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点;聚类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characteristic in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s Total of 2 029 patients from seven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hospital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 009.2 to 2 010.6 were required to fill in clinic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list.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characteristic in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studied by using clustering analysis. Results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e symptom indicators:the first give priority to symptoms of qi deficiency, the second to symptoms of blood stasis, the third to symptoms of excessive heat. Clustering results:the first class belong to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kidney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the second class belong to qi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spleen, phlegm-heat interference heart;the third class belong to liver qi stasis, mutual resistance i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the four class belong to yang deficiency in heart and kidney,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the fifth class belong to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od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the sixth class belong to liver qi stasis, qi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 Conclusion Qi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phlegm-heat are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yndrome characteristic;clustering analysis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研究逐渐深入,但多集中于证型分类方面,对于症状的系统分析文献较少。本研究对2 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条症状进行指标描述,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症状进行聚类,获得更多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研究的临床证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 029例入选病例来源于山东省7家中医医院,其中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402例、日照市中医院303例、威海市中医院302例、山东省中医院312例、潍坊市中医院304例、淄博市中医院204例、张店区中医院202例,收集时间为2009年2月-2010年6月。女1 019例,男1 010例;平均年龄为(67.35±11.20)岁;稳定型心绞痛1 5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81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2002年修订版)[1]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0年制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2]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参照“973”课题组《冠心病证候流行病学调研究信息采集表》,结合《中医诊断学》及山东沿海地区的区域性特点制定[3]。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意识清醒、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者;合并严重失代偿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本病辨证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全身疾病者。
1.5 研究方法及统计处理
采用《临床信息采集表》采集数据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由2名数据录入人员进行双份录入并校对,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首先对收集的症状进行指标描述,剔除频数构成比≤2.0%的症状,作为指标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分别将以上症状聚为3~8类,根据所聚类别的症状分布交由专家组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判定。
2 结果
2.1 症状指标描述
(见表1) 表1 2 029例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指标描述表1显示,频率出现构成比≥30%的症状总计21条,大致可分为3类。第1类:体力劳动(诱发因素)、气短、休息(缓解方式)、腰膝酸软、头晕、隐痛、心慌、薄苔、白苔、恶心、耳鸣耳聋,以气虚症状为主;第2类:舌质黯红或瘀斑、舌底脉络迂曲、胸闷、头痛,以血瘀症状为主;第3类:黄苔、便秘、怕热、口干或苦、烧灼痛、失眠,以实热症状为主。
2.2 症状聚类分析
通过症状指标描述,剔除频数构成比≤2.0%的症状,最后计61个临床症状作为指标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其中聚为6类症状分布特点最为明显。相关信息见表2。表2 2 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聚类相关信息各类中心之间的距离见表3。表3 各类中心之间的距离表3表示最后分为6类,各聚类中心的距离均小于初始类中心的距离最小值4.796,说明聚类结果较好。结果描述如下。
第1类:烧灼痛、体力劳动(诱发因素)、夜间加重(诱发因素)、休息(缓解方式)、心慌、胸闷、痰色、气短、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怕热、口干或苦、失眠、小便短黄、便秘、舌质黯红或瘀斑、少苔或无苔、黄苔、舌底脉络迂曲。归为气阴两亏、肾虚血瘀,病位在心、肾。该类别覆盖入选患者319例,占15.7%。
第2类:闷痛、体力劳动(诱发因素)、休息(缓解方式)、心慌、胸闷、气短、恶心、腰膝酸软、怕热、口黏腻、便秘、舌质黯红或瘀斑、腻苔、黄苔。归为心脾气虚、痰热扰心,病位在心、脾、肾。该类别覆盖入选患者267例,占13.2%。
第3类:闷痛、情绪激动(诱发因素)、体力劳动(诱发因素)、心慌、胸闷、胸胁胀痛、头痛、头晕、怕热、口干或苦、失眠、小便短黄、便秘、舌质黯红或瘀斑、厚苔、黄苔、舌底脉络迂曲。归为肝气郁滞、痰瘀互阻,病位在心、肝、脾。该类别覆盖入选患者249例,占12.8%。
第4类:遇寒加重(诱发因素)、体力劳动(诱发因素)、胸闷、气短、腰膝酸软、头晕、怕冷、口淡、小便清长、便溏、舌质黯红或瘀斑、薄苔、白苔、舌底脉络迂曲。归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病位在心、肾。该类别覆盖入选患者437例,占21.5%。
第5类:隐痛、体力劳动(诱发因素)、夜间加重(诱发因素)、休息、心慌、气短、恶心、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耳聋、怕热、口干或苦、失眠、多梦、便秘、舌质黯红或瘀斑、薄苔、黄苔、舌底脉络迂曲。归为气虚血瘀、郁久化热,病位在心、肾。该类别覆盖入选患者580例,占28.6%。
第6类:胀痛、情绪激动(诱发因素)、嗳气(缓解方式)、心慌、胸闷、嗳气(症状)、腹胀或痛、太息、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怕热、口干或苦、失眠、短黄、便秘、舌质黯红或瘀斑、薄苔、黄苔。归为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病位在心、肝。该类别覆盖入选患者175例,占8.6%。
3 讨论
聚类分析是将随机现象归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将一组数据按照本身的内在规律较合理地分为几类,可缩小全凭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可用于中医证候在分类面貌不清楚的条件下进行探索性的分类[4]。
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把2 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61条症状聚为6类,经专家组讨论后分别为气阴两亏、肾虚血瘀型,心脾气虚、痰热扰心型,肝气郁滞、痰瘀互阻型,心肾阳虚、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郁久化热型,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型,通过覆盖患者的比例所见,6个归类中仍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要构成,覆盖了90%以上患者,与症状指标描述分类一致,说明气虚、血瘀、痰热是主要的致病病机,与邢氏等[5]研究结果一致。
《医林改错》中论述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气虚推动无力,血运迟缓、涩滞不前,则形成血瘀,气虚血瘀,阻痹心脉,不通则痛,发为胸痹;《症因脉治》认为“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闷食闷痛之症作矣”,痰热互结,血行不畅,痰浊瘀热互结,阻滞心脉而发为胸痹。说明冠心病心绞痛是本虚标实夹杂的复合性疾病,正虚是本病的内因、为本,痰与瘀是本病继续发展的因素、为标,气虚、血瘀、痰浊构成了病机的主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傅向华,孙家安,译.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心脏协会修订版)[J].临床荟萃,2004,19(3):124-12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3] 徐小娟.冠心病心绞痛不同病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4] 胡立胜,周强.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SAS编程统计分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68.
[5] 邢雁伟,王阶,衷敬柏,等.采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研究1 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应证组合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1):74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