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由于贷款监控成本高、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物等原因,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在供应链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因不得不采用赊销而大量存在的应收账款,使本来就不宽裕的营运资金愈发紧张。“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借助区块链技术自身的特点,通过真实的链上交易,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延伸到上下游中小企业,帮助它们盘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运转,有效解决了这一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运用新科技解决这一难题,成为当前经济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50%。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小企业是构成我国市场经济主体中数量最大的企业群体,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促进就业与社会稳定。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是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作为个体的中小企业因贷款监控成本高、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等原因,难以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加上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由此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对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而言具有强大的优势,可以通过延长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期或向下游企业收取预付款等手段,强势挤占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乃至生存空间。单纯从核心企业的立场来看,这种做法符合其自身的利益,但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损害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因此,提高供应链资金运作的效力,降低供应链整体的管理成本,才是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的根本之道。
二、应收账款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起因在赊销,赊销虽然能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变为现实的现金流量,同时因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会令企业产生实际的税费支出,使得企业原本就紧张的资金状况更加雪上加霜。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处于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地位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取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更加剧了资金的短缺,而这些企业资金短缺所带来的影响又会向产业链下游传导,以致引起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为了顺应市场由企业间的竞争转换为供应链间竞争的态势,盘活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难题,“供应链金融”系列产品应运而生。
三、供应链金融产品及应收账款质押
(一)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就是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将核心企业的强信用分享给链上较弱的上下游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种融资渠道。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上下游中小企业虽然依旧没有传统金融机构看中的抵押品,但是它们拥有对核心企业享有的应收账款以及与核心企业的往来流水,可以依靠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进行融资,以盘活流动资产,加速资金运转。同时,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也不再局限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转而评价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实力及信用水平,从而把对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的判断,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信用实力的评估,这样既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又可以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从而创造了一种多赢的局面。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
供应链业务模式下,业务主体包括供应商(上游企业)、核心企业、经销商(下游企业)、银行、仓储机构以及物流公司等。供应链金融直接针对中小企业产生现金流缺口的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阶段,来理顺采购方与供货方的价值关系,引入资金提供者,化解资金瓶颈导致的供应链资金紧张。因此,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模式,生产阶段的存货融资模式,以及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2016年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和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都提到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鼓励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基于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对核心企业享有的应收账款,为上游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在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基于其对上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判断,向上游企业提供融资款。金融机构能否准确对交易的真实性做出判断是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金融机构主要的经营风险所在。
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为了解决交易链条中“资金需求”这一最大痛点,而区块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中的“真实性”这一痛点。对于供应链金融中的资金提供者来说,供应链金融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定规模的真实数据和风控。而风控的基础是一定量的真实的交易数据。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结合主要就是从解决第一个问题入手,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区块链的本质是一套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区块链技术凭借其自身所具备的分布式共享账本、去中心化、防伪造、防篡改、可追溯、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的典型特征,完美地契合了供应链金融这一风控需求。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区块链能够提供的,恰恰是一个能够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的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最合适的技术。另外,区块链创设的分布式共享模式,还可以吸引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接入区块链节点,共享开放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由于区块链具有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使监管部门的穿透监管也更容易实现。因此“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为供应链金融的安全高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融托优选案例分析
融托集团是由以科技研发、供应链管理、电商运营、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十几家企业共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旗下的融托优选是在互联网供应链思维基础上,运用区块链技术,基于对核心企业信用的应收账款拆转融模式搭建的创新型B2B2C综合电商服务平台。平台实现全证据链保全,将交易中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标准化拆分、流转,在健全的风控体系基础上为链上企业提供可信赖、最便捷的供应链债权管理服务。在传统的应收账款质押模式基础上,融托优选将平台供应链上开单企业经存管银行认可的信用保证转化为融信,有效清理了债权债务,盘活了企业的资金流。“融信”本质上是买卖双方因交易产生的电子应收账款确权凭证,是在平台上真实贸易前提下,以数据电文形式开具的,应买方申请及承诺而生成的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将确定金额的货款结算给卖方的付款承诺函。融信的流转步骤为:(1)买方企业或个人将保证金存入存管银行,并通过融信方式购买货物。(2)卖方在收到融信后,可以选择自己持有到期,也可以根据需要于到期前将融信拆分,用于购买货物或转让给平台中的其他主体,或向持牌金融机构进行融资。(3)融信到期,存管银行将相应金额的款项支付给融信持有人。与传统区块链技术下的应收账款质押模式相比,平台除了融信凭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安全可靠
一方面,平台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合作,为平台运营提供银行最高等级安全服务;另一方面,平台与徽商银行合作,平台所有上链主体均在徽商银行开立现金管理结算账户,遵循资金运作规范,保障各个主体资金安全。
(二)拓展渠道
原来纵向的供应链通过平台向横向拓展,形成网状结构。同时,平台的B2B2C形式发挥了网络的长尾效应,向个人消费者延伸,从而充分挖掘市场,拓展了供应链经济的业务空间。
(三)广泛受益
融信可在平台上方便、快捷、免费的进行流转和拆分,同时,平台所有上链主体一旦采用融信方式购买货物即成为开单主体,此项融信到期前每次流转,平台均从向卖家收取的平台服务费中拿出一定比例补贴给开单主体,流转的次数越多,获取的补贴越多,使上链主体广泛受益。融托优选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对入驻企业进行严谨全面的审核评估,通过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电子签章系统完成交易合同和融信的签署,采用“融信”手段,一方面防范了链上主体资信资质不足所产生的融资风险,解决了要账难、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融信可根据需要免费流转和拆分,并随着每次的流转获得平台补贴,降低了上链主体的融资成本,解决了融资贵的问题,实现了普惠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润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20.
[2]赵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0.
作者:朱岩 单位: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