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研究论文(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优缺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06 16:02:16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63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关键词: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区别 发展前景 联系 
  论文摘要:数字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是传统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共存互补,相互结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外先后掀起了数字图书馆开发的热潮,对数字图书馆的开发热潮,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不仅引发了信息技术专家和图书情报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而且引起了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注意。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从众多的数字图书馆定义中,我们一般趋向于这种解释:数字图书馆是指“具有丰富内容的多种媒体的数字化信息,具有网络环境下多种电子技术工具和服务手段,能为读者提供高效、方便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机构”。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就是:数字图书馆=丰富的数字化信息+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效的信息服务。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字化、网络化和先进的服务手段。数字化是指数字化信息和信息载体;网络化是针对信息通道而言的;而先进的服务手段是直接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并最终使数字图书馆有所用、有所为。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它们都是全新的概念。
  一、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
  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经脱胎换骨的改变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图书馆的功能、结构、运作方式、服务方式、评价标准、工作重心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1.馆藏结构的不同
  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载体为主,其它载体并存,它的复本概念和拒借率等现象不会消失;而数字图书馆则是全部以电子出版物和网上数字信息为管理对象,它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音带和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它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而且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不存在复本和拒借率的现象。
  2.服务方式不同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以物理的图书馆为中心被动地为读者服务,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和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为读者服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是开放型的,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通过网络终端的方式查找信息,网络可以把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带到用户的家里或办公室里,用户们可以同时存取许多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天24小时为读者服务。
  3.工作重心不同
  传统图书馆是通过采购、编目后进行流通和阅览为工作重心的;数字图书馆则以信息的收集分析、参考咨询和网络导航为中心,图书馆员真正成为信息的导航员。数字图书馆可实现异种数据库之间、服务之间、工作站之间的可互操作性,并正在探索深层语义上的可互操作性。它采用一种联合式或协调性软件,从类型相似的数据对象和服务中,取得一致性和连贯性检索内容。
  4.文献信息载体的寿命不同
  传统图书馆以纸张载体为主,中国素有“纸千寿”之说,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轻便的文献载体能比纸张更容易长久地保存和保护,只要保管好就能使用上百年时间;而电子载体不仅保存条件苛刻,而且寿命极短,数字化的信息容易受病毒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永远丢失,如果图书馆因经费拮据不能续订网络数据库,那图书馆将会一无所有,因为图书馆只不过是购买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许可权。
  5.图书馆管理员工作的任务不同
  传统图书馆管理员主要任务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角色;而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管理员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资源管理者,而是成为信息采集者、管理和传播者,成为利用文献信息的导航员,由文化工作者转向教育工作者。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6.图书馆发展经费的两极分化
  传统图书馆的发展缓慢,图书馆建设在基本完成以后花费不多;而数字化的图书馆的发展建设的投入很高,具有高资金投入、高技术设备、高人力消耗的特点,而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是高投入的,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数字图书馆试验计划和教育部的calis项目的启动均已耗资数千万人民币。

  7.评价图书馆的指标不同
  传统图书馆一般用藏书量的多少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如评价一个高校图书馆要看师生人均有多少册书、刊,每年又新购多少册书、刊,或藏有某些大部头图书、特色图书等,这些指标的着眼点都是各馆的藏书量。它的特点是:重投入和规模,轻产出和效益。投入和规模等指标,如书刊购置费、设备购置费、馆舍、馆藏、人员等是量化的,而产出和效益,如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整体效益和效率、人均效益和效率等往往缺少量化指标,要求是模糊的,评价是难以操作的。而现代图书馆是以本馆和读者群所能利用的文献量、信息量及利用这些文献、信息所产出的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来作为评价一个图书馆的指标。它的特点是:重产出和效益,投入和规模的权值降低,被利用的文献量、信息量及产出产品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量化的,评价较易操作。
  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数字图书馆虽然还处在理论研究与局部开发研究中,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次革命,它必然会对图书馆界及整个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传统图书馆到建成数字图书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大量的国内外科技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是建立复合图书馆,也就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电子版文献与印刷版文献并存。复合图书馆是馆藏与虚拟的网络资源结合体,因此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多种载体类型的关系,制定策略,做好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首先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存储和重新加工,建立完善的复合型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在技术标准上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其次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要分清主次,优先将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并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如开辟网上阅览、查询、检索、培训等,使复合图书馆的服务更贴近读者。
  第二步是在复合图书馆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在此期间,首要的任务是强化服务。数字图书馆是应服务的要求而产生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要更充分地满足读者的服务要求,适应信息载体发生的变化,使服务更趋多样化,由封闭走向开放,并与世界各大图书馆在因特网上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从通讯、网络、计算机等方面为数字图书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此外,各地区、各部门的图书馆要打破区域界限,在编目、馆际互借、联机检索、采购等方面互相协调,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实行大联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
  三、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联系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是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仍是传统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两者构成因素、特征、功能、作用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各有自身的脆弱性和局限性,两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所以,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两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共存互补,相互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混合体,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还符合社会发展与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冠强.数字图书馆管理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vol1.
  [2]郭卫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3]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