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麻疹的发病机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6 13:59:30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14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分析 控制策略

  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和麻疹疫苗的推广应用,麻疹疫苗的覆盖率不断增加,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最近几年,尤其是自2005年全国的麻疹疫情回升,麻疹发病率达9.50/10万[1],张家口市麻疹疫情也呈回升趋势,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指导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现将2005年至2007年5月我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麻疹监测系统,人口资料来自统计局和报表。

  1.2 资料分析

  麻疹监测系统软件、excel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5年张家口市报告和调查的麻疹疑似病例318例,发病率为7.04/10万;2006年报告和调查的麻疹疑似病例243例,发病率为6.55/10万;2007年1~5月报告和调查的麻疹疑似病例284例,发病率为7.66/10万;我市麻疹发病率仍表现为居高不下。3年的麻疹病例分别为66例、15例和69例,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20.75%、6.17%和24.30%。3年的确诊麻疹病例分别为263例、97例和189例。3年发病率与河北省平均水平相比,除2006年低一倍外,2005年和2007年1~5月与河北省平均水平持平。

  2.2 地区分布

  2005年麻疹病例主要分布在蔚县(146例占45.91%)、察北牧场(41例占12.89%)、万全县(29例占9.12%)、市区(26例占8.18%)、赤城县(25例占7.86%)和宣化区(21例6.60%);2006年麻疹病例主要分布在沽源县和市区(各58例均占23.07%)、逐鹿县(33例占13.58%)、蔚县(28例占11.52%);2007年1~5月麻疹病例要分布在宣化区(112例占39.44%)、失去(88例占30.99%)、怀来县(37例占33.04%)。3年麻疹病例主要分布县区发病率在8.93/10万~37.38/10万之间。

  2.3 时间分布

  2005年我市麻疹病例主要分布在3~5月(297例占93.40%),其中发病主峰在4月和5月(129例占40.57%);2006年麻疹病例主要分布在2~6月(225例占92.59%),其中有2个主峰3月和6月;2007年1~5月以3~5月麻疹病例较集中(261例占91.90%),主峰在4月(102例占35.92%)。由此看来,流行高峰仍在春季,并有向夏季流行的趋势。

  2.4 年龄和免疫史分析

  张家口市2005年至2007年1~5月份麻疹疑似病例年龄/免疫史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麻疹疑似病例构成中,未免疫和免疫史不详的占有很大的比例,二者合计3年分别占85.84%、63.79%和89.79%,而有1次及以上免疫史的病例所占比例很小。在各年龄组中,麻疹发病已经影响到8月龄以下婴幼儿,2005年和2007年1~5月比例较高,2006年比例较低。麻疹发病主要分布在8个月~40岁以下年龄组。在2005年8个月~、5岁~、15岁~3个年龄组约各占1/3;2006年发病主要分布在15岁以上青年和成年组;而2007年1~5月与2006年相比,8个月~14岁的病例虽有所增加,但15岁~以上年龄组仍占大多数。表1 张家口市2005年~2007年5月麻疹疑似病例年龄免疫史构成表(略)表2 张家口市2005年至2007年1~5月麻疹监测指标分析例(略)

  2.5 监测指标分析

  监测指标分析见表2。从表2可见,发病7 d 内报告率均在90%以上,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2005年较低,而2006年和2007年48 h内调查率较高,标本采集率2005年较低,近39.31%,而2006年和2007年较高,在70%以上。标本采集合格并及时送达实验室的率3年均较低。

  3 讨论

  对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的意义在于针对麻疹流行的特征找出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麻疹病例的发生。通过对张家口市2005年至2007年1~5月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麻疹发病率增加,发病率一直在5/10万以上;流动人口中麻疹病例所占比例有所增加,麻疹发病不同县区差异悬殊,不同年份的麻疹主要发生在薄弱县和易感人群积累的县。虽然每年的流行主峰在春季,但流行季节由向后推移和前移的趋势。麻疹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人群。

  通过以上分析暴露出免疫规划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一些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县,确实存在麻疹疫苗免疫质量问题,不同县区差异较大,基础免疫工作存在个体、群体空白以及接种质量的问题。尽管常规报表接种率很高,在99%以上,但实际上达不到,还没有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易感人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爆发或流行。

  通过监测指标分析,近2年麻疹发病7 d内报告率和报告后48 h调查率有所增加,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采集合格标本的率和及时送检率不高;可能影响到诊断质量和疫情的处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市防控麻疹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1)加强常规免疫接种,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保障免疫规划各项工作经费的落实;(2)将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和第2剂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3)做好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做好新生、新兵等集体生活人员的麻疹病例监测和免疫状况评价工作。

  在重点和薄弱地区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麻疹病例监测,提高监测质量,同时做好麻疹爆发疫情的防控工作。针对在我市从未分离到麻疹病毒这一实际情况[2],开展有关麻疹病毒的基础性和防控麻疹的应用性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余文周,税铁军,李黎,等. 全国2004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措施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337341.

  2 梁勇,姬奕昕,张振国,等.河北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212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