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都,六朝天子,虎踞龙盘,人杰地灵;老城之中,钟山西南,玄武湖畔,学史绵长,在此山水之间,三国东吴设“五经博士”,明初建国子监,编修《永乐大典》,清代有文昌书院兴起,至清末,三江师范学堂应运而生,东南大学由此源起而至今,亦已百余年。
古踪难寻,惟有东大依旧庄严。
虽几易其名,然从两江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东大师生始终耕耘不辍,赢得了“东南学府第一流”的美誉。
东南大学一向以自然学科见长,时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说。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曾说过:“没有东南大学,便没有清华。”意思是,清华最早一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包括他自己,都来自东南大学。现在东大的建筑系和无线电系,仍是在全国首屈一指的王牌专业。
漫步东大校园,矗立两侧的林阴大道映衬着学院建筑令人融入这大学氛围里。东大的建筑十分有特色,民国时期建造的大礼堂流露着素雅威严的气质,有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西方古典风格的图书馆古朴典雅,爱奥尼柱廊及墙面精美绝伦……在校园的西北隅矗立着一株古劲苍笼的“六朝松”,它主干笔挺,外皮斑驳,像一个历经沧桑,饱受忧患的老者,又苍郁滴翠,更像一个傲骨峥嵘的年轻勇士,成为东大人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
东南大学一校五区,四牌楼本部位于南京市中心,此外还有浦口校区、丁家桥校区、迈皋桥校区和无锡分校。
四牌楼校区虽然校园面积狭小,历史却十分悠久,在这片土地上,大学的历史一直可追溯到明朱元璋办的国子监(当时大学称国子监)。本部东面的成贤街名字就是从那时而来,距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吧。
1.校门别有洞天
一进东南大学的校门。是不是感觉有点狭小?但是它却深具历史意义。当年的国立中央大学校门就是如此模样,现在稍加翻新,却依然保留了原样未加改动。
别看校门狭小,里面的著名建筑可多呢。
走进南门,直面是一条约200米长的中央大道,两侧是葱葱茏茏的法国梧桐。说起法国梧桐,它应是南京市种植数量最多的树了,它有个奇特的地方,主干笔挺,到达3米左右的高度时突然往两侧分支,从而能够遮挡阳光。春夏秋三季,只要是晴天,当你从中央大道漫步走过,会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能够在东南大学工作、学习,真是无比幸福。
2.中大院王牌建筑
沿中央大道向前走50米左右,可以看到前方东侧四季常绿的大草坪。草坪有4片,中间正好有个“十”字,在十字的中央有座宝鼎,这是教育部在2002年为祝贺东大百年校庆时赠送的。
宝鼎的正北侧,便是著名的中大院。这座西方三古建筑风格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它建成于1929年,原名生物馆,楼前矗立四根爱奥尼柱,典雅大方,这里是东大王牌系――建筑系的系址。说起东大建筑系,它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和童��教授长期在系任教,拥有建筑设计及理论和建筑历史与理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占全国同类学科的三分之一),这里培养了齐康、钟训正等院士和人才,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会让我们油然对这幢建筑产生敬慕之情。
3.中山院过去的纪念
在宝鼎的正南,是和中大院遥遥相望的中山院,它的名字和中大院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学校历史上曾用过“第四中山大学”的校名。
说起中山院,它初建于1922年,这里原来是南高附中的教学楼,也曾作为建筑系的系馆,也曾是中大文学院的所在地,和中大院比起来,中山院外表就更为朴素了,除了大门上刻着“中山院”三个金字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这也体现了东大内敛的风格。
4.图书馆西式风格的古典建筑
回到宝鼎处向西走回中央大道,矗立在眼前的便是图书馆。
图书馆在东大的校园建筑中是属于“年轻级别”的了,别看它历史不长,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为东大的学子提供了各类藏书达20余万册,可谓容量惊人。
老图书馆位于新馆的北侧,建筑造型为西式古典的建筑风格,比例十分匀称,外观更是秀丽,入口处和中大院一样,爱奥尼柱廊及墙面装饰细部极为精美,是国内近代建筑的优秀作品,它的地理位置也和中大院相仿,而且两楼东西呼应,相得益彰。
据说1921年时,当时的东南大学成立,需要兴建馆舍,而图书馆更是当务之急,但是建设图书馆经费很紧张,因此校董会拟具《募捐章程》,说明有愿独资捐建者,即以其别号命名。经当时校长郭秉文奔走,江苏省督军齐燮元首肯,独资建馆并置配套设备,于1923年落成,共耗资16万银元。建成后便以齐燮元父亲的名字命名为孟芳图书馆。
5.大礼堂东大的象征
中央大道的尽头正前方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四周是种植年代更久的法国梧桐,而在喷水池的正北,便是东大最出名的建筑:大礼堂。
大礼堂是于1930年3月28日动工兴建的,后因经费困难而停工,至1931年4月底才竣工,1994年进行修葺工程,这座矗立在校园中心的大礼堂,在众多校园建筑中独具特色,前廊有爱奥尼克式的列柱和三角顶。堂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圆顶,顶高34米,3层,可容2700余人。
民国时,国民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不知有多少政治家或政客曾在这里出入?如今,这座大礼堂以其庄严雄伟的造型,成了东大的标志,在数万校友心目中,成为母校的象征。
6.体育馆历史的回声
大礼堂的西北侧,穿过田径场,矗立在眼前的是两层楼高的体育馆。
体育馆和东大其他建筑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当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为了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将体育列为各科必修,并于1916年春率先开设体育专修科。1921年,南高更名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即向省公署请建体育馆,1922年立基,1923年落成,面积2317平方米,该主楼耗资6万两银元,游泳池及配套设备4万两银元,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体育馆建成后,不仅作为体育健身之所,诸多重要活动亦常于此举行,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等,都曾在此作过演讲。
如今的东大体育运动和当时一样,开展得红红火火。东大的体育成绩是辉煌的,东大男排曾获得第5届全国大运会冠军,并多次获得校长杯等荣誉。其他项目如游泳、田径、乒乓球等项目在全国各类比赛也都有过骄人成绩。
7.六朝松母校的回忆
绕过体育馆往西北方走,这里耸立着一株高9.58米,围2.65米的六朝松,相传六朝时就有了,故称六朝松。
六朝松主干笔挺,外皮斑驳,像一个历经沧桑,饱经忧患的老者,同时又苍郁滴翠,更像一个傲骨峥嵘的年轻勇士。如今六朝松已成为海内外校友心目中母校之象征,每年东南大学的毕业生,回校的海内外校友,都要汇集在六朝松旁摄影留念。本文来自《东南传播》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