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根据对压力源的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状况、就业等多方面[1]。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成长发展过程中各种困扰纷至沓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长期处于压力和烦恼状态的大学生,不仅会产生抑郁、焦虑、多疑等消极心理反应,而且会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少数大学生无法应对,转向攻击或自残、自杀等极端的方式应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给当代大学生造成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已成为一个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心理压力是诱发上述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2]。调查显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学生都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3]。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其身心健康状况将对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被社会、学校、家庭高度关注,也是心理学界面临的问题,其研究一直被国内外的学者广泛关注。
心理压力又称“心理应激”,是一个人在觉察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心理压力问题,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体育锻炼和心理训练的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预防研究分别有所涉及,但大多还停留在经验式的描述水平。已有的研究显示,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对机体应对心理压力的影响不一,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有效地应对慢性心理压力和急性心理压力对机体心理神经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机体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2] [5-15]。一定时间的心理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管理、逐渐自我完善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16-17]。
综上所述,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对心理压力分别都可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将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联合作用于心理压力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植根于积极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研究中等强度篮球锻炼和心理训练对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的影响,尝试有利于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手段,对丰富体育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大学本科公共体育课男生一年级篮球选修班的志愿者为实验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期间有被试流失,剔除无效数据后,最终被试包括:对照组20人,中等强度篮球锻炼组34人,心理训练组27人,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组40人,共121人。参与者全部为身体健康者。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组内前—后测设计的自然实验法,实验持续时间为12周。实验各组参与者分别进行篮球锻炼干预、心理训练干预、篮球锻炼和心理训练联合干预,对照班按照体育教学计划正常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每次篮球锻炼时间为45分钟。篮球锻炼组、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组(简称“联合组” )的运动频率为3次/周,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每组每次随机抽取4名学生使用polar心率遥测仪并每隔5分钟监测心率。对照组、心理训练组的运动频率为2次/周,不实施运动强度控制。实验期间要求所有实验参与者尽量不要参加其他体育锻炼。
心理训练组、联合组采用团体心理训练的方式干预,频率为1次/周,45分钟/次。对心理训练参与者根据文献资料和通过问卷、访谈调查方式,将收集到的大学男生存在的心理压力方面的问题进行精心筛选,制定的团体心理训练目标是:帮助成员学习新行为;改变不适应行为;通过练习巩固新行为;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重视团体发展过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引导成员观察、改进自己的行为,学会良性思维,构建合理认知;重视情感体验,学会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合理控制自我情绪。本实验设计包括了自我认识训练、情绪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技巧、合理认知构建等专题。利用专门设置的课堂教学时间,采用教师讲解、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体验分享、讨论答疑等方法,并辅助以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分享感受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模拟演练相结合,以及通过网络答疑等多种形式。每次心理训练后布置一份相应的课外作业,了解学生对心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视情况进行个别训练、辅导。所有班级的心理训练都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教学。
2.测量方法
(1)心理压力量表与测量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测量采用梁宝勇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量表依据应激源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分为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5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得分等于组成该分量表的所有被评项目得分之和。心理应激总分即各项得分之和。该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包括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内容和效标效度,因此可以被用来评估中国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压力水平。”[18]
本实验采用团体心理测量。所有实验参与者在实验前后在安静、宽敞、明亮的环境内完成量表填写任务。
3.统计分析法
使用SPSS21.0对回收的有效量表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实验前后测不同组男大学生心理数据量表进行重复测量,考察篮球锻炼、心理训练对心理压力的影响。设定p<0.05为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用“*”标记;p<0.01为统计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用“**”标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各组大学男生心理压力的前后测情况如表1所示。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发现(见表1),心理训练组经过12周的心理干预,在生活(p=0.030)、发展(p=0.013)、社交(p=0.016)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p=0.000)、生活事件(p=0.001)、总分(p=0.002)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锻炼组经过12周的篮球锻炼干预,在发展(p=0.037)、家庭(p=0.036)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社交(p=0.002)维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组经过12周的心理训练和篮球锻炼,在负性事件(p=0.007)维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于本研究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效应,因此,与时间有关的组内(时间因素)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不是本研究涉及的内容,在此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实验各组大学男生心理压力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2):时间在学习(p=0.02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在发展(p=0.001)、社交(p=0.001)、家庭(p=0.000)、负性事件(p=0.005)、生活事件(p=0.005)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身体锻炼在家庭(p=0.017)、负性事件(p=0.049)、生活事件(p=0.01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在学习(p=0.000)、生活(p=0.002)、社交(p=0.006)、日常琐事(p=0.000)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心理训练在发展(p=0.04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身体锻炼(心理训练在日常琐事(p=0.039)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身体锻炼对发展(p=0.041)、家庭(p= 0.018)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对学习(p=0.001)、生活(p=0.001)、正性事件(p=0.004)、负性事件(p=0.001)、生活事件(p=0.000)、日常琐事(P=0.004)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时间×心理训练对发展(p=0.049)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对学习(p=0.000)、家庭(p= 0.001)、负性事件(p=0.000)、生活事件(p=0.000)、日常琐事(p=0.000)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组内时间×身体锻炼×心理训练的三重交互效应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组间因素而言,篮球锻炼在心理应激较多维度上的主效应都有显著影响,心理训练的主效应在发展维度的主效应显著,结合各组的前后测情况(见上页表1),说明心理训练组都对男大学新生发展维度具有积极的影响。篮球锻炼×心理训练的交互效应在日常琐事维度具有显著性,说明篮球锻炼结合心理训练对男大学生的心理应激的日常琐事维度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作用,对其进行如下简单效应
检验。
经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见表3):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社交、家庭、负性事件、生活事件、日常琐事和总分维度的边际估计均值表现为篮球锻炼结合心理训练组低于心理训练组。生活、日常琐事、总分维度的边际估计均值表现为篮球锻炼组低于对照组。发展、家庭维度的边际估计均值表现为心理训练组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对大学男生心理压力的改善作用,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组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心理训练组或篮球锻炼组。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压力在12周后在家庭、总分维度显著降低。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常规篮球锻炼,运动强度控制在中小强度范围内,没有接受心理训练,但还是有些维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其可能原因是:第一,大学男生参与了自己喜欢的篮球项目并保持了一定的强度,对大学男生对家庭压力的应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篮球作为集体项目,有益于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男生在大学阶段随着交际圈的不断扩大而对家庭的眷恋程度会减少;第三,大学新生军事训练、班级集体活动等对大学男生家庭压力和总体的心理压力也能起到缓解作用。
心理训练组12周前后在生活、发展、社交、家庭、生活事件、总分维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在生活、社交、家庭、生活事件、总分维度低于对照班,表明心理训练有助于大学男生缓解心理压力。心理训练是通过团体活动、体验练习、讨论分享等形式来促进个体在交往中增加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进而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19]。在实验过程中,心理训练方案每部分内容以热身活动、游戏体验、情境模拟、观看录像等方法教授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设计的自我认识训练、合理认知构建、情绪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技巧等专题,以其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训练过程之中,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大学男生的自信心,养成了情绪和心理自我调控的习惯,强化了良性思维方式,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促进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中等强度篮球锻炼组12周前后在发展、社交、家庭维度上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大学的公共体育课为自选课程,选择篮球锻炼的男生大多热爱篮球运动,中等强度的篮球运动不是简单原地定点投篮,更多的是集体性的配合与对抗,团队式的篮球运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交、发展等维度,从而淡化家庭不良因素的阴影,通过一定程度的对抗性的篮球锻炼,宣泄了生活中积攒的不良情绪,缓解了其心理压力。
在实验中,中等强度篮球锻炼结合心理训练组组内12周前后仅有负性事件维度分数有非常显著性上升变化,其他维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负性事件对大学男生的影响非常大,仅仅篮球锻炼和心理训练不足已令负性事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但组间的比较发现,联合组在学习、生活、社交、家庭、负性事件、生活事件、日常琐事和总分维度均值低于心理训练组,在学习、家庭维度均值低于锻炼组。表明中等强度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对大学男生应对心理压力具有积极的效应。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心理训练能够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身体锻炼联合心理训练能恢复已消耗的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更为有效地协同提高机体身心两方面的抵抗生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的综合能力,这种联合干预应对心理压力的积极效应显然优于单一的干预手段。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配合,也使他们学会更多的人际交往技能,改善心境和调整生活的心态。因此,身体锻炼联合心理训练干预的总体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应该予以推广运用[20]。
本实验中,中等强度的篮球锻炼和对照组相比,篮球锻炼组在生活、日常琐事和总分维度具有更加积极的效应。心理训练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发展、家庭维度具有更加积极的效应。
五、结论
1.中等强度的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有益于大学男生应对心理压力,且积极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的身体锻炼或单独的心理训练。
2.单一的心理训练有益于大学男生应对生活、发展、社交、家庭、生活事件及整体心理压力。
3.中等强度的篮球锻炼有益于大学男生应对发展、社交、家庭等心理压力。
注:本文为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LXLX12-0897)、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YJA190021)研究成果。
[1]贾金才,杨贵明,周宏儒.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104-106.
[2]颜军,陈爱国,朱凤书.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5).
[3]吴善玉,金贞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05-501.
[4]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颜军, 陈爱国.体育锻炼应对应激研究的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1):58-61.
[6] 孙海艳,颜军.6周和12周的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大一女生人格和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94-9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