始,树立好一个健康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有助于培养出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进而对企业的管理产生正面影响。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有助于完善企业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企业员工的自身工作素质,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有利于企业员工心往一处走,劲往一处使,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概念分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自主形成的一种约束企业行为准则、需要遵守的经营理念和企业价值观以及相关的道德准则的基本反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生活中对企业相关经营要素进行的一个整合,从而创造相应的经济利益和价值的过程。企业管理在每个企业中都必不可少,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发展企业文化创新的意义
加强企业文化相关方面的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建设和创新自身对企业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增加了所有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使企业员工能够齐心协力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企业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创造更具企业特色的经营管理理念,从实际出发,建设和发展出适合企业本身的管理制度,增加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还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自身的素质。通过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员工自身积极工作的工作热情,从工作素质层面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发展。让企业员工的工作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对企业管理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1、企业文化创新对创新企业理念的影响
企业理念是指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一致认同并且一直追随的企业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高度统一的企业理念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力度和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代表着一种企业的集体意识,承载着企业员工的心中的希望、梦想和进取要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企业员工能够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产生高度认同,就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创新企业文化有利于发展企业创新能力
现代经济发展社会,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长期稳定而又高效的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而创新企业文化就有利于发展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精神推动力,在其中扮演着一种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引导推动角色。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企业员工不断推陈出新,贡献新兴的技术和想法。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企业员工,通过对其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从企业员工的创新素质层面,影响到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也就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有着积极影响
现代企业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层面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发展到现在的人才竞争广告竞争等层面。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想要保证人才的有效利用必须要依仗人力资源管理层。创新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产生认同感,进而服从企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能够使相应的人才调配到最适宜的工作岗位并且发挥自身的长处,通过这种方式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产生正面效益,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保证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不断创新,稳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管理的创新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想要获得创新和更高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工作。首先明确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促进关系,然后正确对待企业文化创新的具体方法,采取相应的企业文化创新手段,以期能够达到创造新的企业管理方式的目的,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在现代经济发展的社会中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
第2篇: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浅谈
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总体上来看,国有企业在经济含量、效益提升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从综合性创新角度来讲,国有企业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进而形成了对综合创新机制建立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科技文化时代的来临,综合性创新将带动和推进企业的长效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含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同时,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如科技水平、材料价格、人力资源等方面,而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则是综合性创新带来的企业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的影响力度,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一个合理调控,国有企业自身也要切实关注机制创新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总体发展的同时,企业本身要切实关注企业的机制建设尤其是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前沿性、适应性和开拓功能,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外部调解,进而推进国有企业朝着健康、稳定、繁荣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保障就业、创造效益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但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企业长效发展存在的隐患,不能从全局高度查找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国有企业自身固有的管理理念、措施落后,生产滞后,技术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影响到国有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最终目标。要改变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漏洞,就必须切实认知企业自身的状况,认清企业发展的关键,用管理推动企业转型,用技术创新带动企业效益提升。因此,国有企业只有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应当前形势下市场的激烈竞争。
一、国有企业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综合性创新自主意识尚未形成,建立综合性创新的内外在条件受到一定的制约
从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在国内受到一定程度的政治因素影响,继而形成了政企分离不够明朗的关系,从经营权限和责任划分以及内外部的厉害关系而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是表现在企业发展的决策权和国内形势、有关要求相关联,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内部经济支持和本身的基础性管理要素形成的主观意识不够强烈,影响了国有企业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意识的形成;三是一些高层决策层个人认知和世界企业发展的差距,导致了国有企业走上综合性创新道路的历程比较缓慢,甚至是出现了胎死腹中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致力于企业的决策权限和战略布局,要从企业长效发展的高度来形成主观意识上的机制创新理念,从而推动国有企业走上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历程,引导国有企业形成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国有企业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建立受制于企业的支持能力
从现实中,国有企业综合性创新程度来说,多数企业有志于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但由于时间不够成熟、经济支持能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了国有企业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了决策层的思维判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对私人企业或者经营个体而言,国有企业的战略决策或者是发展规划相对宏大,内部机构设置相对较多,部门间的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高度配合的要求,也就从本质上形成了内部管理机制的错综复杂,影响到国有企业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步伐;二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国有企业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段内的经济效益还是相当客观,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些管理人员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进而形成了而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投放到人员配置等方面给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建立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三是国有企业对于综合性创新机制带来的影响没有形成一定程度的关注,也就是说,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建立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取得既定的经济利益,因而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机制被冷落或者被动建立的局面,影响了国有企业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构思与成形。
(三)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不足
从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部分国有企业在受到市场经济形势压力的前提下,开始引进一些技术能力,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变革,使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问题就在于企业在先进技术的吸收方面、融合能力及二次创新能力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技术引进后未对其进行研究、吸收、融合及创新,只将先进技术的短期功能利用起来,未充分发挥引起技术的全部功能,未体现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企业对于内部管理机制的投资力度小,在技术二次创新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限制了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创新。最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创新理念,一些管理人员对引进技术依赖性过强,缺乏引进技术二次创新的能力,导致引进技术创新存在短板。
(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形成联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部分国有企业尽管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创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最后并未将企业管理综合性创新的作用发挥出来。一方面,国有企业自发研制的技术成果难以在短期内转换成经济效益,并且综合性创新科研体系市场前景模糊,企业决策制订参考依据不足,影响到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受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执行技术成果或科研成果时缺乏与其它创新型企业合作的基础,其具有自身的管理定位、发展目标,不具备与外部企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的能力及意识。在这种管理背景下国有企业难以形成开发的主动能力,无法保证科研成果的迅速转换。
(五)国有企业管理基础的滞后影响了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实施
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前提条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基础管理能力和健全的管理机制,但从国有企业的整体形势来看,多年来由于国有企业在早起国民经济中占据的位置,形成了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体制出现漏洞等现象,进而形成了对实施综合性创新机制建设的影响和制约。改革开放后,一些国有企业大量的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并没有发挥总体效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管理基础、管理体制建设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一些方面相对比较滞后,进而形成了国有企业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的“瓶颈”。
(六)企业综合性创新缺乏必要的科学培训
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员工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很多国有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多以员工的手动操作能力培训为重点,忽略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员工潜力、创新意识及企业文化理念的发展。此外,虽然也有企业针对员工加强了培训,但是培训活动多浮于表面,缺乏长远的规划及培训重点,无法将培训活动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思维更新
(一)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迅速发展
在特色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过一段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不仅统一了企业的经济模式及发展方式,而且对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禁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均受到了严重冲击,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改革管理理念,更新思维方式,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现代管理理论倡导人性化管理,即以人为本,所有的管理活动要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基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目标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指导,但是管理中仅注重目标而忽略管理过程,管理行为难免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因此企业要以管理过程为基础制订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时间及管理空间的密切结合,在管理活动中融入时效观念及动态观念,突出企业管理过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中型企业必然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经营策略进行彻底改革,才能更好应对新经济浪潮的剧烈冲击,否则无论企业大小均有可能面临着倒闭、停产、被兼并的危险。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勇于创新,根据市场形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中国国有企业而言,其管理创新的终极目标是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当然终极目标需要通过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来实现,而国有企业管理的短期目标则是配合企业制度创新,从各个维度实现管理的适应性创新,彻底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中产权不明析的历史问题。只有管理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中国的企业发展成真正的市场主体。由此可见,现阶段中国企业必须立足于综合发展的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
这一模式可以表述为:在现代公司制度所规定的产权安排状况下,采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机弹性的组织机构、系统优化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以达到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企业对社会负责的目标。这一模式只是众多中国企业未来管理模式特性的总和,并不代表一切模式。从这个模式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以下几点: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未来中国企业管理应以此作为管理活动的价值导向,而不是仅以利益、物质等其他什么为导向。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是中国企业面对今后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必备的要求。在短期内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还不会有西方大公司那么强,因此,在竞争中中国企业如果以刚对刚则将会失败。反之,若以太极拳的方式以柔克刚,则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指融“情、理、法”为一体的中国式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中既应有规范性,又应有合理性,还得带有人情味,有道德感化的成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万不得已再依章处罚,这样才能真正使管理制度的效用发挥出来。有机弹性的组织机构是指中国企业未来的组织机构应以有机和弹性为基本特征,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有机就是有生命力,即该组织机构是学习型组织机构;有弹性说明有伸缩力,即该组织机构可以自我发展与变化。系统优化的管理方法手段是指未来中国企业应采用一切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手段,并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加以选择,进行系统优化,使企业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是指中国企业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愉快、归属感强的企业内部环境,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管理创新机制必须提高人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保持组织价值与成员价值的一致性是管理文化理念的核心问题,实际管理中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文化理念,以价值关怀将组织内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其向心力与集体荣誉感,只有组织成员与组织结构组成一个凝聚力强的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的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企业组织的基本力量以白领阶层、知识工作者为主,这类员工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高,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含量,实现企业组织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的融合。
(四)管理创新机制必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旧有管理制度多侧重于组织价值、组织目标,多从组织的宏观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到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也就谈不上组织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兼容性,员工的个性特征、潜能得不到有效开发,最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效能。从某种程度上讲,组织的存在意义就是联合组织各成员创造更大价值,企业组织为其中成员提供价值趋向,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员工的个人能力充发激发出来,创建和谐的管理环境。在人际关系日趋复杂、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背景下,组织存在的重要基础就是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并且将组织内各成员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对资源载体进行整合。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而企业组织新制度结构的产生、否定、变革等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即企业制度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保证企业制度功能的落实,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评价收益及成本,根据评价结果设计新的企业制度”。具体而言,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的个性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只有完成制度创新,才能谈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由此可见,企业的制度创新是产生主动创新、持续创新的基础保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制度也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需求。此外,制度创新不仅包含企业组织内部的各个层面,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企业外部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等,只有基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才能实现企业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的共同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综合性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国有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自身和市场因素的制约,尽管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随着市场的变化,由于综合性创新能力不足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因此,国有企业只有通过结合市场的变化实施的变革如建立综合性创新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需求。国有企业要想建立良好的综合性创新机制,就必须突破政企分开带来的影响,重视人才机制建设,关注激励体系建设,推进综合性创新机制的建立健全并产生效应,进而推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