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强化美育的地位,有助于大学生浸浴在民族音乐中理解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与情感美。这不仅提升了大学生们的音乐审美水平,也促进了他们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识。将美育贯穿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亦是培育学生美好情操与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各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情感体验;推进探究学习,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学科综合,开展互动教学;突出课程整合,以人文精神渗透民族音乐相关文化。
【关键词】美育;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情感体验
进入新时代,美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实现形式,能够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加强大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同时,美的感受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可获得,这意味着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不仅要将美充分融入到课堂里,还需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鉴于美育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价值,探究美育视角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美育的内容
(一)音响之美
从本质层面看,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借助听觉表达和传递情感的一门艺术。将这一理解引入到音乐审美教育之中,对多元化音响的感知可以视为教育的开端和基础。这里所指的多元化音响,既包含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元素,同时也囊括了人类制造出的各种音响,这些声音无一例外地都在传递着音乐之美。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由于欣赏的角度和品味不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响,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二)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是指将人类所想、所感和所表达与自然结合,亦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虚实的高度融合。在音乐作品中,音响元素可以表达和体现不同的意境,将自然界的万物融入其中,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形式之美
从形式层面看,音乐主要可以划分为演奏、演唱和综合表演三种方式。不同的表演形式在各类音响元素的组合下,给人以和谐之美的体验,这也被称为音乐的形式之美。
二、美育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育”一词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当时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弗利德里希·希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到了美育的概念,后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所谓“美育”可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层面,其指的是感知美、欣赏美、体会美的教育;从广义层面,则是指人类在欣赏和感知层面的一种高层次境界,或者可以理解为对完美的不懈追求。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个人情感、个人思维以及个人品味的一种升华。
(一)有助于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理解歌曲情感美
从本质角度,美育可以被看作是学习者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一种过程,学习和提升的效果和成果则由情感触发与否决定。对高校而言,美感的发现和产生不能强加于学生,要通过正确的、有效的引导;对教育事业而言,音乐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高雅情操的重要媒介,一首歌曲会催人奋进,使人们群情激昂,甚至还可能会对一个人影响终身。在过去的战乱年代,音乐曾是无数战士的精神支柱;在灾难面前,音乐也曾为无数受难者带来光明和希望。从教育角度,教育工作者借助多样化手段加深学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为他们讲解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实现对学员心灵的触动,从而使他们慢慢具备体会音乐作品情感美的能力。不仅如此,在深入探讨作品作者出身、生平,以及其他作品时,学员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意识会被全面激发,这也间接提升了学员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再加上教育者声情并茂的演绎,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将会被全面激发。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演唱,将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演唱中,从而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感染力触动学生,使他们更加深切的理解和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美。
(二)有助于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欣赏乐曲美
作为审美能力与审美修养的重要组成因素,音乐欣赏能力是各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所要培养的重点领域。从另一角度看,音乐欣赏亦可以被理解为对音乐作品的“再次创作”,音乐欣赏能够借助欣赏者的思维和感受深入挖掘音乐作品在旋律、节奏、意境、形式等方面的美感。因此,各高校对学生欣赏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艺术素质、陶冶他们艺术情操的过程。这里以我国古筝作品《高山流水》为例,教师在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后,剖析其创作背景,讲解钟子期与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从而给学生以感悟和启发。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学员欣赏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全方位调动学员的听觉、感觉、思维和想象,这些都对学员审美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有助于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感受节奏美
音乐的形式由旋律、曲调、节奏等元素组成,其中节奏是决定音乐律动的重要语言要素,同时也是音乐的骨骼和灵魂。各民族人民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音乐语言里并经由代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基于这样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学员儿童时期就注重节奏感的培养。借助民族乐器并以一种节拍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乐感。对学生而言,这种训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能借助节奏美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培养音乐情操的兴趣。这里以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四分、八分和十六分音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员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节奏,使他们区分不同节奏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采用合适的民族打击乐器展示乐曲节奏,从而让学生全面体会音乐的魅力。
三、美育视角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主要分为实践与理论两个部分。其中,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民族声乐演唱课程和民族乐器演奏课程,理论则为民族音乐鉴赏课程。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模式也实现了进化和升级。传统的课堂式教育,由于其“重理论、轻实践”的特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也使得美育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对此,基于美育视角,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诠释民族音乐美育教学的具体举措和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情感体验
一方面,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求知欲,各高校应从教学环境的创设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音乐作品意境的机会。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应借助音频、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手段阐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将作品作者的成长环境以及作品创作背景融入到作品的鉴赏课程中,使学生切身体会音乐作品的由来。与此同时,各高校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符合民族音乐作品意境的教学氛围,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为学生构建一幅作品描绘的画面,从而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感观。不仅如此,各高校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品画面引导学员进入音乐作品的角色,将他们置身于民族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鼓励他们在思想层面将自身当成作品意境中的主角,从而实现音乐、画面、意境、情感融合的最佳学习状态,进而有效提升教师音乐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另一方面,各高校民族音乐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审美体验,情感体验能够在精神生活层面上驱使高校学生努力和奋进,无论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还是其他形式的表达方式,都蕴含了其特定的情感。与其他文、理学科不同,音乐学习的侧重点不是理论、理性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教学性质,高校民族音乐教师应借助多样化手段全面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欣赏、模仿、演唱、表演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寻民族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从而推动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角色定位,努力将自身由传统的“施教者”角色转化为“引导者”角色,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为他们提供更为自由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师生关系更融洽的发展,进而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二)推进探究学习,深化合作交流
首先,各高校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在民族音乐学习方面的探究意识。探究学习是一个人实现真正进步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人类对未知事物了解的特别需要。由于各高校学生的年龄阶层大多为青少年,他们在新事物、新知识的探寻、研究欲望方面要远强于其他年龄阶层的学习者。教育学家将这种求知欲视为学生的一种本能行为,这也全面揭示了探究式、发现式教学的可行性和价值性。对此,各高校教师应将探究式思想引入民族音乐教学中。一是要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音乐话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民族音乐学习;二是要围绕各组所探究的音乐课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发散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和创新潜力;三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探究式小组活动进行总结,讨论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探究学习方法,从而为日后的民族音乐学习提供帮助。在此之前,教师应做好科学且全面的课前计划工作,一是要根据民族音乐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制定探究式学习提纲,帮助学生建立好解决问题的框架,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学习的重点;二是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观点制定出与之对应的变通性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意识;三是对学生观点的梳理,教师要提前制定好方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同时在探究中与学生共同质疑、解疑,从而实现民族音乐知识的迁移、巩固和深化。其次,各高校教师应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枚纽斯就提出了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与共同进步也是现代教育学理论中普遍倡导的精神。一者,学生可以在交流与谈论中获取更多有益信息,这不仅能够为他们判断、吸收、研究和总结不同观点提供帮必要支持,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起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音乐知识体系;二者,作为一门实践型学科,民族音乐教学囊括了欣赏、演唱、表演、演奏、创作等诸多分枝,教师要想实现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还需在“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厘清合作学习中每名成员的任务和目标,通过交流和研讨获取最佳方案,还要在活动后,从小组整体的角度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整体性评价,获得更为理想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三)实现学科综合,开展互动教学
一方面,各高校教师应以审美素养的构筑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意识和能力。高校学习阶段作为吸纳大量思想和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同时,也伴随着心理方面的逐步成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民族音乐学习中探寻其内涵,引导学生探寻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他们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综合性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描绘意境寻找相符合的绘画作品,以绘画作品中的线条、色彩以及构图方式深入解读作品,从而加强学生音乐与美术两门学科的联系。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音乐作品为依托和背景配以美诗文,鼓励学生完成配乐朗诵任务,从而借助各类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各校教师应借助互动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实践行为的调动,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例如在民族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作品节奏、旋律以及意境的运用和表达,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他们对作品所描绘画面的理解,从而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互动讨论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起他们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还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各高校的乐器资源,与学生共同演绎民族音乐作品,指导学生分饰主旋、伴奏等角色,并以平等的角色定位参与其中,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还能融洽师生关系,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突出课程整合,以人文精神渗透民族音乐相关文化
各高校教师要想与学生构建长期、稳定的互动学习、共同发展关系,一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需求和相关弱点,全面把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性;二是要努力构筑学生学习的桥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互动等多方面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应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民族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各类不良审美行为,以积极、正能量的音乐内容和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知识、音乐素养以及个人修养的共同提升。音乐教育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内涵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无论是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音乐都能催人奋进、深入人心,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因此,各高校教师只要坚定以音乐促美育的信念,就定能滋润受教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辛兆义,张艳.构建立体式、多元化、层级型音乐教学模式——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教改的探索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0(1):159-161.
[2]陈欣.基于创客教育的高校美育通识课混合式教学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0(1):81-85.
[3]张永明.中国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戏曲教学法创新研究[J].戏剧文学,2020(4):114-121.
作者:李奕兰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