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引领学生体悟积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国家主任播音员、省级媒体新闻播音员、经典诵读培训辅导教师朱月与本刊对话时表示,“经典诵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对学生认知经典、了解国学,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教师参加“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意义的重要体现。
传承经典,语言“美容”成为时尚
在线学习:您认为经典诵读在青少年语言文字教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朱月:通过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培训使得教师接受了专业训练,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很多学校及教师把经典诵读列入日常教学和晨读活动中,让先贤的思想浸润青少年的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审美能力、外形气质在诵读中悄然提升蜕变,文明儒雅之风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中逐渐养成。在线学习:您曾多次担任诵读类活动评委,如何看待各类诵读活动及经典诵读培训?朱月:现代生活已经把人际交流的重要性推到了相当高度,动听的发声、悦耳的语音、理想的口才成为各行各业口才爱好者的迫切需要和自觉追求,语言“美容”成为时尚。提高口语表达质量的途径有很多,朗诵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与书画相比,诵读是口语和体态语的艺术化提升,代表着有声语言的一定水准。学员参培后提升了诵读水平,改善了语音条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日常话语品质,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因此,我认为,经典诵读是顺应时代发展、推动语言文化进步的一项伟大工程,而经典诵读培训是推进方案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线学习:从语言文字工作层面来看,中华经典诵读对助力推普脱贫有怎样的贡献?朱月: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普通话普及率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诵读作为一种传播方式,需要用普通话来进行有声语言表达。通过诵读带动大家积极学习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对实施脱贫攻坚有积极作用。具体到经典诵读培训项目,由于参培学员中很多都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教师,他们通过培训纠正了自身不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普通话表达更加规范。当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后的教学中,也将对当地学生学习普通话起到积极的作用。
层层递进,多角度辅导参训学员
在线学习:您是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的?朱月:第一,帮助学员规范普通话。学员来自于祖国的天南地北,语言带有天南地北的声音、独特的表达色彩和表达方式,这是各地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在大家的有声语言表达中留下的痕迹。但于诵读而言,要求以普通话进行表达。因此,在经典诵读培训平台上,首先要帮助学员用普通话传递情感、表达文学作品,在学习诵读中进一步规范普通话的语音语调,在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发音、声韵调的配合、调值、轻重格式、轻声儿化、变调等方面做专门培训,达到扭转其方言语调的目的。第二,指导学员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把文字的视觉形象变为听觉形象。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声音如何才能响亮,吐字如何才能标准、清晰、流畅,如何杜绝磕磕绊绊现象,如何使呼吸与朗诵朗读协调配合,情感如何与有声语言结合,如何掌握表达节奏,如何做到抑扬顿挫等。第三,帮助学员塑造声音形象。比如以什么样的技巧表达作品,怎样给声音造型,让声音更加贴合作品,更完美地表达作品等。第四,指导学员学习有声语言的更多表达形式,拓展学员对声音的运用,熟练把握各种题材的作品以及有声作品的演播。在线学习:您认为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诵读水平?朱月:首先,要用真情和热情去讴歌时代和表达作品,用最真挚朴实的情感投入诵读。其次,表达要注重理趣,从文约意丰的诵读作品中挖掘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用有声语言形象生动地传达给受众,使之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达成共识。最后,表达要生动感人。诵读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情趣和理趣是其核心内容,关键在与听众的双向交流中,让受众与诵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清代文学家梁廷枏在《曲话•卷二》中说: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含蓄常给人文约意丰余味无穷的美感,如果在艺术表达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所以爱好朗诵的人在作品呈现的时候要寓情于景,体现出诗篇的意境美。
作者:何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