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自古以来,教书育人一直成为衡量和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根本准绳,也自然成为教师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教书”就是指教师以传授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形式所进行的教育工作;而“育人”就是指教师通过教书这一种形式来开发青少年一代的智能,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他们健康的个性的品质和体魄。在“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育人呢?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近些年来,随着经科教一体化的发展,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无疑基础教育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传统的教育对象仅仅被当作承传文化知识的载体,应试教育受到质疑,注重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因此,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教书育人”。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教师,根据自己几年来的一点教学实战经验以及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应该怎样“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谈一下自己的以下几个观点: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教育
教育有四大功能: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中后两大功能都是针对教育人而言的,在教育中,人是主体而不是知识和科学技术,受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此,我们必须以人为本的设计教育,具体做到:
(一)教育目的人性化
教育作为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手段,把人类从蛮荒带到了现代文明,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平衡。Www.133229.coM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背后有与其相适应的教育系统,从有关专家研究中显示,在当今发达国家中既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又是教育中心,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作为设计教育,从她的一产生就注定要为提高人类自身品质而发展生存,以提高人类生活素质为目的。
(二)教育过程人性化
“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都是我国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性的关怀,特别是注重人的个体差异,客观地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如家庭出生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影响到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悟性及心理的承受能力等等,但每一个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在教学中毫不考虑这些差异,采用千篇一律"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势必抹杀个性。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显示不同的个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应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多元化、多个性的人才。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弹性教学
弹性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建构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弹性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如下:
(一)弹性教学模式真正自觉地把教学目标着眼点落到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并且改革了教学评价。弹性教学一改传统教学基于升学目的,只重文化知识传授而轻个性发展,只重分数不重综合素质的做法;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育对象狭隘的缺点,兼顾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有的发展。
(二)弹性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是在广泛意义上追求对全体学生的人格尊严感受的维护。教学有“弹”性才有“悟”性,有“活”性才有“灵”性,有“灵”性才有“创”性,这就是弹性教学的独到之处。“大课无须堂堂听,作业不必道道做,考试不用题题答”,这份自由与轻松只有在弹性教学中才能找到。基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环境,学校成了学生们学习的真正乐园。
(三)弹性教学模式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超越。弹性教学模式是从情境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不同之处在于:(1)弹性教学还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精神负担为使命,力求学生学得轻松愉快;(2)弹性教学力求通过多维活动对问题进行多维表征,以获得对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三、以人为本的“新学校”的创建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者最基本的教育观念如何,对其教育效果甚至教育成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方式和渠道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应该明确提出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提倡学制多样化、课程综合化和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学校”是“新教育”“新学习”和新技术综合运用的产物。秉承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学习理念,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交互性、极大的自由度和个性化服务等优势,传统学校将被进行革命性改造,而各种各样的没有围墙的“新学校”将纷纷建立。
“新学校”不再“以教定学”,不再直接塑造人、改造人,而是“以教助学”“按需助学”,以个性化服务帮助人。学校变成了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新学校”像一个“教育超市”,在这里,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开架”展示,学习者可以自由徜徉,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育产品和教育模式。就是要让所有脑子里装满了一杯水、一壶水甚至一桶水的教师,不再以教师自居,把头脑燃烧起来,重新变成学生;而让所有紧张地等待标准答案和分数的学生,去掉嗷嗷待哺的心态,也把自己的头脑燃烧起来,都变成自己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钱宏达.谈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2期.
2.支奎.试论主体性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