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不同行政等级道路为对象,组织交通调查,收集各类基础数据,根据事故的特征和类型,采用相应的鉴定方法,找出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带上的交通事故黑点,比较不同事故黑点(段)处交通事故中人、车、路和环境等不同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事故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找到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带事故多发的致因机理;针对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带进行交通安全改进,提出一些新型实用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及方法,为继续广泛深入地进行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改善研究提供参考。
1. 前言
交通事故沿着道路多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交通事故走廊带。目前对于交通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国内外研究者不仅从规划角度,还从设计、管理等角度,做了多方位探讨。但研究多限于道路交通整体事故治理、单个交通事故点治理,而对交通事故走廊的研究甚少。交通事故走廊带上的事故成因具有相似性,各相邻事故黑点、黑段处集中爆发的交通事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研究事故走廊带,是在分析道路上的事故群割裂成独立单元的事故黑点成因的基础上,寻找影响事故黑点之间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得出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
2. 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带的定义和分布特征
2.1走廊带的事故分布及特征
2.1.1事故类型和形态分布
交通事故走廊带的交通事故类型,从事故严重程度来看,主要是重大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45%,其次是一般事故、特大事故,各占事故总数的30%、20%左右,由于轻微事故常没有登记在案,因而轻微事故所占比例很低。
按照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分为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失火和其他等事故形态。交通事故走廊带的交通事故发生时,事故形态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两种以上并存的,而且相同的事故形态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因。
2.1.2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
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是指事故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征。交通事故与交通活动、道路环境密切相关,交通环境、道路交通环境随时间变化规律非常明显,宏观的统计分析可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
① 月分布
在我国,交通事故各月分布较为均衡,事故数所占比例维持在8%左右,其中8~10月和12月~次年2月是全年各月的高峰期,事故数所占比例接近10%;各月的致死事故率分布比较平均,其中5~8月和10~12月致死事故率相对较高。
② 星期分布
道路交通事故随星期变化不大。工作日人们出行频繁,道路上交通量较多;周末人们在家休息,或者外出度假,出行活动较少,交通出行量相对较低,因此周日交通事故数较少。
③ 小时分布
道路上的交通量在一天24小时中的分布受人们生活规律的影响很大,交通量也有高峰小时与非高峰小时之分。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随时段的不同有明显的分布规律。
2.1.3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
道路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是指交通事故随着空间而变化的统计特征。通行条件受道路类型、道路线型、路面类型、地形条件、照明条件、能见度、交通控制方式、天气条件以及路侧防护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驾驶人获得的交通信息,还会影响驾驶人对自己所面对的交通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影响驾驶人的交通行为。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防治交通事故,对改善当地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有重要意义。例如,行政等级不同的道路提供的通行条件各不相同,其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也相差较大。
3. 走廊带的事故成因分析
3.1数据采集及处理
3.1.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数据采集方法如下表3-1、表3-2所示。
3.1.2数据处理
在如何评价道路交通安全各影响因素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选取交通事故黑点等方面,相关研究比较多,如绝对值法(事故次数法和事故率法)、矩阵法、质量控制法、丹麦模型、动态聚类分析法、模糊统计分析法等。
3.2道路事故黑点的成因分析
为方便研究,可以将交通事故走廊带划分成许多小单元,即划分为若干个交通事故黑点(段)。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多种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在分析交通事故黑点成因时应全面考虑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交通设施条件以及道路沿线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3.3事故频发点段之间的共同特征分析
以G104线K787+200—K1295+400段为例,该路段有63处交通事故黑点,其中59处道路线形为平直(占事故总数的 81.868%),21个处发生的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纵向间距不够(41.484%),46处事故主要形态为侧向相撞(75.687%)、41处为尾随相撞(68.819%)等。
3.4事故频发路段的周边环境分析
包括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地质、名胜古迹等自然情况和居民人口、工农业资料、林业、建筑业等社会经济情况。道路沿线的居民活动对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穿村镇而建的低等级道路一般是开放性的,沿路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成为沿线居民的活动中心。随着道路等级的提升及使用性质的变化,道路逐渐变成封闭或者半封闭式,这大大地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在短期内很难被广泛接受,既给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对交通安全十分不利。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统计数据表明:道路交通事故,以侧撞和追尾两种事故形态为主,占到总事故的90%以上,其根本原因是高等级公路上通行的车流是高速、连续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给驾驶员处理紧急事件的时间很短,一旦发生事故又遇上雨雾天气时,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发生的事故表现在连续追尾,在高等级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多是重特大交通事故,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很严重。
4.2 展望
工作展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交通事故数据库,收集辖区内各等级公路的交通事故资料,为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带的广泛深入研究提供宏厚的数据支持;
(2)综合利用各单项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提供的有用信息,降低事故预测的成本,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精度;
(3)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工具,借助相关编程技术,集成包含各种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和方法的道路交通事故辅助预测软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作者:戴小妹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