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查和萍从肝脾肾论治脊柱筋伤病的经验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5 23:46:43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57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作者:范志勇,冯海军,钟志峰,彭敏坚

【摘要】 查和萍教授擅长治疗脊柱筋伤病,临证重视从肝脾肾分析脊柱筋伤病的发病及治疗。认为肝脾肾三脏与脊柱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肝脾肾三经与脊柱筋伤病的发病相关,故辨证取穴用药均以调肝健脾补肾为要,治疗颈肩腰腿痛屡获良效。

【关键词】 脊柱筋伤病;肝虚;脾虚;肾虚;查和萍

 查和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国家十一五重点康复专科学科带头人。临证30载,学验宏富,长期从事筋伤疾病的诊疗,擅长于治疗颈肩腰腿痛。除正骨手法方面有独到之处,查教授还擅长运用中药调理脊柱筋伤病。现将查教授从肝脾肾辨治脊柱筋伤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从肝脾肾论脊柱筋伤病的病因病机

  11肝脾肾与脊柱稳定性的关系脊柱的稳定性包括内源性稳定及外源性稳定两方面。内源性稳定依赖椎体、附件、椎间盘等结构,外源性稳定主要依赖脊柱周围的肌肉。查教授认为,脊柱和脊柱相关疾病在治疗时应明确肝脾肾三脏和脊柱内外环境的关系,即肝脾肾和椎体、肌肉、韧带等之间的关系。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多因内源或外源性失稳所致,即筋、骨、肉的病变为主。颈椎活动度较胸腰椎大,容易发生劳损退变,颈椎不稳、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发病的因素之一。胸椎相对稳定,但由于长期坐姿不当或在外伤情况下也易发生小关节紊乱,如腰椎失稳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疾患。有学者[1]对肝脾和运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肝虚、脾虚和肾虚患者肌肉筋膜失却滋养,出现运动能力下降。查教授认为补益肝脾肾对中老年人患者尤其重要。老年人由于机能下降,容易发生脊柱退形性病变,这时若发生小关节紊乱,在正骨以后应服用调理肝脾肾的药物治疗,以滋养肌肉筋膜加强稳定,提高患者机能,从而使运动能力提高。纯粹的正骨复位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要维持较好的远期效果就必须通过针灸推拿和中药进行整体调理。对于一些年轻的筋伤病患者,查教授认为目前许多推拿科、骨科医师多考虑如何解决疼痛,对于后期疗效的稳定不够重视,导致许多患者反复发作筋伤病,易致劳损。若这类病症处理及时,在适当的锻炼基础上服用一些调补肝脾肾的中药,应能良好康复。

  因此,查教授认为,整个脊柱的稳定性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相关,内源性稳定减弱可以通过调理肝肾为主以加固,外源性稳定减弱可以通过调脾来加固,通过调肝健脾补肾可达到整体平衡。

  12从经络理论看肝脾肾三经与脊柱筋伤病的关系查教授认为脊柱筋伤病和肝脾肾三经关系密切。(1)从肝经取穴治疗腰痛的经络基础[2-3]。如王冰注《素问·刺腰痛篇》云:“足厥阴脉,自阴股环阴器,抵少腹;其支别者,与太阴、少阳结于腰髁,下夹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髎、下髎穴,故腰痛则中如张弓之弩弦也”。《类经·疾病类·十》亦云:“足厥阴之别者,与太阴、少阳之脉,同结于腰髁下中髎、次髎之间,故为腰痛”。(2)从肾经取穴治疗脊柱疾病的经络基础[3]。如《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注胸中。”《灵枢·经筋》中记载:“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可见足少阴肾经经筋的分布包括了脊柱及脊柱两侧部分肌肉及韧带。(3)从脾经取穴治疗脊柱疾病的经络基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入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着,着于脊。”脾经经筋附着于脊柱。具体取穴方面,查教授认为可取肝脾肾之原穴如太冲、太白、太溪,取调理脾肾的足三里、三阴交,通过针灸或推拿刺激三经(筋)穴位均可获良效。

  2从肝脾肾三脏论治脊柱筋伤病的治验

  21脊柱疾病,补肾不忘调脾胃查教授认为脊柱退行性病变主要因为肝肾亏虚引起,但也应重视调脾胃,原因在于:(1)治疗筋伤疾病以消炎为先,临床多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镇痛之品以及中药活血化瘀之品,而这类药过多服用易致患者胃功能受损。对于急性腰腿痛的患者,查教授认为一定要保护其脾胃功能,常用白术、扁豆、豆蔻等健脾之品。(2)对于胸椎小关节紊乱和下腰段失稳的病人,尤其应重视补益脾肾。关节紊乱在复位后易再次失稳错位。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补益脾肾可以强筋健骨,在手法复位后再给予补益脾肾中药尤其有利于后期的病情稳固。临证可重用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及充养肌肉,重用杜仲补肾强筋骨以促进四肢肌肉的生长和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从脾肾关系论治脊柱筋伤病。查教授认为,不少疾病是由脾胃功能低下所致,脊柱筋伤病也不例外。脊柱筋伤病除补肝肾外,也要重视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等皆依赖脾胃而得以滋养。脊柱肌肉筋骨等亦赖脾胃而得以滋养,因此治疗脊柱筋伤病应不忘调脾胃。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补脾可以益肾,同样补肾可以益脾。

  22顽固性脊椎病,补肝不忘疏肝查教授认为治疗顽固性的脊柱筋伤病应重视“补肝不忘疏肝”。如一些老年或经久不愈的患者,常因疼痛经久不愈导致多思多虑。对于顽固性颈椎病且多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西医常采用抗焦虑和抑郁药,但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多有副作用。查教授遣方用药时常在补肝肾药物基础上加用柴胡、佛手等解郁之品,补肝不忘调肝,针推取穴可用太溪、太冲等。

  3病案举例

  刘某,男,39岁,2008年7月10日来我科就诊。主诉“腰部及左下肢疼痛,活动不利3 h”。患者自述3年前不慎扭伤腰部,出现腰部及左下肢疼痛,在多家医院诊治为l4-5 和l5-s1椎间盘突出,经过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症状时好时坏。症见焦虑不安,腰部及左下肢酸痛。查体:脊柱明显侧弯,腰椎棘突旁、环跳、委中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60°。察其舌淡红,苔白,脉弦细。ct检查示: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腰腿痛(脾肾亏虚,肝气郁结)。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查教授经两次推拿治疗后发现,患者因四处求治导致轻度焦虑症,又因反复推拿理疗后,腰椎斜板过程中容易反复出现咔哒声响,提示腰椎失稳。故从肝脾肾三经为主取穴进行辨证推拿5次(点按肝俞、脾俞、肾俞、太冲、太溪、太白穴),同时嘱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 g、山药10 g、茯苓15 g、白术10 g、薏苡仁10 g、白扁豆10 g、陈皮5 g、桔梗5 g、甘草5 g、杜仲20 g、桑寄生15 g、柴胡10 g、佛手10 g)以健脾补肾调肝,治疗5次后患者焦虑和疼痛明显减轻,再经过10次治疗而愈,半年后复查未再发。

  按:查教授认为脊柱筋伤疾病反复发作在于脊柱外环境的紊乱,即肌肉韧带的松弛,如颈椎失稳多因黄韧带、项韧带钙化引起,胸腰椎失稳多因脊上韧带钙化、肌肉松弛引起。治疗时除了强调手法治疗外,更应重视手法复位后的稳定疗效。疗效的稳定性与肝脾肾是密切相关的。查教授辨证取穴用药均从肝脾肾立论。该法不仅对老年脊柱病变患者,对于年轻的脊柱关节反复失稳的患者也有良效。

【参考文献】
  [1]张喜芬,梅晓云.肝脾与运动关系的中医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202.

  [2]何扬子. 试论腰痛为肝经主要病候[j].中国针灸,2002,3(22):171.

  [3]温乃元,范志勇.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肝肾二经论治[j].按摩与导引,2006,22(11):2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