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化质量评价关键向度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1:08:42 归属于质量论文 本文已影响16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一、国际化决策咨询的贡献度

  每所高校的国际化都自有特色,自成一体,但都属于中国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该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整体发展需要,其中既包括具体工作,也包括理论研究。目前,高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研究,尤其是在世界视域下着眼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全局进行的前瞻性、整体性研究相对缺乏,长此以往,必会导致中国高校国际化竞争力不足,也无法为中国高校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充沛动力。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高低,理应包括高校在中国教育国际化理论建树和决策咨询方面的贡献度,即提出了哪些务实有效的理论观点,对政府国际化决策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对中国教育国际化产生了哪些实际推动,等等。高校的国际化研究应加强统筹,多学科参与,中外合作,不同高校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智库联盟,彼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合力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化决策咨询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和在世界教育体系内的话语权。

  二、高校国际化资源的共享度与平衡度

  高校内不同部门国际化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不同,进展程度不同,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国际化资源分布不平衡是常态。一般优势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国际化程度相应会较高;发展较慢或相对处于劣势的学科和专业的国际化资源一般相对匮乏,国际化发展较慢或内驱力不足。但从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和总目标来看,只有“一园开百花”,全校国际化一盘棋和谐发展才是良性生态。为此,高校应在科学规划学校国际化整体发展目标与方向的同时,科学协调本校已有国际化资源,如推动国际学生招生资源共享,合作建立一些双学位、跨学科双学位项目,实现国际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文理交融培养,为国际学生开设的全英文通识课程向中国学生开放,对外交流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要从学校全局考虑,使每一个项目都发挥多维向度作用,活动范围和效果的辐射面尽可能大而广等等。目前,一些高校还相互合作,推动高校之间国际化资源的共享,但因为缺乏科学规划,可持续性不强,未来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合作共享机制。高校国际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博弈性,既包括中外博弈,也包括国内高校之间的博弈和高校不同单位之间的博弈。目前高校一般将国际化作为学院或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各单位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竞争关系,对局部利益的关注有时会影响对学校国际化全局发展的主动思考和贡献的积极性。为此,高校应基于国际化发展总规划、总目标,根据不同学院、学科对国际化的实际需要,差别化制定国际化发展目标、实施策略和考核指标,做到学校全方位规划,各单位分解具体指标,将国际化融入师生自身发展追求,从而实现以局部差别化发展达成学校国际化整体化发展,在差别化发展中实现平衡发展。

  三、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度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既是为了自己走出去,也是为了别人走进来。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能持续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化人才的重任,而要培养出敢于承担、乐于承担、能够承担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中外优秀学生,就必须使学生既具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又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能在世界风云变幻中牢牢扎根于民族之魂,成为真正的民族栋梁之才。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多元文化的世界。目前,能够直接到海外接受教育和从事文化交流的中国青年比例很小,而中国的世界化之路又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工作能力的人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属于典型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兼具的教育资源:所谓内向型,即来华国际学生通过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实现自身的国际化,以中国为桥走进世界;所谓外向型,即中国学生可借力来华国际学生实现自身的国际化,以来华国际学生为桥走向世界。因此,加强对来华国际学生作为一种国际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来华国际学生为中国教育国际化提供了近在身边的资源和环境,但因为对教育国际化的一些片面认知,在国际学生管理方面形成了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孤立于中国教育国际化整体之外的单向思维方式,使得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还基本上被视为一种“特殊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都相对特殊:由专门的机构单独组织教学,并住在专门的国际学生公寓;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将国际学生排除在外,形成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象牙塔模式”。这既不利于培养既理解中国、又能从感情上亲近中华文化的国际学生,同时导致对来华国际学生作为一种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将中国学生隔绝于最方便其了解外国文化、养成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国际资源”,错失了不出国门而知世界的良机,影响了中国青年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影响到他们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能力。鉴于此,高校应立足实际,努力拓展中外学生融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提升国际学生融入中国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促使中国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国际文化资源,培养自身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更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的习惯,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出未来能与世界不同国家的青年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人才。

  四、海外孔子学院与国内高校国际化教育的衔接度

  孔子学院不是单纯的教育机构,而是中外人文交流和文化博弈的构成成分,这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海外语言文化教育机构的性质是一样的。将来,孔子学院应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上重新定位,融入世界文化一体发展过程,在坚持以中文和中外文化交流为主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基于前瞻性的预判不断调整具体发展计划和步骤,做到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有条不紊。目前,孔子学院的功能基本上还是“向外”,并未能成为中方合作高校的“内在”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如何在更高层面、更多维度助力中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目前还缺乏有效整合。未来应从实践和运行机制方面,推动形成孔子学院与中国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命运共同体,使孔子学院工作成为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海外延伸和基地,使国内外国际学生教育形成共赢机制,在生源、师资、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实现国内外国际学生教育资源共享。实际上,孔子学院的工作主体目前仍是中文培训,只是海外学生了解中国的基础性教育,是为他们深入理解中国所做的准备性教育。在未来,孔子学院可以作为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重要端口和人才储备库,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华进一步学习中文,研究中国。借力孔子学院,中国高校可以更加科学地推动中外国际学生教育进一步整体化设计、协调性发展,形成“内外一体化”运作机制,使孔子学院成为所在地教育体系一部分的同时,也成为来华学习的一部分。这对优化目前中国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结构、提升培养质量、推动中国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转型升级,也能产生积极有效的帮助。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孔子学院与所在地的海外教育机构和中国对应的教育机构可以互信共商建立起务实有效的三方或多方合作机制,比如优选一些办得好的孔子学院,有意识地按照学科建设模式,中外合作高校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建立一些双学位、跨学科多学位项目,制定“中文+专业”培养方案,建成“3+1”“2+2”“1+4”等等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这样,一旦将来孔子学院成为所在国教育机构的一部分,借助已经先期建立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孔子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就可迅速与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接。只有这样,孔子学院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海外延伸、中国走向世界的入海口、中外人文交流的主动脉,同时也获得无穷的生命力。实际上,只有形成这种联动机制,才会不知不觉形成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与孔子学院中文教育及所在地教育相依共生。[1]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将会有一段缓慢发展期,孔子学院作为国内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端口,将为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恢复与更加繁荣注入生机和活力。

  五、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有效度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文化多元化共存,人才同属一个地球村,空间距离已经构不成人才流动的障碍。而在人才的常态流动过程中,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常常决定着不同国家或地区人才政策的多元性,人才会因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选择不同文化滋养出的生长土壤和发展空间,其中既有物质因素,也有感情因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的凤凰台,如何因地制宜培植好适宜人才成长的土壤,栽好引凤筑巢的梧桐树,已成为高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事实上构成了世界人才争夺战的一个分水岭。在疫情之前,人才流动通道不畅主要受制于主观因素,个人意愿起主导作用;疫情暴发后,人才无法流动则主要出于客观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目前,疫情仍处于动态发展中,世界各国的安全性因疫情变化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人才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拟流动的人才多持观望态度,安全指数成为决定人才流向的首要因素。目前,中国疫情防治得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华民族表现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使世界更加相信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对海外人才产生的向心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引进人才的良机。高校应主动作为,统筹规划,一体协作,着眼长远,保障有力,有效拓宽人才流动通道,“一人一策”,精准对焦人才需求,以诚意留人,以制度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以国际化为契机和动机,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发展形成“育—引—育”良性生态循环,以“育才”为主,以“引才”助“育才”,将高校培育成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的“国际人才林场”,从而推动中国高校实现从“抢才”到“育才”的转变,从人才消费向人才产出转型。[2]疫情过后,世界人才竞争会进一步激化,在疫情非常态形势下,中国高校在人才引进和服务体制机制上应进一步调整优化出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可持续的人才制度,“以人才为中心”,以中国的发展实力为保障,不但要把高校建成一个世界人才的容器,而且还要成为人才的孵化器。

  六、高校国际化运行机制的灵活度

  国际化建设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因而以不变应万变是行不通的,高校国际化运行机制必须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以变应变。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高校国际化运行机制缺乏机动性与灵活性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显露出来。在防疫过程中,作为中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际学生的疫情防控遇到了一些特殊困难。相对于中国学生,这一群体在政策适用度方面比较特殊,一方面各校必须加大人力物力对留校的国际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业上的帮助,另一方面面临着对一些因疫情急于回国的国际学生难以坚决阻止、对假期期间离校外出旅行访友等等的国际学生动向又难以准确掌握等问题,短期班国际学生则可能在疫情发生后就脱离了原学校监管,实际上处于无序流动状态,去向难明。国际学生群体因此成为高校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疫情之初,国际学生招生、滞留校园的国际学生管理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高校最初应对过程中表现出的无措,从一个方面表明高校国际化工作机制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在应对重大国际性突发事件方面,中国高校还缺乏系统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准备。[3]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所催显出的中国高校国际学生管理机制上的困难,实际上也可以成为高校国际化机制完善与优化的良机。中国高校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取得如今这种成就,极大地得益于管理机制体制,而这些应该与时俱进,适时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推动中国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转型和升级,其中一个重要转向,就是要尽快推动中国高校国际学生教育向市场分流。目前,中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教育基本分两部分,即学历教育和中文培训,而且在很多高校后者还占主流,一些学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或国际化需求不断加大这部分国际学生的比例。实际上,虽然这种做法短时间内会提升中国来华国际学生的数量,但却会整体削弱培养质量,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中国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质与量的本末倒置,阻滞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最终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为避免出现这种后果,就要着眼于未来,基于中国教育整体发展目标重新调整国际学生教育的布局和结构,与各种教育力量在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再分工,其中包括中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教育退出中文培训市场,将这部分教育职能分阶段分步骤逐步还给市场,同时向社会上的语言培训机构公开来华国际学生学历教育中文水平标准和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中文和文化教育方案,以便于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国际学生的要求,自主选择制定整体规划和专门培养相结合的培训方案,其中学历教育国际学生数量占比较大的高校甚至可以与培训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专门化针对本校的学历教育需求进行培训,形成校企联动机制,实行点对点供需性培养。而将语言培训与学历教育分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高校在向社会分流部分国际学生教育资源后,则应加强提升学历教育国际学生的培养质量,如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标准,完善专业学习与中文暨中华文化、中国社会融入活动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中外学生的深度融合式培养。一旦新的国际学生教育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中国高校从招生入口就能获得更优质的国际学生生源,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也会顺应得到提升,最终可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率和经济利益。目前,要实现高校国际学生教育向市场分流还存在着很多困难,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困难,也有实际操作方面的困难。中国高校的汉语培训体系已相对比较成熟,但相关的汉语培训机构还基本上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如在运营成本储备、师资、住宿、课程衔接等方面,尤其是在国外的影响力方面,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彼此之间缺乏联动和合作,迄今没有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培训机构,也没有出现能够被国际学生和教育机构广泛认可、行之有效的经验模式。为此,中国高校要积极输出教育经验及人才,逐步与国内外相关力量合力培育出能够顺利接手高校汉语培训工作的社会环境和运行体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尽早确定行业资质准入和评估标准,确保从始至终将国际学生培训机构的运行纳入规范的管理机制,纳入中国社会的整体管理机制之内。

  总之,中国高校国际化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中国的世界话语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指标考核体系,使中国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水平与中国的综合实力相称,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相称,最终推动中国高校跻身世界一流高校,并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毅,罗腊梅.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三重逻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1):3-6.LiuYi,LuoLamei.TheTripleLogicsoftheInternationalized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J].TheoryandPracticeofEducation,2020(21):3-6.

  [2]张丽萍.历史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1):146-150.ZhangLiping.ResearchontheCountermeasuresof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inChinafromtheHistoricPerspective[J].ContinueEducationResearch,2021(1):146-150.

  [3]顾明远,滕珺.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9):3-7.GuMingyuan,TengJun.New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InternationalExchangeandCooperationinEducationinthePost-pandemicEra[J].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2020,42(9):3-7.孙宜学:改进高校国际化质量评价的关键向度••37

  作者:孙宜学 单位: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质量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