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闻翻译的理解
翻译是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化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化的过程或结果,或者说把用一种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翻译从广义上来讲,属于文化的范畴。
理想的翻译是把原文的信息完全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但是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信息转换的幅度很大,译文往往并没有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风貌,而是以译文受众为中心,对译文做了适当的调整,以符合译文受众的需求。
要做到译词准确、语言通俗、文体适切,实属不易。
翻译对译者有严格的要求,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要想译的出色,就需要寻找两种文化的区别点和契合点。“功夫在译外”,要在文学、政治、经济、人生经历上多下功夫,才能做好翻译。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样,才不会导致误译等严重后果。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其行为决定翻译的结果。然而,译者的行为并非只是单纯从事语言转换活动,“译者作为意志体,本身具有语言性与社会性”,译者的社会性往往成为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然而,不同领域的翻译,其社会性表现程度有所不同。新闻译文仍用于新闻。因此,新闻翻译也应属于新闻的范畴,除了应注意翻译的特性之外,还具有新闻的特性。这也对从业人员有懂新闻和懂翻译的双重要求。特别是文化的全球化,使得新闻翻译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从事一线新闻翻译中,感觉最难的就是与民俗有关联的新闻翻译。尽管朝鲜族与汉族同属于东亚的儒教文化圈,但在具体的民俗习惯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说,在过元宵节的习俗上就有很大不同。如元宵节的提法,朝鲜语倾向于“上元节”,民族习惯上有:饮“聪耳酒”、“烧月亮房”、玩尤茨游戏等。
下面举例说明:
1.?????????????????????????????????????????????????????. ???????????????????????????????????????????????????????????????????????.
每年正月十五,月亮升起之前,用树支起架子,而后在上面铺上稻草,就这样制作“月亮房”。“月亮房”要放在村里最能清晰地见到月亮的地方。“月亮房”面向月亮的一面可挂上写有新年愿望的福签或者悬挂月亮的模型。等到月亮升起,就点燃“月亮房”,并面向月亮行叩拜礼,祈福、许愿。
2.????????????????????????????????????????????????????????.
就是说,传统的长鼓舞通常都是从祭祀祈福的节奏开始,而我打破了这一固有形式,从打击乐器开始。
3.???????????????????????????????????????????. ??????????????????????????????????????????????????????? 5?-7????????????????????????????????.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乞粒舞作为朝鲜族农乐舞的一种,是桓仁地区传承到现在的朝鲜族传统民间艺术。它除了保存农乐舞的形式外,最大的特点是进入高潮时,5岁到7岁的孩童就会站到大人肩上跳舞。
4.????????????????????????????????,?????????????????.
我们的一些人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可做起事来却一筹莫展,真是啄长三尺。
三、新闻翻译人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实际工作中,总感觉到民俗的翻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民俗的翻译只有明辨其文化身份,才能在翻译中有意识的避免文化移植,保持文化身份的清晰度。由于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翻译中应通过语言符号―表层结构,挖掘展现文化内涵―深层结构,并且力求在译文中保留其口语化、非正式的文体特征。
新闻翻译和跨文化意思新闻翻译是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听众和观众能获得原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还能获得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享受或文学享受。要实现这一目标,新闻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熟悉译入语和译出语的语言特点,而且还要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因此译者要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总之,文化差异是新闻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才能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或受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