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荷塘月色如何理解作者的不宁静)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22:36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42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背景,来衬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通过着力描写荷塘夜景的寂静和朦胧,反衬了生机盎然的世界和美到极致的景色。

关键词:反衬; 荷塘; 月色

  初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的课堂,记得当时老师在讲台上如醉如痴的朗诵,我们在下面痴痴迷迷的听,只觉得文章很美也很朦胧。今年读高三了,按照老师的布置,我又拜读了这篇散文,结合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又深了一层。特别是文中反衬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所要抒写的意境和心境通过反衬,更加强烈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写作技巧的高超确实令人赞叹。
  寂静中的动--实际上是为了描写生机盎然的世界和自己不平静的心境,却着力泼墨于寂静的荷塘夜景。
  作者开篇不立刻将荷塘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先说"心里颇不宁静"。可是又不说如何不宁静,而是心想荷塘,有欣然前往之意。走在通往荷塘的路上,环顾四周,似无意于写美景,反而渲染环境的阴森可怕;心有所想,但不是惦记着荷塘的美好,而是想驱除内心的烦闷。将自己嘈杂的心境与周边环境的寂静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然后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荷塘描写后,接下来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两个"静"字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写,但生机盎然的世界却已呈现在读者面前。
  寂静的夜色也反衬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这是作者真实心态的流露。
  朦胧中的美--实际上是为了描写美到极致的荷塘月色,却大肆渲染夜景的朦胧甚至不完美。
  文中写道:"薄薄的水雾升起在荷塘里"因为月色的不明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不仅不能朗照,而且还是隔着树照过来的,使"高处丛生的灌木的参差班驳的黑影"以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落在荷叶上,导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除了光与影带来的模糊以外,荷塘本身还处在重重的包围之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朦胧中看得不甚清楚的荷塘及月色,这所有的一切看似是荷塘月色的朦胧和不完美,但这看似不美的景致却给人无限美的怀想。
  又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字反衬了美的景致。例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的"却"字。遮住了流水却让叶子更见风致。以及后面一连出现的两个"但"字,"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朗照固然好,但在此时此刻,不能朗照的朦胧夜色恐怕更符合作者的心境吧?"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眼前景色之美升华为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衬托是一种巧妙的表现手法.按照其构成与作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背景,来衬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因为它能鲜明的突出主体,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因而它比正衬更有力量。《荷塘月色》是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其文学表现手法在文中缤彩纷呈,而其中善用反衬来烘托主题的手法,也堪称绝妙。

参考文献:
刘璟.不完美中的完美.时代教育. 2010,04.
刘树胜.《荷塘月色》赏析.沧州师范学校学报.1996,0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