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内容提要]200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并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和现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新的着力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与此前四个“一号文件”依次强调了农民收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导向相比,今年文件的中心思想则明确突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
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
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在灾害多发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总产10030亿斤,比2006年增加0.7%。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加快,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义收入增长15.4%,实际收入增长达到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分别增加221元和224元,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用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85%以上的县(区、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初步建立,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四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近几年农业农村形势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好,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二、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但农业的基础作用非但没有减弱,而且更加突出。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原料工业、能源、交通及通讯等也属于基础产业。但不同基础产业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农业处于最基础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农业活动提供了剩余农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了劳动力,而且由于第二、三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行业必须由农业提供原料,农业以及以农产品生产为直接基础的各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农业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产业。没有发达的农业,人们就没有生存保障,整个社会就没有发展根基。今后,即便会有更多的非农原料替代农产品原料,但经济发展对农业原料需求的绝对量不可能减少,食品以及大部分轻工业原料仍然只能由农业生产来提供,农业的基本功能始终是不可或缺的。
农村仍然是扩大内需的瓶颈制约。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这与国内工业品需求不足有密切关系。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从发展的观点看,我国最大的市场在农村,7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
农业对物价稳定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中食品构成权重一直较高,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农产品价格几乎是整个物价的“晴雨表”。
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进步,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趋势越明显。今天,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拓展出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所以,必须改变对农业的传统看法,充分认识到农业需要承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和持久的责任,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键措施
目前,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从中央的要求看,主要是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大幅度增加投入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幅度增加投入的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条件。
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中央决定抓住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中央还提出“三个调整”。即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突出强调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其要求是“四个狠抓”。即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指明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抓什么,而且指出了应该怎么抓。中央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具体措施是“五个加大力度”。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加大国家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中央继续强调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等;特别强调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社论.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n].人民日报,2008-01-31(2).
[2]尹成杰.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n].农民日报,2008-02-02(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