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论)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18 17:29:41 归属于农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47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为了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由此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成为制约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劳动力素质对转移的影响,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而是实现我国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1997—2000年调查农户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由18.1%上升至23.64%,据此推算,同期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由8315万增长到11340万,平均每年增长1008万,平均年增长率达10.9%。而按照联合国人口署的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53.4%,到2030年为59.5%,这样,城镇人口将从目前的4.6亿上升到8.3亿,增加3.7亿。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点和职业角色随之发生变换。尽管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很多,诸如: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容纳有限,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劳动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等。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转移人口的素质较低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因为劳动力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直接决定着它能否在城镇找到较理想的工作,能否使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而这又是保证我国城镇化建设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教育是人力资本中最大而且最容易理解的组成部分,所以教育是向人投资的合适代表”①。教育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它既可以使人们获得基本的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能改善人们配置资源的效率,使物质资本的投资报酬率不下降。此外,教育还可以通过一些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如降低生育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本文以下的许多部分都采用以受教育程度来表达人力资本存量。就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力资本存量的绝对值不高。大批低素质人口积淀在农村,特别是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农村。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为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见表一)
表一: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单位(%)
年份
文化程度 2000 1999 1998 1997
文盲、半文盲 7.05 8.21 8.64 9.37
小学 32.82 33.45 34.63 35.43
初中 48.54 46.68 45.67 44.75
高中 9.37 9.65 9.26 8.96
中专 1.78 1.63 1.47 1.19
大专以上 0.44 0.39 0.33 0.29
资料来源:中国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第279页)
第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城镇人力资本比起来的相对值更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每10万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城市是农村的18倍,高中程度城市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城乡基本接近,小学程度农村大于城市。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目前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这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非常不利的,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第三、农民的技术素质匮乏。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采用的是升学模式,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即使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也不能立即适应岗位的需要,最终多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的窘境。
第四、法制观念淡薄,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偏低的文化素质影响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法律的意识仅停留在“法律就是惩治坏人”的水平上。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不了解《合同法》、《劳动法》等重要法律的相关内容,进而影响到农民自身权益的维护,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进劳务市场等正规职介机构,宁愿相信“马路招工”。
二、人力资本存量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在“十五”计划中,强调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劳动力转移,由此大量劳动力涌向城镇,但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第二、三产业部门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拥有较低人力资本的现实形成巨大的落差。在充满竞争,人才相对充足的城镇,对于转移劳动力充满了诱惑,但更多的是挑战。
一方面,对于欲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而言,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出去。根据中国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整理的材料显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见表二)
表二:外出务工农民与全体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单位(%)
年份
文化程度 2000 1999 1998 1997
全体 迁移 全体 迁移 全体 迁移 全体 迁移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以上 7.05
32.82
48.54
9.37
1.78
0.44 1.2
18.14
61.24
13.38
4.65
1.4 8.21
33.45
46.68
9.65
1.63
0.39 1.5
18.61
59.74
14.23
4.62
1.30 8.64
34.63
45.67
9.26
1.47
0.33 1.57
19.88
58.66
14.30
4.33
1.26 9.37
35.43
44.75
8.96
1.19
0.29 1.87
21.32
58.50
13.77
3.51
1.03
注:全体:指抽样的全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迁移:指迁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资料来源:
由中国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整理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第55页、60页)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其就业形势也相当严重。与城镇居民相比,转移劳动力的相对受教育水平较低,学历水平、拥有的技能不能与城镇产业部门的要求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素质的劳动力与城市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直接取自自然,他作为第一产业和传统产业,对人力资本要求相对较低,而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一般指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等的生产和供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军队等),他们是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而生的,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除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外,电脑、英语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农村劳动力所无法企及的。从三次产业看,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0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为5.8年、9.0年和10.1年,到2000年分别上升到6.8年、9.4年和10.8年。(如下表三所示)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转移到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他们只有具备新技能和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要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调查显示,2002年各地使用民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安装(48%)、纺织服装(20%)、机械电子(11%)、饮食服务(8%)等行业。这些企业大都对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及以上的水平,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素质与文凭的要求,使民工们靠力气吃饭的日子越过越难。
表三:2000年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比较
产业 人均受教育年限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本科及以上(%)
第一产业 7.99 11.82 43.13 40.31 4.61 0.14 0.02
第二产业 6.79 1.44 17.32 52.84 22.43 5.95 1.62
第三产业 9.44 1.54 11.53 36.52 31.42 18.99 5.18
总体 10.79 8.14 32.84 41.70 12.65 4.66 7.99
资料来源: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第65页.
第二、低素质的劳动力无力与城市下岗、待业居民相抗衡。1.在获取工作信息的能力方面,城市居民因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或人生经历,因此能更及时有效的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判断,他们通过招聘广告、媒体、网络等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寻找符合自身人力资本条件的工作。而大部分转移人口的信息来源是通过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获取信息,信息传递的速度慢,可靠性差。2.在就业方面,由于城乡劳动力在教育学历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见表四),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领域越来越狭窄,各地规定的就业门槛使农民工失去了在城市里“拾遗补缺”的机会,他们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工作脏、乱、累,工作时间长且工资低;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萧条,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
表四:2000年中国部分城乡15-64岁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及人均受教育年限现状
单位:(%)
未上过学和扫盲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本科及以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
城市 2.49 14.34 39.98 29.22 13.97 5.49 10.20
乡镇 4.2 21.37 44.31 23.79 6.33 1.27 9.14
农村 8.74 38.88 43.92 7.75 0.71 0.10 7.33
资料来源: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中国教育与
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第252页)
第三、低素质的劳动力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1.长期生活在农村闭塞的环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较为缓慢而少约束,而进入城市后,快节奏的生活步伐,淡漠的人际关系,让农民工感到压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除了工作,很少有机会与人沟通,他们的交际圈仅限于同地缘的老乡,因为文化素质低,他们得到的培训较少,很难适应工作的转换,一般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与“城市居民”交往,因此,极易被视为“外来户”。其次,在农村管理制度松散,诸如无证摊贩、捡破烂、露宿街头等为农村居民所熟知的行为活动却为城市严禁,因为不懂城市的管理规章,许多为农民工所悉知的生活习惯屡屡违规,从而受到城市居民的厌恶与歧视。2.在就业过程中,因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通过正当的程序获得工作,因为建立的雇佣关系缺乏有效的法律保证,很多工人在上当受骗后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3.城市的主人翁意识差,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公共意识,只是将打工的城市看成是暂时的居住地,人生的过路站,而没有从意识上接纳自己是城市的一员。
从1995年珠江三角洲外来民工的调查到2001年对北京、无锡、珠海三市进行的调查看,决定留在打工所在城市的由15.5%增至50%,准备赚到钱回农村的由72.4%降到10%左右。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以及政府取消了对农民工子弟收取择校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决定在城镇定居工作。作为城镇的准公民,只有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在国民经济结构转换中实现就业结构的转换,才能真正融入城镇的文明,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的真正转移,这也有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使农民工融进城镇文明,适应产业部门对于工作人员在素质技术方面新的要求,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城镇的一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途径
人力资本存量少,水平低既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成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和效果的“瓶颈”。把农民由人力资本贫困者转为人力资本小康者,城镇化进程对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是提升农村人口人力资本最为重要的历史背景。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之转移到城镇,并实现就业,就等于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中国。对于如何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一是基础教育不能放松,这为将来农民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二是对进城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工作的转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就以上两个方面试述几条建议:
1.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受教育权利平等。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贫困家庭因交不起学杂费而导致孩子失学的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前,政府从农民口袋中列支“教育费附加”来维持穷教育,税改后,乡村普遍感到吃饭难保,根本无力于教育投资。从而导致了对农村教师工资的克扣拖欠,严重打击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硬件设施的改造和购置(包括校舍改造、维修,图书、仪器购置等)因资金短缺而停止。中央政府应将责任回收,承担起基础义务教育的责任。浙江长兴县采取“教育券”的形式直接把财政的教育拨款教给学生支配,由学生自选学校,避免了政府投资的中间性流失,同时对贫困家庭以“教育券”形式给以资助,实现零负担,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
2.改革农村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当前时期内,农村教育升学率有限,大部分中学生要参加工作的现实,农村基础教育要切实从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劳动力就业服务的轨道上。
3.消除教育歧视,给农民子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之所以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单列,是因为这是在新时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问题且日益凸显。《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4月12日在头版刊登的一条令人心酸的报道《为什么我上学要东躲西藏》,写的就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北京的遭遇。农民工的子女要么留守农村,要么随父母前往城市。他们自身的受教育条件本来就差一些,如果政府不给予特别的关注,其结果只能是耽误了这代人从而造就共和国的新一代城市文盲。各级政府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角度出发,采取相应措施,诸如:给予转移人口较集中地区的学校一些优惠政策,让其接纳农民工子女,或者开办专为农民工子弟的学校等,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弟就学问题。
4.注重农村的职业教育,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赶不上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近两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数骤减,重文凭轻技能的思想仍十分严重,很多职业学校甚至转化为为升学服务的学校,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操作技能的培训。因此要改革职业教育,使其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契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确定培训内容时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要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拓宽教育范围,开展非农职业的培训;为弥补农业科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各地区农校、农技校要加强联系、外聘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为大量升学无望初中毕业生提供较好的职业教育以利于他们向城镇的转移。
其次,对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提供灵活高效的短期技术培训。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所以他们只能进入极不稳定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为了较快的适应工作的变动,他们必须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或者为了有一份稳定理想的工作,他们也必须通过培训才能有望进入内部劳动力市场。因此,加强民工在职培训,提高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招工企业的岗位培训和民工个人在培训市场上选择受训相结合,同时保持民工培训市场的竞争性而非政府垄断性,可以市场化办学,个人合理付费,政府适当资助,用人单位可给予适当的支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努力,这也符合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性与外部性相统一的特征。
注释:
①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40页
参考文献:
[1]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0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R].《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梁小民.《小民说经济》[M].郑州:郑州出版社,2004.5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04
“外来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民工状况》[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