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37:36 归属于文化论文 本文已影响20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近年来教育教学方面的新变化导致高校对线上课堂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传统教学要适应新的课堂模式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调整心态和教学方式,尝试课堂翻转;将知识输出与自学讨论相结合,强化能力训练;做到有效互动,延伸课堂时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重视体验,采取多种手段将虚拟想象与真实融会贯通。

  [关键词]线上课堂;教学方法;互动;体验

  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了本科课堂教学发展的新方向:“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在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线下课堂和近十年开始发展的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逐渐合流共存、互促发展的当下,教师需要在实践中边学边研究,总结出适应网络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和智能教育新形态发展需要的经验和方法。网络与软件等问题通过不断改善、试验和筛选都可以很快从技术层面得到解决,而对于离开了面对面交流的师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如何提高线上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为以后的混合模式教学做出有益探索,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方法上,以下几个新变化是需要重视的。

  一、选择合适网课平台,调整教学心态与教学方式

  教师们对于网课软件的基本和最核心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平台稳定,网络通畅;一个是最大限度还原线下课堂状态,特别是互动性和仪式感。在隔空对话的课堂上,保持及时有效的互动沟通与对知识和学习的敬畏及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需要选择既能提供即时交流和资料共享的功能,又能保证学生们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平台。教学心态及方式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在不能及时通过眼神和表情甚至肢体动作来确认教学效果的情形下,教师如何完成独角戏式的演讲教学,并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自学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做到的是营造出课堂仪式感氛围。比如按时上下课即一个信号:虽然没有教室,没有铃声,但是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循课堂基本规矩。其次需要在讲课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调整自己的授课结构、语速等,以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课堂学习氛围。线下课堂中教师可以随时调动学生,甚至可以通过“表演式”教学取得一定效果。而线上课堂中,网络带来的时间滞后性以及彼此所处的“虚拟”状态对师生交流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了解和挖掘网络授课的优势,尽可能扬长避短。教师需要充分备课,所有内容都要规范精熟,表达要精准简练。网课的优势之一就是方便学生回看复习全部内容。教师讲课过程中的口误在线下课堂也许不会引起注意,但在网课上哪怕只有一个字错了,可能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课件的制作也可以更多利用互联网优势,有效拓展学习范围。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来统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习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堂部分翻转,知识输出辅以自学讨论,强化能力培养

  翻转课堂已经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很适合线上教学使用,结合课程特点,能够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弥补线下课堂的缺失。对于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教师忙于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忙于梳理和背诵,师生集体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和文学思想的延伸思考少之又少。完全的翻转课堂要准备大量的、随时需要更新的学习资料,重新设计课堂模式,完成和批改高频次作业等,在目前课时和课程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难以实现。综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整体特点,结合线上教学实际需要,笔者认为采用传统教学+部分翻转的方式授课,效果相对较好。把知识输出与个人自学和分组讨论结合起来,形成“教学—自学—讨论—获得”的学习链条,以教促学,以学促思,教师通过引导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最终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并以作业和考试来检验成果。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呈现越来越强的特点,这使得讨论型课堂无论从活跃程度还是研究深度上都具备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在一学期网课过程中,边教学边调整,设计了个人作业、小组讨论、分组讲解课文等十数次翻转模式,每次作业和讨论之后适时给出评价和建议,同时鼓励课堂上的协作学习和示范。分组讲解课文可以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筑牢知识基础,拓展学习边界,组织学习并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输出。这样可以锻炼与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提炼观点、筛选材料、对比研究、判断总结、深入独立思考和逻辑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将新的内容与思维方式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组织学习,同时强化学生之间个性化的交流及学生个人的责任感等。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全面协作,达到学生可以多途径吸收新信息并拓展思维,而教师能够给予及时的、纠正性的反馈的良性学习局面。这种方式上的转变,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基础、能力和兴趣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有效的延伸探索,也促进了差异化教学的发展。

  三、有效互动,延伸课堂,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部分课堂的翻转式教学,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探索的欲望,而课上课下有效的互动和引导启发,可以使课堂充分延伸,激发学生融会贯通,将探索延伸到更广阔的范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课堂延伸包括内容延伸和时间延伸两部分。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虽然缺少了表情和肢体的辅助表达,但不再受到时间和距离的约束,消弭了时空限制的影响,充分交流成为无比方便的事情。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线上教学的互动成效都更为突出。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常常以教师为主导,用启发式提问促使学生思考,设计多维度互动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演绎,可以通过抢答、投票、讨论等方式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或者引导。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得出答案,并在讨论中培养协作技能,拓展思维,从而激发“我要学”的兴趣意识,逐渐摆脱对老师和名家的盲目迷信,意识到辩证而全面地分析研究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通过这种综合互动式教学,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应用新知识或查阅更多资料以获取有用信息,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之外学与教的互动,往往是由学生首先引发,以解决课程中的疑问为切入点的,是“要我学”部分中的疑问。有同学对魏晋清谈中常用道具麈尾与拂尘的关系产生兴趣,提出是否可以做相关研究。在教师的肯定、鼓励和相关思路的指导下,该生通过检索资料、大量阅读、整合梳理、分析研究,完成了一篇涵盖文学、哲学、语言学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小论文,从论文格式到语言表达,从文献收集到逻辑思考,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有同学课后复习时,在网络检索《人间世》原文和注释,发现多篇文章中某个句子与PPT中不一致,因此向教师反映是否PPT写错了。这体现出学生对网络的盲目信任。所以教师借回答这个问题,将如何正确检索资料在群课堂里做了相应说明,纠正了学生“网络上的都是正确的”的想法。此后的教学中再遇到资料查阅情况,学生们都开始有意识查找权威版本、第一手文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是单纯的输出型教学法不能全部触及和解决的,需要在课上课下的互动中及时发现答疑。在解答疑问的同时,教师应当分析学生产生疑问的原因,增加对相关作品或者文化知识的介绍、对本学科领域学术研究方法的介绍、对读书方法及应读书目的指点等,启发学生形成理性和思辨的品格,促使其从解决疑问向着主动学习的方向延伸发展。

  四、重视体验,多种手段结合,从虚拟想象到虚拟真实融会贯通

  传统课堂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无论是教师主导还是翻转课堂,都存在一个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教师和学生常常用着“有我”的方式去解读古人的诗词文赋。文本是扁平的,师生是立体的,作品和解读者时空对立,需要依靠一定程度的想象去体会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线上课堂弱化了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干扰,师生凭借网络同处虚拟世界,对话或文字与文学文本的呈现并无太大差别,从虚拟想象转为虚拟真实,对文本的艺术感受更接近庄子的生命体验哲学,再辅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学生朗读和虚拟实践的结合,教学过程可以呈现出三维立体的生动效果。强化虚拟真实的方法之一是诵读文本。在现实课堂上朗诵课文,读者和听者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出戏”。但在网课中,电脑背后的师生面孔在朗读声中都不复存在,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古人。在这种体验氛围中去理解“体物写貌”“含蓄蕴藉”“慷慨悲凉”“峻切刚烈”等都会更真切深刻。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不同的诵读方式,也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比如南朝民歌《西洲曲》,在普通话朗诵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以各地方言朗诵,同样的文字,不同的方言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当粤语版《西洲曲》出现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表示:粤语读起来感觉最接近这首诗的本来面目。于此教师适时插入永明体的相关介绍。这样的诵读有着联系不同作品、贯穿文学发展和深化艺术欣赏的作用。体验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互联网的发展,VR技术的应用,使得体验不仅仅存在于当下,也可以将过去和未来结合起来。而文学作品的体验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变得更加清晰真实。“深入而持续的体验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在我们自己的身体和意识中留下了持久的烙印。通过转换式体验,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而且学会了从不同人物的角度看待事物。”(詹姆斯等,2014)把文本解读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现实生活在线上课堂中成为另一种虚拟真实:当读着那些反映遥远过去生活内容的文字的时候,生活的场景在眼前出现,现实生活文学化与文学作品生活化在网课上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涉及的古代民歌中的“衬字”,以巴东鄂北流行的竹枝词为例,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创作和传唱,教师由此引发湖北籍同学关于唐崖土司城一带的丧歌、龙船调等山歌的传承和保存的讨论。这种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民歌的发展是延绵不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因生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对民歌现实主义特征的理解更为深刻。

  五、结语

  目前线下课堂还是主要教学模式,但是,网课所具有的种种优势会促使教学向着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向发展。在未来,也许MOOC会成为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实践中对线上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创新尝试和总结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自犇.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3).

  [2]陈武元,曹荭蕾.“双一流”高校在线教学的实施现状与思考[J].教育科学,2020(2).

  [3]杨昌菊.“纵横管理”:在线教学实施方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11).

  [4](美)詹姆斯·R.戴维斯,布里奇特·D.阿伦德.高效能教学的七种方法[M].陈定刚,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李鑫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文化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