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提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戏剧 发展 史上的一座高峰。剧中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位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而主动地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短短的两折《闹简》、《赖简》,留给后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一的论题。本文试图在这“不尽不完”中发掘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的其实形象。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敢于在当时根深菩团的封建势力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酉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厘大力量。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她在《闹简》 《赖简》两折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假意儿”,是历来人们议论颇多的地方,下文试述一孔之见。
许多意见认为莺莺反复作假的原因是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受了封建思想余毒的 影响 ,是一个长期受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必有的软弱性。赵军元提出:由于莺莺有较浓厚的封建意识,由于她不得不考虑当时 社会 青年女子的悲惨命运,因此就构成了“闹简”、 “赖简”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①也就是说,由于莺莺头脑里的封建思想作怪,而导致了她的“闹简”、 “赖简”。这是脱离了当时 时代 特征和人物性格而作出的结论。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元代是一个较开放的朝代。入主 中国 的蒙古族封建礼教的统治相对宽松,道德禁忌比较谈泊。在崔、张的爱情个,莺莺—直是处于主动的地位。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她大胆而热烈,毫不退缩。深入 分析 人物的性格,是探索《闹简》、(赖简)原因的关键。
戴不丸先生在:《论崔莺莺》一书中写道:他(王实甫)是在写一位背着封建家长追求幸福的人物,这个人物的特点就在于她永远不被老夫人,但也永远不去正面顶撞一下老夫人,她坚决要做在当时世俗观念教条是“非法”的事,但她总是在利用‘合法”的条件去达到奋斗目橡。②莺莺作为一个贵族千金小姐,而且早已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方言”许给了郑恒。在这么一种情况之下居然和一个穷由波倒、湖海飘零的落寞书生眉目传情,陷墙酬韵,这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说,不但是“非法”的,简直就是惊世骇俗。她也深知自己的叛逆行为一旦被老夫人发觉,其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对于“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的老夫人:来说,怎能容忍亲生女儿在自包的眼皮底下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行为来呢?:莺莺深知在通往自由爱情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坎均,但她不愿像当时社会千千万万的女子一样,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莺莺性格的典型意义,不止是在于她是封建社会里追求合理幸福生活的人;更在于她是采用了自己特有的行动逻辑在追求这种生活。老夫人的“赖婚”,使莺莺领悟到和张生走“明媒正娶”的光明大道是行不通的。只有把恋情转到地下,当一切木已成舟,她的愿望也就实现了。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障碍当然来自于“威严”助老夫人以及老夫人派来身边?坐监行守”的红娘。可见,莺莺的“闹简”,是出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和男一种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对红娘进行试探,竭力使自己的叛逆行为不被老夫人察觉,力求避免正面冲突;这是;种巧妙的策略,也是莺莺聪明和识见之所在。
莺莺的一举一动想瞒过老夫人,当然首先必须瞒过老夫人派来身边的耳目——红娘。崔、张“佛殿邂逅”“隔墙酬韵”,在关键时刻,红娘总是迎头拨来冷水。“那壁有人,咱家去来。”“有人L咱家去采,伯夫人嗔着。”莺莺摸不清红娘居的什么心,以致埋怨红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而红娘则明确声明:“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而莺莺又需要一个可赖以“内东邻通个殷勤”的人,为她和张生两人牵桥搭线的“重大任’ 务”只有红娘来担任。红娘站在哪一立场上,这是莺莺能否成功’的关馒。驾驾就是这样对红娘又要依靠又要提防。从剧中的人物关系和古代的主婢关系来考察,一方面既有“老夫人手执着棍儿摩摩着”,一方面在小姐面前稍不留心就可能告到老夫人面前打下“下截”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老夫人派去充当“私家. 侦探”朋红娘,是否可能去公开和莺莺谈论张生的爱情 问题 呢?而作为一个平时但见个外人就要躲避,在老夫人严格管教之下长岁 大的莺莺,是否可能和明知是母亲派来监视自己的丫环,公开谈 论自已随心事呢?答案都是否定的,主仆两人都不能开诚布公的说出心中秘密;于是,在《闹简》一折,一场误会性冲突不可避: 免地发生了。
请看《闹简》的开场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因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
[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我入去看一遭。
这一开场清楚地交待:张生的病情如何一直使莺莺牵肠挂肚,于是”起很早了些儿”,派红娘去打听情况。因夜间不曾睡好,这才导致“日高犹自不明眸”,还想“再睡些儿”。而“奉小’ 姐言语去看张生”的红娘进房时并没有马上将情况来汇报,而是“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帐偷看”。这就好比侦探般,怎能不令深沉且谨慎小心的莺莺起疑心。于是她哲且按下满腹焦急之倩,若无其事殷。“半晌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莺莺的装模作样又令机灵的红娘觉得“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
哩。”于是便“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上,看他见了说什么。”两人都在互相猜测对方。莺莺见红娘没有开口,看到了简帖儿,: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霞。”她马上终止了梳妆,一个“乱”字已将她草率收拾头发,急切看信的心情暴露无遗。“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曾心烦。”如画地写出莺莺看信的喜悦,而后却“怒叫\责问红娘,“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她为何要在“孜孜看”之后才发火呢?王季思老师指出:“作者采用了巧妙的 艺术 手法,红娘先是让莺莺自己去发现张生的来信。莺莺正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不料被红锒窥见。”③要知红娘是一声不响放下简帖,然后一旁察言观色,静现其变。况且红娘到老夫人那里服侍了大半天,有可能信件已被老夫人截获,私情早已泄露,而红娘正一旁幸灾乐祸呢。这一切怎能不令深沉不露的莺莺疑云大起?于是她先发制人,怒火万丈,搬出于金小姐的架子和一堆冠冕堂皇的措辞来,一副凛然不可亵渎的清高样子。并数次抬出“老夫人”大驾来加以怒斥。
[旦云]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时,我拎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
[旦云]……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礼如此,非有他意,再一道儿是这般呵,必告夫人知道。
可见,驾茸所担忧的正是让”老夫人”发觉其私情,那么她所苦苦追求的自由爱情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红娘是老夫人光派在其身边的“卧底侦探”,她不得不“始终注视着红娘态度的变化”。④一旦发现任何不妥之处,便使出各种手段来进行掩饰。当红娘说出“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
出首去来”时,聪明的莺莺已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信件并没有被老夫人截获,私情并末泄露。莺莺试探成功了,于是忙陪着笑脸,揪住红娘说:“我逗你耍来”,她赞这么多力气难道就只是为了玩耍吗?。请看她后来一语道破天机,“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样!”这“别人”指的是谁,除了老夫人还
能有其他人吗?而且她正是怕“别人”知道,要红娘“口稳”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莺莺之所以要“闹简”,是为了提防红娘,瞒过老夫人。从红娘所说“更做道高先接宁梁鸿案”这句揭露莺莺比对方还主动,以至地位颠倒过来的话,“可以体会到鸳茸的“闹简”并不出乎思想的动摇和反复。达gf戏好似剥蚕抽丝,层层深入。将人物形象深刻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于此我们也能更好地探析《赖简》的真实原因。
对于莺莺赖简的原因,金圣叹先生解释为:“非不为也,是木能也。”才子佳人不能一拍即合,佳人必须赖简,这才合乎“先王之礼”。这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从维护封建礼法出发,不足为据。要 分析 莺莺赖简原因,首先必须对她的诗简“待月西厢卞,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进行分析。从诗的本身意义上可理解为:在月儿笼罩下的西厢(莺莺的闺房),半开着门儿,看到花园里桂花树影儿摇曳,就猜想是心上人来了。即约会地点是在西厢而不是盾花园。她是虚掩着门儿让张生进来,而不是让其跳墙而过。张生态狂喜之下却是这样理解诗意的:“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时间、人隔墙物、事物三要家具备,而地点呢7从整首诗看来,都没有找到地点在花园的依据。可见,张生误解全诗之意,既找错了地方又做出跳墙由突冗之举。着着错棋令莺莺做出赖简的行动。这一结论的根据关键在于找出张生错解诗意的原因和他跳墙之后莺莺的言
行表现。下文试加以分析。
为何蝉约会的地点是在茸茸的闺房呢?要知道,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相记》,莺莺传给张生的书简中也明确写道:“待月西厢下”,这是找出约会地点的关键。莺莺和张生此时均身处普救寺中,后花园是与僧房接壤的地方,人多眼杂,很容易便被发现。当晚红娘开了寺里角门儿,张生兴冲冲赶来赴约。而红娘却觉得怀疑, “一个潜身在曲栏边,一个背立在湖山下,那墨叙寒温?”莺莺变脸后红娘又说:“怎想湖山边,不记‘西厢下’。”连不识字的红娘也觉得莺莺不可能约张生于花园中幽会。可知张生情急之下把地点解错了。而去赴约会时采取的方式是“跳墙而过”吗?试问,莺莺怎么可能让意中人抱着病弱之躯跳墙来与其相会呢?这可不是”爱的考验”阴。红娘也满腔猜疑,“他着你跳过墙来,称做下采,端的有此说么?:张生自己也觉得“小生读书人,怎跳得那花园过也。,’无奈这傻角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狂喜过度,没有仔细参研其诗中的深层内涵,毫不犹豫地攀垣十跳,佳期成了怨会。
’:那么张生为何会解错诗意呢7他托红娘送出简帖后,便心急如焚地等待回音。并且满怀自信,“我这封书去,必定成事。”而红娘回来的第一句话却是,“不济事了,先生休傻。”这好比一盆冷在当头泼来,忙责怪红银“不用心,故意如此。”红娘说出:早寻个酒阑人散”’,各奔东西时。张生已顾不了读书人的仪,哭着跪求红娘:“小生这一个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正当他悲痛失想之际,红旗拿出莺莺的回书来。张生不看则可,一看便欣喜若狂。这样大起大落的转折;好比一下子掉进冰天雪地中,一下子双又处于火热深温里,很容易便产生了失误。况且他又自诩为“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满腔自信,迫不及待“欲赴海棠花下约”,这一去,便“洋相”出尽。
:我们看看《赖简》这一折,莺莺“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而通晓内情的红娘却持一副冷眼旁观的态度。“小姐也不对我说:;我也不瞧破他。”“我看他到其间怎的瞒我。”并请茸萄到花园烧香来。这难免不使莺莺起疑心,不知红娘葫芦里实的什么药。满膜狐疑,忧心仲仲。在红娘看来“今夜月明风
清,好一派景致也呵!”到了莺莺眼里却变成了“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因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靡架。”满腔心事,溢于言表。
莺莺正满腔烦忧时,’“穷神眼花”的张生一跳过墙来便急不可耐地“搂旦”,莺莺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往常温文尔雅,“衣冠济楚庞儿傻:的书生竟然会采取跳墙这一极其莽撞的方式,而且在花园这一人多眼杂的地方,做出如此粗俗的动作来。这一连串的原因使她勃然大怒,斥问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这短短几句潜台词却包涵着许多不尽之意。“你是何等之人”,是在提醒张生,要明确彼此身分,我乃是相国千金,可不是随便苟合之人。“我在这里烧香”,表明她到花园是来烧香的,而不是来与他幽会的。“弥无故至此”,表面上斥责张生不请自来,实际上却是在暗示张生:‘我
约的是西厢,你为什么跑到花园来了。“若夫人闻知”,则是向张生敲警钟/这可是在老夫人的监视之下啊。莺莺所惧怕的是被“威严”的老夫人发现私情,以致前功尽弃。无奈张生这冒失鬼错上加错,既弄错了地点,又是跳墙而过,而且心急鲁莽,这完全出于莺莺的策划之外。要知莺莺在爱情的道路上是处处留心,
步步在意。她深知若是一步不慎,将会全盘皆稳。试问,她怎能在如此情景下,和张生结合呢?显然,张生的受窘,莺莺的变封是必然的。而这一切,皆因解错了《明月三五夜》之诗意呀。
“人的本体意识复苏了,人的地位,人格开始恢复了,而《西厢记》正是这种思潮最美妙绝世的产儿。”短短的两折《闹简》、《赖简》,便深刻细腻地刻画出人物深沉丰富的情感世界。其中所以包含的深刻,内涵;更是“说不尽道不完”,我们应对这“不尽不完入不断地钻研,发掘出其中深含的韵味,力求探索作者所苦心塑造的人物的真实形象和内心世界。
①《喀什师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
②戴不见(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③王季思《玉轮轩曲论新编》,今日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④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出版社1981年版。
⑤《金圣叹评(西厢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