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会计信息化形势下财会流程优化方法研究
在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下,网络环境的发展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中,传统的企业财会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革新。随着会计信息化逐渐被企业应用,企业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技术的应用下,企业的整体运转也在不断加快。在财务会计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时,企业在财务工作中应与会计信息化形势进行紧密结合,将现有的会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突出企业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
1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
通常情况下,在流程再造之前,首先要对原有的工作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将再造的方法、范围与深度进行确定,这样对于准确地找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还能够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借鉴。流程的再设计是指从流程分析和诊断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着手,对现有的流程不断改进,进行再设计。在流程再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实施控制,要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工作方法融入其中。流程重组的实施是一项涉及组织的调整、人员权力和地位的改变、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艰巨又复杂的过程。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是它的主要任务,如果实施成功会带来业绩的巨大进步,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2企业会计信息化形式下财务会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发展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各项财务会计工作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模式下必须经过严格的流程顺序,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够逾越的。劳动分工论指导产生了这种从塔底向塔顶层层传递的流程,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不仅将核算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割断,而且使会计数据传递的时效性和一致性大大地降低,由此可见,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在会计工作中危害的严重性。
2.2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因为从前会计体系和技术的制约,会计流程应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制约,传统的会计流程只能对于某一部分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但是却无法采集业务流程的整体数据,所以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不能够得到准确以及全面的反映。在传统的会计流程下,企业在经营某些业务的过程中,只能得到与该业务有关的部分信息。有限的财务信息导致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或判断,除此之外,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的缺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因为提供会计信息的片面性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3缺乏实时控制
通过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所反映的资金流动信息通常都是滞后的,信息的不及时导致了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相互分离,另外,在业务发生以后,不能及时地采集会计数据信息,信息加工的滞后又导致加工出来的信息缺乏使用性。收集到的会计信息必须进行各项深加工,不能及时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使传递的信息也缺乏使用性,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一些财务信息可能还会起到给决策带来误导的负面作用。
2.4核算子系统缺少连贯性
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实行顺序化的业务流程下的劳动分工,它是手工账务系统的一种,财务工作者在该种流程中按照各自的分工,沿着层层向上的顺序进行工作。虽然会计电算化已经在半手工账务系统阶段有了一个开始,但只是对手工会计流程简单模仿和照搬,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建立的許多独立的子系统之间是互相割裂、彼此分离的,所以根本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
3会计信息化形势下财会流程的优化办法
3.1加快财会信息化的数据化建设标准
新的财务会计流程能够实现数据的资源共享,它是通过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来实现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都是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来进行设置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对数据的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使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得到逐步实现。
3.2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企业的财会流程制定除了在编制记账凭证环节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这样能够让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在一个良性高效的环境下进行互相传递和共享,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数据量的重复工作,还能在会计信息流程下充分为财会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让经济业务在发生过程中就从业务部门的数据库中传输到财会部门的数据库中,通过一系列的业务流程来自动形成记账凭证,把原始资料保存在财会的系统中,如果财务部门需要进行表格的核对时,就可以直接从自己已经转化过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即可。
3.3打破顺序化的业务流程
事件驱动是指当某一特定的事件的代码进入工作程序时指令才开始执行。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能够按照使用动机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不同的事件,同时每一种事件都设计了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如果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某种信息的提供,优化的财务会计流程则会根据不同事件驱动进行相应的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应用动态会计平台模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借助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构建财务一体化流程,它能够自动将业务单据转化为记账凭证,使财务和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3.4实施实时控制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实时的财务控制策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控制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系统中去。财会人员在初始设置时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标准嵌入相应的数据库当中,事件接受器当经济业务发生就能将事件信息接收到,根据数据库中的控制标准,控制器会自动判断经营活动是否合法以及合格,从而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经营活动过程安排财会人员,充分发挥实时控制的作用,在该过程中,在管理软件提供的信息的辅助下,财会人员判断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经济过程的实时控制,从而为抵御经营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4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流程在会计信息化形势下是一个非常具体且非常系统的工程,在了解企业的流程后再定义财会流程,在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制定最优化的会计流程措施,切实做好财务会计流程。让企业的财会流程成为业务发展和经营的加速剂,通过会计信息化的带动,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将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更好地将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反馈,从而能够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庆彤
第2篇:新形势下银行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银行运营管理中,会计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应用应用取代传统手工操作的会计信息化操作,能够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应注意的是,在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在增强银行内部控制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强化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与内控机制间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化系统加大了各类风险的控制难度
众所周知,多发、多样及普遍性等特点是银行会计信息化操作的风险,所以,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是多元化,有无意操作风险,比如因工作马虎引起的错,此时就会引起结算事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还有故意操作风险,其主要为内部不法人员通过盗取他人密码或其它违法操作方式,单独或勾结外部人员以此侵吞、占用国家财产或银行资金。此种操作风险,属于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实施的贪污、诈骗等犯罪活动日新月异,计算机磁盘上存储的数据极易被篡改,没有授权的人员也能通过相关技术浏览、复制、伪造甚至销毁整个数据库文件,隐蔽与危害性比较强,相较之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其舞弊与犯罪行为发现难度更大。
(二)新内控内容在所难免
银行建立内控制度,是为了提升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将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落实到位,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制度等,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纠正的攻台管理整个会计业务风险。随着银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传统手工操作被逐步取代,比如传统的账证、账账及账表等内控核对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行更为严格的输入控制:以密码或权限取代传统签章控制;控制方式也由传统的手工控制转换为组织、手工及程序等控制有机结合的全面控制形式。总体上来讲,银行会计内控方式由传统的人工控制发展为人机控制,控制更加严密,范围更加广泛。
三、新形势下银行会计信息化的内控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银行系统而言,会计信息化是应用现代技术的表现,符合金融行业发展需求。但部分银行对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全面,将其作为顺应时代潮流或企业的一种形象展示。有的银行虽然在会计工作中开始应用信息化,但也是认为其能够降低人工核算负担,只能发挥其核算功能,其它管理职能等并未得到发挥,这种信息化的应用,只是简单地降低了人工核算压力。同时很多银行信息化会计系统建立的时间断,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而对于财务、信息化系统维护及操作等人员还未形成有效的控制方案,这就不利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二)缺乏风险意识
相较之其它行業,银行风险更为突出,相较之其它行业会计工作者,银行会计工作人员面临更大的核算操作与出纳风险,因此加强会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银行系统的稳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目前银行业还没有全面认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与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因而密码管理不严格、口令使用周期超出期限、离岗不签退等问题非常普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密码泄露的隐患。同时,这些操作人员由于风险认识不足,比较注重自身操作安全,使得系统管理人员不重视用户操作的安全检查、业务人员没有贯彻执行安全制度等,相关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处理安全操作与业务之间的关系,使得自身操作得不到保障,会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更是无从谈起,甚至引发违规操作等事故。
(三)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
对于现代会计信息管理而言,完善的内控制度比不可少,且应配备相应的操作程序,银行应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后注册与等级信息化相关数据的输入输出与处理,这些工作是通过统计计算机实现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会计信息化系统并未依照规定程序开展,此时就算有内控制度,信息化数据的安全与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同时,目前部分银行会计内部监督的相关内审与稽核等部门独立与权威性较差,注重事后监督、查账纠错,信息化会计监督则以事前预防为主,从而导致风险控制与信息化要求不相符,这种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对监督部门的检查手段与方式有很大影响,不利于信息化会计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随着银行业逐步实施会计信息化,但其并未更换内部会计信息化操作人员,甚至有的银行仍由传统财务人员负责信息化工作。信息化是一种新型会计工作系统,操作与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熟练。但目前很多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大部分属于岗位直接调动,信息化专业操作不足,且系统或操作软件不到位,不具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会计核算质量很大的影响。在新形势下,信息化操作人员不断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还要掌握银行新业务,这种复合型信息化会计人才却比较短缺。
四、提高银行会计信息化内控的措施
(一)重视会计信息化
在新形势下,在银行会计信息化内控中,要想增强会计信息化意识,首先作为银行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用现代化眼光合理判断自我,从长远角度规划银行运营管理。银行领导重视会计信息化,加强内控管理,以此建立合适的信息化系统结构,健全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促进银行顺利实施信息化管理。其次,会计人员要增强认识,重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操作技术,在银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中,充分发挥其质量主体地位。最后,增强全员信息化风险预防意识,促使全员重视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与使用,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员工保持风险预防意识,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解决。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银行内部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包含内部管理、操作管理、计算机软硬件、数据管理、档案管理、意外处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也是贯彻执行行业法律法规、顺利开展会计工作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增强各项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以防损失与失误,及时纠正偏差,这也是完善技术、设计及操作等风险的重要措施。
(三)增强内部稽核与审计
对于银行系统而言,其监督方法与手段应是包含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而这是在先进计算机软件及会计监督检查基础上完成的,以此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风险控制模式。在新形势下,通过科技手段完成银行审计工作,因此构建与金融监督机构相结合的非现场监督系统是满足新型计算机审计网络系统需求的。建立该系统,能够有效掌握银行经营动态及会计信息,实现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面监督过程。构建与银行发展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网络,能够对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增强监督力度,全面提高会计审计的综合监督职能。
(四)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培养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并合理分配到相应岗位,这是增强内控的基础保障。从基层员工中挑选会计业务骨干,统一进行会计信息化专业知识及相关计算机软件操作培训,为企业培养一批业务技能高,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質会计队伍能够实现自我意识与理念的更新,主动学习信息化专业与管理知识,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为顺利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银行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风险,只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管理,才能有效避免这种风险,这对银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非常关键。
作者:吴燕
第3篇: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网上报销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网上报销的主要流程为:高校教职工登录学校网上报销系统→根据报销业务的类型,填写相应的报销单据→选择经费编码、预算指标以及结算方式等信息→填报信息核对无误后保存并送审→打印网上报销单,履行相应的签字审批手续后,连同原始票据一同送至财务部门初审窗口→初审通过后,由会计人员对教职工填制的网上报销单进行审核通过后,生成记账凭证。
一、高校网上报销的特点
(一)提高了报销的工作效率
对于报账人员来说不再需要排队等候报销,履行完网上报销的流程后,便可随时在网上报销系统查询报销的进度,减少了报账人员报销所用的时间,也缓解了报销排大队的情况;对于会计人员来说,网上报销系统内设置了超预算、超范围的审核规则,预算额度、预算指标与经济科目的匹配等都由系统控制,会计人员只需做好相关票据的审核工作,降低了会计核算的差错率,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了经费使用的效率
报账人员在网上报销系统填写的报销金额要在经费可用额度范围内,如果超出相应的额度,填写的报销单将无法保存。报账人员也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查询相应的报销业务,及时掌握经费的去向、查询经费可用额度,合理安排开支,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1]。同时,报账人员只有在部门或项目经费的负责人授权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网上报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经费被盗用或错用的风险。
(三)提升了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平
网上报销实现了从“报销难、排长队”到“无等候报销”的转变,报账人员无需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排队等候报销,大大的拉近了财务人员与报账人员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报账人员对财务政策的理解。同时,网上报销的增多也为财务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和谐的工作环境。不仅提高了广大师生对财务部门的满意度,也提升了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平。
二、高校网上报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报账人员不适应网上报销系统
推行网上报销,需要报账人员了解网上报销的操作流程、授权机制、报销模块等相关信息,网上报销单的所有信息的填写都需要由报账人员来完成,有些报销单填写的内容也比较复杂,例如差旅费报销单,需要报账人员填写出差行程、计算差旅补助等。有些报账人员对网上报销操作系统不适应或是忙于教学与科研,不愿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网上报销。因此,他们仍然会选择传统的排队等候的报销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上报销的推广。
(二)网上报销返工率高,信息反馈不畅通
报账人员选择网上报销后,无需在财务大厅排队等候。会计人员在审核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报账人员粘贴的票据不合规、报销签字审批手续不全、指标与经济科目选择不符等问题。如果存在票据不合规等问题时,报销单则需要退回编制人,会计人员也会通过电话与报账人员进行沟通,需要报账人员在网上报销系统重新填制,并递交到初审窗口。但在通过电话沟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教职工忙于教学与科研没有及时联系到报账人或是填写的联系方式有误等问题,从而耽搁报销。随着网上报销业务量的增加,网上报销单的返工量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与报账人员进行沟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账效率。
(三)网上报销的财务审批功能不完备
报账人员采用网上报销后,报销单的填制都在网上进行,但签字审批还要按照传统的审批流程。不同的经费、根据金额的大小都会履行不同的签字审批流程,报账人员需要等到报销单上相关部门全部审批通过后,才可以将报销单和原始票据交到财务初审窗口。由于有些经费的报销金额较大,需要审批的部门较多,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审批过程花费的时间就会增加。由于网上报销系统还没有实现经费报销网上审批功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上报销的推广。
三、优化高校网上报销的对策
(一)加大网上报销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面对新鲜事物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了让报账人员更快的熟悉和适应网上报销,财务部门就要加大对网上报销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学校和部门主页、学校公文流转、微信群和QQ群等多种渠道宣传网上报销,并上传和印发网上报销系统使用手册、网上报销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网上报销的快捷和便利。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培训工作。对于经费和项目负责人,主要培训网上报销的授权审批和查询功能等相关内容;对于学院及各部门的报账人员,主要培训网上报销系统不同经济业务的操作流程、经济科目的选择以及常见的一些问题的解答等。
(二)搭建信息化互动平台,加强双方的沟通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微信逐渐成为了目前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微信能够随时随地的接收信息,能够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传递形式,更容易被广大师生接受[2]。通过搭建微信平台,会计人员可以将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报账人员,便于双方的沟通联系。同时,财务部门可以将报销相关规定、网上报销的操作流程、常见问题等发送到微信平台。报账人员也可以对网上报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进行咨询。通过搭建微信平台,加强了财务人员与报账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报账人员对财务工作的理解,也提高了网上报销的成功率。
(三)完善网上报销的签字审批功能
网上报销签字审批功能应进一步完善。在网上报销系统中,建立经费网上签字审批功能模块。签字审批模块应具有原始票据影像、网上审批、结果查询等功能,达到动态审批的效果。报账人员填制完成网上报销单进行送审,系统会根据经费的类型、报销的额度、所属部门等信息将网上报销单流转到相应的审批模块,审批人员会根据网上报销系统的提示,随时调阅网上报销单和原始票据影像,在网上完成签字审批手续[3]。报账人员也可以在网上报销系统随时查询审批结果。通过网上签字审批系统的开通,审批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审批,提高了网上报销单的流转速度,从而提高了财务报销的效率。
作者:柳强等
第4篇: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及人才培养措施
在国家经济领域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是重中之重,发展会计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信息化,不仅能够快捷的把会计信息数据及时汇总传输及整合,更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高效开展。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为会计服务的相关单位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单位管理层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更有利于单位经济发展的策略,从而提高单位竞争力,更加有利于单位的发展。
1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
2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2.1会计信息化涵盖范围广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从基本功能上而言,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包括会计监督、预测及决策,这是会计信息化基本功能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还要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明确会计信息流程;从会计信息化技术方面而言,最基本的是采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柱,从而搭建起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平台;从会计信息化所涵盖的领域看,不仅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还包括会计教育、实务、管理等设计会计工作的所以领域。
2.2信息化程度高,具有共享和多元的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交易平台日趋成熟,在这种高度智能和新型交易方式出现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会计数据在处理方面高度自动化的变化,同时各种会计信息资源在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共享。而各种会计信息可以通过彼此授权通过网络获得,这样就会使得各种会计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从而让会计信息能够更快的形成彼此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会计信息获得的途径就会多元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多元获得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图形、语音乃至视频的传输。
2.3会计信息可以实现“智能型”
在会计信息使用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交换后,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处理速度,而且对信息的核算、控制和管理功能都可以实现。当然,对信息处理的各种功能都是在相关人员的参与下才可以实现,毕竟所有功能都需要管理人员操作,系统不能自动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尽管如此,人机之间的协作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实现信息处理“智能型”。
3强化实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3.1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才能
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人才抓起,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就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财会人员必须实现从传统工作方式向计算机网络工作方式的转变,掌握在新型工作方式下的财务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操作,对各种财务报表的生成,审查管理,信息处理及为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意见都要熟练。
3.2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必须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让财会管理人员具备与管理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
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会计信息的及时处理及让管理层准确的预测企业或者经济发展趋势有着及时有效的推动,因此,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实现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优势。总之,会计信息化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金治全
第5篇: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知识等软性资源。而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础性工作,最先面临的就是信息化的问题。会计信息化所体现的是会计与信息技术两者的相结合,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就要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地对信息化技术加以应用,使信息化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铺垫。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核算,而当应用了会计信息系统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使他们转移自己的工作重心,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工作上,从而使整体的工作效率有显著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也会对会计务实造成积极的影响。会计人员在分析会计信息时,若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说明情况,并在第一时间纠正自己的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会计信息化使采集会计数据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会计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企业可以在较大范围的内使用电子化服务和电子交易方式,让业务变为储存信息、信息记录的驱动因素,从而更方便的调动数据,也可以产生出更加个性化的会计信息
二、信息化发展须解决的核心实务问题
(一)信息在传递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会计信息化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失真的风险。虽然无纸化操作可以规避人为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但账簿和电子凭证被随意修改的行为却时有发生,一旦错误没有发现,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可估量的后果。
(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主要有两方面组成: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硬件的安全性。由于网络会计主要是依靠自动数据处理的功能来操作的,对计算机的硬件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一旦出现微小的差错,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把自身暴露在网络这个公开的环境中,一旦有病毒入侵和黑客的恶意攻击,企业的信息就会泄露,给使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
(三)政策法规与平台框架问题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使全球会计实务的运行操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在了互联网上,企业极有可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政府应该适时地采取相关措施,制定政合理的法规、政策,并进行贯彻实施;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对网络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进行深入的建设,并搭建起网络平台的框架。
三、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一)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要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就要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广告来宣传《会计法》,从而让财务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会计制度,认识它的重要性,以此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国家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信息保存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政府通过立法使法律制度更加完善,加强宏观的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的执法,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信息系统的展有更深层次的提高。
(二)提高会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
第一,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相关使用规范,提高数据保护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的使用效率。通过实施用户权限分级和用户授权管理,加强对电脑黑客、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力度,还要将重要的会计信息进行多级备份。
第二,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可采取防火墙技术来预防病毒的入侵,将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对会计信息系统则普遍采用数据加密设置,防止数据的破坏和病毒入侵的可能性。
第三,网络权限的设定,在操作系统中建立保护机制来保障信息资料的安全性,要想对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获取,对会计资料进行输出,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变动等都需要进行用户的实名登录,如用户名、登录時间、使用方式等。如若发生信息泄露,也可及时的追查到根源。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密码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该用户的标识,记录相关情况,并及时报警。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
第一,要完善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使系统内各类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并与他们的工资利益等挂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办事都有规章制度,每项工作都有人检查,从而保证顺利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二是日常工作及管理,具体包括档案的存档和日常会计记账等操作,管理者要定期的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查看会计人员的工作成果是否达到企业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档案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加强对档案的磁介质保护和防火墙和备份管理。
四、总结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是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将成为一种普及的经济形式。而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急需采取措施,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漫长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得到实现的,因此就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参与其中,努力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到推动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作者:徐祖炜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