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由于农药、化学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生产加工运输环节的控制不严,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不健全,以及工业“三废”污染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造成蔬菜、水果、猪肉、水产品、大米等农产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 2006年上海“多宝鱼”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事件、2008年河北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2010年“海南水胺硫磷有毒豇豆”事件等都充分说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能有效解决生产和需求之间、品种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此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可持续稳定发展,树立政府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2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农产品质量安全贯彻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这其中既有环境污染因素,也有生产、初加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综合起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地环境污染 产地选择与产地环境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主要受到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影响和污染。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氟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金属飘尘。水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我国每年排放废水310亿t,其中有毒有害物质13万t左右;我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严重污染的36条,重度污染的21条,中度污染的38条。土壤污染则由废气、废水污水、过量化肥、农药残留、农用残膜等多因素造成,导致土壤板结、重金属偏高、生物毒素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农产品有害成分超标。另外,环境的污染还将导致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产生疾病以及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2 生产环节影响 2.2.1 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 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近年来,国家明令禁止了一些高毒、剧毒和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农业投入品,也对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但部分经营者和生产者为了经济利益,违规买卖、使用禁用投入品,不仅污染了产地环境,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人类的健康,导致农产品中毒事件屡有发生。 2.2.2 农户逆向行为 农户的逆向行为是指农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达到早日上市、增加产量和美化外观等目的,滥用化肥、农药和兽药,甚至大量使用违禁的催生剂、激素和添加剂等,致使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降低的行为。我们熟知的就有在禽饲料中添加工业染料造成蛋黄中色素沉淀,使用吊白块增加腐竹韧性,使用硼砂增加面条制品质感。 2.2.3 技术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接收新鲜事物少,多凭着祖辈传承的技术和自己的经验从事农业活动;部分农户不了解施肥原则,不知道何为禁、限用农药,不了解安全间隔期和安全间隔期的意义,不清楚国家有关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及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生产操作规范等。这些技术的缺乏和生产知识的贫瘠,造成农民不懂得如何预防和控制农业污染以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 贮运和初加工环节的影响 农产品在运输贮藏过程中,为了保鲜和延长保质期,需要使用冷链流通车和一些必要的保鲜剂。但是实际操作中存在超标或超量使用添加剂的现象,甚至是使用非法添加剂,导致本来生产出来安全的农产品也变得不安全了,如用孔雀石绿处理水产品使之颜色鲜绿。另外,初级农产品的加工也有可能影响其质量安全,如加工场地选择不当,设备设施不合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卫生条件无保障等。 2.4 监管不力,检测技术落后 目前,对于农产品的购买,大多数居民选择农贸市场、露天集市甚至街头巷尾,而这些地方的监管存在监测范围广、种类多、人员设备不到位等困难;同时,现有的检测部门普遍存在先进设备仪器缺乏或是设备不会操作,技术人员不足,检测水平不高,检测经费不够,检验依据的配套性差,检测工作尚未制度化等一些列问题。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工作 对于生态环境的整治和治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政府职能,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制定相关的产地环境标准和农产品投入品准入制度,切实贯彻并认真执行,同时依据产地环境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农产品无害化;三是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对于已经存在污染的产地,农业部门要联合环保部门做好管理和治理工作,提出减轻或治理的方法与措施;四是开展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环境的监测和检测,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无污染符合国家标准。 3.2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讲解国家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增强生产者的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监督的氛围;第二,针对农民生产意识淡薄的现象,组织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举办“放心农资下乡”、“科学生产技术”等活动,引导生产者掌握科学生产知识,合理施肥、施药、用料,树立“绿色植保”新理念,推广非农药防治,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参加人员主要为生产基地、合作社、公司企业负责人,通过学习,努力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减少个人行为和分散生产造成的不安全生产因素;最后,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普及常识性的有毒、有害物的识别方法,面对出现的问题产品,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3 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整治 农资市场的整治,不仅是针对生产者,也包括经营者、买卖者。我国的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较多,所以对其监管必须从严、从紧。最好就是国家制定政策,提高技术门槛,严格监管生产过程,实施GMP认证,提高产品的质量,使其符合国家或国际标 准,消除不安全、不合格产品隐患。对于经营者,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进货出货要有台账,并且要求实名购买。其余投入品如饲料、添加剂、兽药、种子、农药、化肥等,要求进货前严查生产方的“三证”,认真核实产品的登记证号,摧毁地下生产和黑作坊的非法经营,遏制违禁产品的上市。 3.4 健全监管检测体系 监管和检测是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最有力保障。对于监管和检测,国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定农产品监管机构,划分各部门职能,形成高效运转管理体制;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法律上给予农产品监管和检测依据;三是从硬件上给予各级农产品监管检测机构支持,购置检测设备和检测药品试剂;四是壮大和强化技术人员的力量与水平,坚持数与量同行。 参考文献 窦艳芬,陈通,刘琳.基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思考.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52-55. 徐柏园.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3):7-13. 钱永忠,王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农业经济,2008(2):78-79. 吕巧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4):10-13. 李莉,李阳.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思考.农业经济,2011(7):10-11. 郑风田,赵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3(2):16-20. 肖艳芬,颜景辰,罗小锋.国外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及启示.世界农业,2005(8):8-12. 张锐.中国水污染的沉重报告.上海企业,2007(7):10-13. 张旺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对策.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252-255. 康升云,刘晶晶,胡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探析.农业与技术,2008,28(1):5-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