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高等教育体制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工程类专业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需求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需要克服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引入工程认证中的“持续改进”的思想,理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抓住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技能形成之间的关键,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人才培养的“全周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持续改进;工程认证
2018年初,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该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学质量体系的大方向和基本原则。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越来越突出发展多样化和全面的特点,因此必须在《国标》的原则下,构建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校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专业是培养适应财经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系统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具备基于财经大数据平台通过综合运用数据建模、统计推断、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知识、方法,通过大数据处理、加工、建模、分析与挖掘等解决财经领域实务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即教学质量的目标是否达成。为了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有效的措施[1]。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
目前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组织系统、运行机制、运行制度和评价机制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组织系统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总体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领导工作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和质量控制部门承担,具体工作分为两条线:教务处领导下的二级学院教研室、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学系部、课程组以及教学班级都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质量控制部门领导二级学院教学委员会、校级督导、院系督导、优秀教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估中。运行机制包括监控计划、监控流程、监控结果评价与分析、监控结果反馈四个部分。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完备的运行制度管理,这就要求质控部门必须确定教学活动中需要监控的各个环节。根据质量管理流程的“全过程”理念,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类。针对各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监控工作制度,这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最后,评价机制由评价标准、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组成,其中评价标准是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的执行依据。
二、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高校中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行政管理人员通常日常工作繁忙,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并不是其专职工作,因此很少安排专门时间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研究。比如,大学校长或学院院长不主管教学工作已是惯例,并且这些主管领导通常缺乏专门的教育学背景和教育研究实践经历[2-3]。
(二)教学质量监控中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不足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评价人员行政化作风过重。由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特殊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评价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长期从事行政领导或曾经从事行政领导工作,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具有其独特的客观规律,这与行政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固有的行政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产生主观影响[4]。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评价方式和指标的确定不够细化。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多学科、多门类共存的教学单位,多学科、多门类共存的客观实际就决定了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共存,同时还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殊性。相应地,这就会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多样性、定制化的特点。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还没有实现这一要求,为了操作方便往往是全校一个标准,全校一套指标,这就为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精确度中引入了误差。最后,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考核指标不够细化,可操作性较低。由于教学质量监控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这就意味着要涉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教材选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的实施等数十个环节,涉及环节多、周期长,这就要求在质量监控中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必须足够细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现有的考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形,需要质量监控过程执行者做出主观判断,导致评价和考核结果的科学性降低。
(三)教学质量监控中的督导队伍建设时代性不足
大多数高校的专职督导员是由两类人员构成,即退休的行政领导和退休教师。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过程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以这两类人员构成的督导队伍并不一定能对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熟悉和敏感,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5]。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和反馈缺乏持续性和正向引导力
第一,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和反馈的持续机制不健全。通常,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即每一届学生的培养计划从入学后会伴随他们四年时间,其中涵盖的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技能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对最终的培养目标和技能目标都有不同的作用。而我们的教学质量监控往往仅仅针对其中课程进行单独评价,忽略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没有将“持续改进”思想引入到评价和反馈活动中,这就削弱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全过程性”。第二,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和反馈正向引导力不足。在教学质量监控的一次闭环最终环节,通常得到评价结果,并通过教师绩效的形式来体现评价结果的优劣。将评价结构单纯地应用在绩效上,评价结果不佳的教师会感到迷惑,在一定程度上会让部分教师产生消极的应对心理,并且这些评价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法”不能共享,不利于优秀的教学经验分享并产生正向引导力[6]。
三、融合工程认证思想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国标》中明确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要以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为中心,对中心对象主动性的激励和潜力的挖掘应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国标》还明确吸纳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思想,教学质量监控不仅要“全员”“全流程”,更应该“全周期”,即贯穿教学质量监控的持续改进周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工程类专业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需求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克服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引入工程认证中的“持续改进”的思想,理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抓住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技能形成之间的关键,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人才培养的“全周期”[7]。
(一)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部门需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设置专职专岗来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工作,避免教学管理领导兼职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还要定期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充实或丰富相关的教育学背景和教育研究经历,关注并追踪教学形式、教学技术的最新趋势,用发展的眼光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涵盖学习持久性和能力持久性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考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进而使学习主动性能够贯穿整门课程的学习,甚至是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中,而不仅仅拘泥于对低层次字面知识的掌握上[8],从而逐渐实现将教学的要求从“被动灌输”到“主动索取”的转变。另一方面,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考量相关的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设定的技能养成、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这一综合目标的设定可以有效地反映本科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的。
(三)建设符合教学客观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流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具有其独特的客观规律,这与行政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首先,不同专业的学生,因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主观学习目标的不同,导致对于同一课程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的不同,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影响。其次,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文科专业课程与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不同,法学类与理工科类也不尽相同,有些课程还会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流程必须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最后,教学质量监控还应对不同关联课程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互为先导课程、后继课程的教学活动,互为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活动,同一课程的基础课、进阶课都对学生某项技能、某方面能力的养成具有相关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应当覆盖这一方面。
(四)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
教学质量监控涉及教学活动中至少十几个监控环节,再加上专业的差异性、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基础的层次化等,客观上导致这一过程较为复杂。但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已经步入了精细化、提高准确度的阶段,这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制定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要有足够详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提高可操作性,尽量避免在实际评价执行过程中出现模棱两可,靠主观判断的情况出现[9-10]。
(五)提高督导队伍建设的时代性
督导员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督导队伍建设对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二级学院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因此宜将二级学院的督导队伍建大、建强。一方面要注重对督导员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其对教学过程中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熟悉和敏感;另一方面要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队伍中招募兼职督导,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的持续机制
要逐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考虑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周期内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改进效果进行持续跟踪。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活动的跟踪周期应根据客观实际体现多样化的特点,同一学期不同专业的课程、不同学期的同一课程、不同学年的同一课程、同一班学生的不同课程等,通过在不同的周期内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改进效果持续进行观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持续有效性[11]。
(七)制定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计划
教学质量监督计划应提前一个学期通过多个部门统筹协调开展,结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制定详细的工作进度。尽量摒弃受到非必要的行政性事务影响到既有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也不要随意取消计划内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更不宜随意增加教学质量监控活动,要将监控工作对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八)评价结果的运用应突出对教师的正向引导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工作具有不断循环的特点,周期性输出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是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该评价结果除了用作教师年度考核、绩效工资激励外,更应体现出对教师的正向引导作用。避免采用行政手段对教师产生消极影响,宜采用鼓励优秀教师通过分享经验、公开上示范课的形式,表彰肯定好的评价结果,让一线教师更多感受到正向引导作用。
(九)评价反馈结果应与教师发展工作联动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结果的反馈过程应该贯穿整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同时也应该与教师发展工作进行联动,体现出差异性的教师发展工作导向。首先,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结果的反馈不能仅仅是通过一个通知、一个评价等级就结束了,而应由多次的相互沟通构成,直到持续改进的效果达到最低预期为止。其次,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培训工作应与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结果进行互动,分析和研究普遍问题,通过组织相应的培训或讲座对共性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助;同时,对于个别特殊情况和问题,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谈话和沟通,帮助相关教师消除困惑和疑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优劣关乎每一所高等院校的发展和声誉,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关注点。要想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贯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持续整个人才培养周期,同时也要兼顾不同学科、专业、学校的特色,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既要有教学质量“底线”,又要制定有一定前瞻性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伟华,马虹,吴卿.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0,16(4):59-63.
[2]唐漫,孙驰,刘莹.利用信息化监控构建线上教学质量保障的闭环工作模式探索[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10(4):8-11.
[3]文学运,李壮成.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8):63-67.
[4]林彩梅,黎一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及运用[J].高教学刊,2020(27):159-161.
[5]刘甲,刘志伟,葛静.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20(15):110-115.
[6]田浩梅,常小荣,王超,等.以教研室为单元的本科教学质量主要教学环节监控体系的研究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3):63-64.
[7]钟婷.数据挖掘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8]杨包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听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9):331-332.
[9]郑李梅.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教育数据治理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20(3):98-100.
[10]赵凌,高职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思考:基于疫情防控期间的调查[J].职业教育,2020,19(14):3-7.
[11]张海钟,郑新,张靖.高校教学评估评价应是教学质量保证标准和学生发展质量标准的融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5):88-93.
作者:张立 付剑锋 李广明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