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类学的审美走向是什么(生态人类学的审美走向是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23:09:18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15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学从一开始,就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多维发展的人类学,就有审美人类学一支,就有跟审美直接相关的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交叉形态。在人类学的大家庭里,有着美学的重要成员。
  美学于人类学,不仅有着局部构成的意义,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普遍情形。这种情况,在生态人类学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由美学与人类学的学理相通,特别是研究领域的相关决定的。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美学是通过探索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以构建审美人生与审美世界的科学。显而易见,两者在目标的设计、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机制方面均有着相互包含性,相互贯通性。凭此,美学不仅可与人类学交叉,形成人类学的分支形态,还可向人类学的整体形态、全部形态渗透,构成人类学的普遍特性:审美性。审美性是人类学的固有特性,是人类学的整体本质的重要侧面,审美走向是人类学的固有轨迹与发展路径。
  人类学与美学、生态人类学与生态审美学,是在发展中强化了趋合性,乃至趋同性。殊途同归,当代美学的前沿形态是生态审美学,生态人类学的前沿形态也是生态审美学。它们从不同的坡面跃上同一个峰顶,形成整合发展之势,显示了科学发展的规律。^  二、走向生态审美结构^生态人类学是应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素质、潜能、本质、本质力量自由地形成、发展和与大自然对应性实现的科学。这种对应性实现,构成生态关系、生态结构、生态场,形成各部分协调发展特别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由。这一自主、自足、自律、自觉、自然的生态自由,既是系统的生态规律与生态目的的统一,还是系统的生态规律、生态目的与系统的审美规律、审美目的的统一,是生态自由与审美自由的结合,从而构成了生态审美自由。wWw.lunwen.net.cn与此相应,生态人类学也一步一步地实现了与生态审美学的融通与同构。
  生态人类学在当代的发展,可分为初始、发展、提升三个阶段。它每向前发展一步,生态性与审美性的融和随之推进一步,审美性生态结构,也相应地走向审美化的生态结构,最终走向生态审美结构。
  1.审美性生态结构
  当代始初形态的审美人类学,倡导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形成以主体为宗旨为目标的生态结构。在形成这一生态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的生态规律和客体的生态规律达到统一,客体的生态价值统一于主体的生态目的,具备了高于人类学的生态性。同时,它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审美性。美是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在上述生态结构里,主体的生态潜能与客体的生态潜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对应性自由实现,在显现生态真、实现生态善的同时,构成了生态美,达成了生态真、生态善、生态美的三位一体。
  但这种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还是初步的,所形成的生态审美性的质值量度还不够高。这主要是由于主客结构的生态不平衡导致的。
  首先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不平衡。它由合目的的不平衡所导致。全面的合规律实现了主客双方的平衡,即生态结构既合主体的生态规律也合客体的生态规律,两者协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整体的合规律;合目的是不全面的,客体的生态价值不指向自身,而是指向主体,为主体的生存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客体没有自身的目的,以主体的目的为目的。这种合客体的目的与合主体目的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合规律与合目的的不平衡,即合规律是比较充分与全面的,合目的是单一的片面的,这就影响了生态结构的稳定与制衡。
  再有是主客双方生态潜能实现的不平衡。主体的生态潜在既合自身规律又合自身目的中得到了较充分的实现,客体的生态潜能在合自身规律与合主体目的中未得到充分的实现,导致整体结构潜能实现的未充分。上述生态的不平衡,导致生态真的显现不够充分,生态善的实现不够完备,生态美的建构不尽理想,虽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但不是大真、大善、大美的统一,更不是尽真尽善尽美的统一,构成的是审美性生态结构。
  这种客体合于同于主体的生态结构,显示了静态平衡之美。它的结构聚力大,且全统一于主体一方;结构张力小,且在趋合于主体中模糊了个性、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结构趋向严谨,但是显得呆板僵硬,整体形成统一,然而缺乏灵气活韵。这种弹性不足的生态美形式结构,反映了生态美的内容构成,也存在着相应的缺陷。生态美的内容,是对应性自由实现的主客体潜能。张力托载的客体生态潜能自由实现不够,聚力托载的主体生态潜能自由实现的程度相对较高,造就整体实现的生态潜能,是一种非平衡的统一,非多样生态性的统一,同样缺乏生态审美活力和生态审美灵性。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因生态性的缺失,或者更具体地说,因生态活性与灵性的缺失,而缺乏生态张力与审美弹性的生态结构,是生态真、生态善、生态美处于非平衡发展和非平衡统一状态的生态结构。这样的生态结构,蕴含着生态审美性,然没有实现与审美结构的复合,更尚未成为生态审美结构。这种审美性生态结构是形成生态审美结构的基础。
  2.审美化生态结构
  生态平衡是生态性和生态审美性同步发展的机制。当代生态人类学在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因生态结构是非平衡统一的,造就了生态张力与生态聚力的非平衡发展,影响了整体的生态活力与生态灵性,生态美和生态审美也因此缺乏弹性。
  当代生态人类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形成了主客体耦合并进的生态结构。在这一结构里,主体的生态潜能与客体的生态潜能,相互生发,相互制约,进而在相争相胜与相竞相赢中,实现了动态平衡。
  主客体动态平衡的生态结构,既合主体的生态规律、生态目的,也合客体的生态规律与生态目的,更合主客体协同发展的生态规律与生态目的,生态真与生态善实现了相生互长,构成了动态统一。
  主客体动态平衡的生态结构,还合审美规律与审美目的,形成了较高程度的生态美。在主客体耦合并生与耦合并长的格局中,主体生态潜能的生发,受对方生态潜能生发的促动与制约,同步形成了结构张力与结构聚力,即自身的发展力与客体的关联力,这种力作用于客体,既促动又规范客体潜能的生发,造就客体潜能生发时张力与聚力的平衡与同行并至,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平衡。这就实现了生态多样性、差异性、变化性、独特性与生态的统一性、同一性、稳定性、普遍性的结合,构成了超越静态平衡的生态美,造就了生态真、生态善、生态美在生态结构中的平衡结合,即一体三面的统一,形成了审美化的生态结构。
  3.生态审美结构
  在当代生态人类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圈形生态结构实现了整体制衡的聚力和永续发展的整体张力的内在统一。在良性循环、螺旋发展的整体生态运动中,强大的结构聚力内在于强大的结构张力之中,内在的聚力维系了整体结构的统一、稳定与平衡,外在的张力,推动了整体结构的变化、更新、发展与提升。由于聚力在张力中,张力是聚力化的张力,聚力是张力化的聚力,张力发展到那里,聚力随之布展到那里,这就实现了圈态结构每一次整体循环的变化、更新、发展、提升,都是统一的、稳定的、平衡的。这种内在的整体的动态的生态平衡,在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方面,以及真善美的同物共象方面,都超越了此前两个阶段的生态人类学。
  当代初始阶段的生态人类学,描述的生态结构是依生形态的,审美结构是静态平衡形态的。客体依生、依存、依从、依同主体的生态结构,决定了张力趋于、合于、同于聚力的审美结构。依生的生态结构,是浅近的、单方面的、单向度的生态联系、生态规律的表征,显示了基础形态的生态性,静态平衡的审美结构,是初级的、单向的审美联系、审美规律的揭示,两者统一,构成基础平台的生态审美性,形成审美性生态结构。
  当代发展阶段的生态人类学,阐明的生态结构是共生形态的,审美结构是动态平衡形态的。相生共长、相竞共赢的生态结构,促进了张力与聚力协调发展、平衡统一的审美结构。共生的生态结构,是深刻全面的双向往复的生态联系、生态规律的反映,具备了高级的生态性,动态平衡的审美结构,是深刻、全面的审美联系、审美规律的托载,形成了高级的审美性,双方统一,构成审美化生态结构。
  当代高级阶段的生态人类学,即当下处于前沿形态的甚或未来形态的生态人类学,论证的生态结构是整生形态的,审美结构是圈态良性循环的,即整体动态平衡的。整生,是最系统、最深刻也是最普遍的生态规律,整生促成的整体动态平衡,是天人整体生态潜能的自由实现,同样是最系统、最深刻也是最普遍的生态审美规律。这就达成了最高形态的生态性与最高形态的生态审美性的统一,构成了生态审美结构。
  随着当代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它的审美性生态结构,经由审美化生态结构,走向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结构是生态结构与审美结构的重合,是生态人类学走向生态审美学的重要标志。

    三、走向生态审美关系
  生态关系构成生态结构,生态关系的性质决定生态结构的性质。生态人类学在阐明生态结构的形态与性质的同时,揭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属性与特质,显示了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的统一性。
  生态关系是生命体在生态活动中构成的总体价值关系。它包括指向真的认知关系,指向善的伦理关系,指向益的实践关系,指向宜的日常生存关系,指向美的审美关系等。上述五种生态关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断使自身的本质综合化与整体化。综合化,使每种生态关系的价值指向,包含其他生态关系的价值指向。整体化,使每种生态关系的价值本质,成为整体生态关系价值本质的一个侧面。
  在人类的早期,审美关系本是依存其他生态关系的,为其他与生存更为直接的生态关系服务的。审美关系走向独立后,与其他生态关系的结合、渗透较为普遍,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提升,审美关系逐步实现与其他生态关系的交叉、复合与同构,形成审美性生态关系、审美化生态关系,生态审美关系,一步一步地使生态审美的价值追求,成为生态关系的普遍的、主导的、最高的本质规定。生态人类学是生态文明逐步走向自觉的产物,它揭示了生态关系的审美化进程,显示了自身的发展与生态关系审美化的对应。
  1.审美性生态关系
  当代初级形态的审美人类学,揭示了生态关系的审美性。审美性生态关系,指生态关系的整体及其各部分,均有着审美的指向性。在天和于人的依生结构中,所展开的生态关系,除了纯粹的审美关系外,其他诸如指向真、善、益、宜的生态关系,均同时具有审美价值的追求。在上述生态关系中,展开的各种生态活动,除符合特定的生态规律、实现特定的生态目的外,还不同程度地遵循了审美规律,构成了审美价值。审美性生态关系,所指向的价值系统,以真、善、益、宜为主体价值,审美价值作为次要价值,统一于主体价值。当审美价值与主体价值发生矛盾,前者必须服从后者。与远古不同的是,这种审美价值有着独立的审美功能,它不依附其他价值,也不仅是其他价值的生发手段。随着生态文明的进一步提升,生态结构、生态关系的进一步合理,它在价值系统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实现了与其他价值协调平衡的发展。
  2.审美化生态关系
  当代发展形态的生态人类学,所揭示和描述的生态结构、生态关系更为和谐自由,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为平衡与统一。在主客体耦合并进的生态结构里,双方的生态关系与审美关系走向同一,生态价值的真、善、益、宜指向与审美价值的怡情悦性指向趋于一致。双方生态潜能耦合并进的自由实现,既创造了多元的生态价值,也创造了丰富审美价值。这两种价值,实现了一体两面的统一,展示了在生存中审美、在审美中生存的理想境界。
  3.生态审美关系
  当代提高形态的生态人类学,所阐明的圈态整生结构,包蕴了人与自然良性循环的生态发展关系。它是天人耦合并生的生态与审美同一的结构关系的发展。它变二元对生的审美化生态关系,为多元整生的生态审美关系。在生态关系、审美关系的深刻性、广泛性、整体性以及双方统一的完备性方面,后者都要超过前者。再从价值目标来看,它把结构关系所指向的最高目标定位于生态审美的价值追求。生态关系的真、善、益、宜都指向美,归于美,归于生态美,归于生态审美,归于天人整体的美生。
  这种归于美生的最高价值指向,是以往的生态人类学所没有的。初始阶段的生态人类学,审美价值作为次要价值,合于真、善、益、宜的主要价值中,美学作为次要的成分进入生态人类学之中。发展形态的生态人类学,审美价值和真、善、益、宜的生态价值同等同构,一体两面,二元并存。美学与生态人类学走向合璧。只有提高形态的生态人类学,把所有的生态价值目标,提升、整合为生态审美的价值目标,构成审美地生存和诗意地栖居。生态人类学顺理成章地趋向自身的高级形态——生态审美学。
    四、走向生态审美自由
  生态结构、生态关系是形成与决定生态自由的。生态结构、生态关系越是充分的、平衡的、整体的合规律合目的,也就越能形成与发展生态自由。审美结构、审美关系与审美自由的关系也如此。当代初级形态的生态人类学,生态结构、生态关系在合规律合目的方面,存在着非平衡性,非充分性,非整体性,形成的生态自由也就有限。与生态结构、生态关系结合并受之影响的审美结构、审美关系,在合审美规律及合审美目的方面,以及形成审美自由方面,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再有,生态自由与审美自由也存在着非平衡统一现象,构成的审美性生态自由,是一种带有审美自由特点与性质的生态自由,审美自由在生态自由的结构中不占主要地位。
  当代发展形态的生态人类学,生态结构、生态关系与审美结构、审美关系走向一体两面,在合规律合目的方面,实现了主客双方动态平衡的统一,审美自由与生态自由二元一体地并生共进,形成了审美化的生态自由,或曰生态化的审美自由。审美自由与生态自由,实现了同形共相。
  当代提高形态的生态人类学,其圈状结构与整生关系,在整体的合规律合目的中,所形成的生态自由与审美自由整合发展,趋向高度自觉、自然的生态审美自由境界。
  随着生态人类学的向前推进,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整体的生态自由的审美化程度在持续提高,最后走向以审美为核心、为主旨的生态审美自由,生态人类学也凭此一步一步地走向它的高级形态——生态审美学。
    五、走向生态审美场
  生态场是生态人类学的整体对象。这一整体对象,随着当代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形成了不断地走向审美化的趋向。当代初始阶段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生态场,是主体对象化的生态活动域。主体的对象化生态活动,在遵循生态规律、实现生态目的的同时,一定程度地遵循了审美规律,实现了审美目的,这就构建了带有审美特性、具备审美意味的生态场,即审美性生态场,从而说明,生态人类学从一开始,就含有丰富的美学成分。
  当代发展阶段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生态场,是主客体耦合并进的生态活动域。主客体对应耦合的生态活动,更合生态规律、生态目的,也更合审美规律审美目的,构成了生态化的审美活动域。在这一活动域里,弥漫的生态氛围,有着浓郁的审美气氛与审美情调,是生态氛围与审美氛围的统一。这审美化的生态氛围,升华出审美化的生态意识。这就实现了生态场三个层次的审美化,从研究对象方面,显示了生态人类学与美学的紧密结合。当代提升阶段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生态场,是天人一体的螺旋提升的生态圈。它按照整生的生态审美范式、美生的生态审美理想运转,构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审美活动圈,成为生态审美场的基础层次。在其上,浮动着生态审美氛围。生态审美氛围升华出生态审美风范。生态审美风范作为最高的生态审美原理、原则、模式,沉入生态审美氛围,进而使生态审美活动潜移默化,自觉自然地按照来自最高层次的生态审美理性运转,构成更加良性循环的天人一体流转的生态圈,生成更高形态的生态审美场。
    六、走向生态审美学
  整体对象是建构理论体系的基础与起点。当代生态人类学和生态审美学在整体对象上的同一,决定了双方理论结构的一致,确证了生态审美学是当代生态人类学发展的高级阶段。
  当代生态人类学走向生态审美学,不是自身的异化,而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生态审美文明、生态审美自由是生态人类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境界,与生态文明、生态自由的发展直接相关。人的生存发展的高级目标,是生态审美。生态文明、生态自由的发展方向,也聚于生态审美。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认为人的生存需要满足后,自然地形成审美需要。审美,是人的高级生态目的,生态审美更是人的普遍的系统的高级生态目的,它要求人的各层次需求的满足,同时是审美的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是审美的实现。随着生态文明、生态自由的进一步发展,审美这一高层次的生态目标向其他低层次的生态目标回生与覆盖,生态审美将由生态理想逐步地成为生态现实。这就使得生态人类学,自然而然地把美生即生态审美,作为自身的整体价值目标,从而历史地走向了生态审美学。

【参考文献】
  ① 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场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7-12页。
  ② 江业国:《生态技术美学》[m],北京:当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③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④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