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22 17:03:07 归属于文化论文 本文已影响29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群众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如果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价值,会对非遗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简述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分析了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并对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遗文化;宣传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所从事的职业外开展的娱乐文化形式,群众活动是群众文化的主体,通过自娱自乐的形式实现精神满足,建设精神世界。非遗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群众文化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平台,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

  一、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

  首先,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非遗文化诞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涵盖原始的群众文化,如民间文学、舞蹈、戏曲、手工杂艺、节庆活动等。这些群众文化都是由人们创造与参与形成的,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活动,渗透于各个领域,彰显出古代文化的辉煌。非遗文化产生于群众,因此其保护与传承也离不开群众。其次,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有辽阔的地域以及众多民族,每个民族、每个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完善并得以发扬,这些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因此,非遗文化诞生于群众中,需要立足群众进行保护与传承,要充分融合群众文化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最后,群众文化的发展与非遗保护息息相关。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性文化,以文化娱乐为主,其主要的特征是主体为人民群众,内容丰富、涉及范围比较广。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非遗文化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文化具有时代性与继承性,当社会脱离了传统文化就会对文化事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要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就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探索与创新[1]。

  二、在群众文化中保护与传承非遗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重视度。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认为非遗文化的保护意义不大。部分有关部门并未对非遗文化进行及时宣传,导致群众难以产生非遗保护意识。其次,群众对有些非遗文化并不认同。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很好地融入群众生活获得群众认可。而且有些区域的文艺比较古典,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价值观念相脱离,致使很多艺术作品难以融入群众的生活。最后,对非遗文化的还原度相对较弱。受到语言文字、行为方式等各种因素影响,群众难以理解古代艺术,无法充分地保留优秀文化形式,很难对艺术作品进行高度还原。尤其是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非遗产品已经变得过于商业化,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优秀内涵得不到联系与传播,使得人们难以进行精准理解。而且由于条件、资源等限制,文化传播活动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是群众文化特征决定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群众文化群众性、社会性决定群众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以群众为基础,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中。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将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相结合,利用群众文化活动宣传非遗文化,促使更多群众参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提高保护成果。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以更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保护民间文化。其次是群众文化功能决定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在群众性强、范围广泛的特点的基础上,也具有审美娱乐、启迪心智的功能,有着宣传思想、团结凝聚力量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参与程度会影响到非遗文化的保护程度。人们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使人民群众更加积极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最后是群众文化的优势决定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这体现在群众文化的完善组织体系、沟通协调、宣传指导、传承培训以及资料管理等方面。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会产生大批热爱民间文化艺术的艺人,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与方法,能够通过宣传与指导使人民群众意识到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的群众文化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也可以充分发挥代表性继承人作用,开展传承与培训工作,制订传承培训计划,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基础[2]。

  (二)扩大了非遗保护范围,发挥基础保护功能

  有形态的非遗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非遗源于群众心声,有些非遗源于群众日常生活,也有些非遗展示了群众的生活所需。非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影响并且与群众文化紧密相连,以群众文化为基础能够扩大非遗文化保护范围,更好地进行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精华,也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滋养源,将具有特色的非遗文化纳入群众活动中能够促进群众文化的延续。因此,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是共同发展的。另外,非遗文化具有区域特异性,不同生活方式会呈现不同文化特征,展现不同民族特色。而群众文化具有包容性,也是非遗文化的基础,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3]。

  (三)促进文化创新,转变人们价值观念

  很多非遗文化存在于民间,而群众文化是群众认识世界过程中比较贴近生活的文明形式,非遗文化能够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人们的认可,进而发挥出群众主体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而且非遗是艺术创作的文化基础,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加以创新创作,更加符合发展主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需求。文化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感知美、创造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同时在进行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能够融合人们的文化传承观念,形成历史观、文化观,提升人们的文化信心。

  四、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进行积极宣传,怎样有效宣传使更多人意识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地方文化部门来讲,需要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元素等,提高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趣味性,增进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要加强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融合。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非遗传承,以适宜的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例如:将戏曲以常态化的方式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在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戏曲文化传承;或者利用特色文化节组织相关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落实非遗文化项目。其次,利用非遗节庆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在非遗文化中有各种庆典活动,这些庆典活动可以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能够极大地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因此需要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寻找特色文化符号,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最后,要利用非遗文化进行群众文化创作,非遗文化包含了千百年的文化精髓,并且在传承中不断丰富,以非遗文化为素材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4]。总而言之,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以群众为基础,在传承过程中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群众文化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不可替代性,并扩大了非遗保护范围,具有基础保护功能。因此,要充分挖掘群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基础加强设施建设,加强宣传,促进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融合,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赵燕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0(24):155-156.

  [2]孔雷.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9(18):16-17.

  [3]汪平.探究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8(42):198,200.

  [4]尚亿琴.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7(3):15-16.

  作者:高红梅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文化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