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特点(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18 17:32:24 归属于农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52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加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就业机会,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二是通过农村工业化,为乡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是通过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创造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认为,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农业内部就业深化,是我国近中期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根据农业部(1995,P154)测算,在目前4.33亿农业劳动力中,约1/3属于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约为1.2亿人。事实上,根据我们测算,在1983-1994年农民收入的诸影响因素中,劳动力投入已经对农户收入构成负效果,而对非农业收入的影响尚为正值,因此,从表面上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尽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着眼点。权威部门(如农业部,1995,PP57-59)也认为应当把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国内大部分经济学者也持同样看法。的确,大部分发展经济的先驱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上都重视和主张创造更多的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机会,自从刘易斯(Lewis,1954)的经典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发表以来,虽然费景汉和拉尼斯(and,1964)对其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剩余的重要意义,舒尔茨(z)等对“隐蔽失业”理论提出了批评,但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在给定的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下,非农业的就业机会(与农业部门的产量增长相联系)将是提供增加实际收入、从而也是提高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最好方式。虽然后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在农业中也存着许多增加实际产出和收入的机会,但迄今为止,对于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问题,人们仍然主要关心提高全部劳动力的平均产品和边际产品,把重点放到非农业就业机会上。在众多的发展经济学家中,托达罗(,1985)独具慧眼,他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重点应放在农村和农业内部的生财之道。托达罗的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显着。80年代初期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但是,进入90年代后,由于乡镇企业的外部约束(如政策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等)趋紧,内部管理机制中落后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发展速度趋缓,而且吸收劳动力速度也明显下降。比如1984-1990年,乡镇企业单位数年均增长20.4%,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0.1%,1991-1994年则分别为9.3%和7.7%。1984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原值1444元,固定资产净值1119元;到1994年,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原值5503元,占用固定资产净值4324元,分别提高2.8和2.9倍。可见,仅仅依靠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已经越来越大,并且在内部正效应趋小的同时,外部付效应正在呈增大趋势。同时,我国的城镇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极为有限,90年代初期起逐年趋紧的“民工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与这两种现象不同的是,一些发达地区近几年来依靠市场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及其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关联产业群,在局部地区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现象上与托达罗的理论不谋而合。因而,我们认为,在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和产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着眼点应在农业内部。从各种现象分析,从主要在农业内部就业到再次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间大约要10-15年。

按照吸收劳动力的强度,可以把农业分为耕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种类型。所谓耕地密集型农业主要是粮食作物,其特点主要有:(1)单位面积耕地上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少。比如1991年,6种粮食作物平均亩用工14.2个,而棉花、油料、甘蔗、烤烟等作物分别为41.0、16.3、45.2、49.8个。在农业中,粮食产业最容易实现机械化,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程度就越高,投入的劳动力就越少。比如,我们在山东省的胶东平原和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各选一乡镇进行粮食生产成本调查,其结果是:前者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亩用工为12.8个;后者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亩用工为14.6个。

(2)占用耕地比重最大。粮食是城乡居民的第一生活必需品,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市场情况看,我国的粮食都不大可能大份额依靠国际市场,必须基于自给,而我国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均耕地仅有1亩多一点,耕地的主要部分不得不用于生产粮食。1994年,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约为耕地总面积的3/4。

(3)与农业中其他产业相比,粮食产业的技术进步较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比较收益处于劣势,而单位面积产量又相对较高(1994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为每公顷4063.2公斤,油料作物仅为1646.9公斤)。致使单位原粮中包含的劳动量少于其他作物(如1991年,每吨粮食用工为61.2个,棉花、油料、烤烟分别为770、192.6、259.6个),单位原粮中包含的价值量和净收益也少于其他作物及其他农业产业。事实表明,粮食作物的单产越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价格结构和投入结构下,农户的相对亏损甚至绝对亏损就越大。尤其是我国的粮食市场化程度较低,而农业生产资料则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这一矛盾更加加剧了粮食生产的相对或绝对亏损水平。根据宁波市4个郊区县的早稻成本核算资料,在24个核算户中,有11户每亩含税成本超过收入,利润为负数,主要原因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早稻的国家定价是44元/100斤,地方加价16元,合计60元/100斤,而市场售价是85元/100斤,农民按市价出售可达到收支相抵,按国家定价出售则亏本,如果扣除镇、村二级的补贴,粮食成本还要高。按照以前的“三挂钩”政策,每交售100斤粮,可按平价配售化肥、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三挂钩”政策取消后,每100斤粮食一直仅付给3.74元的价外补贴,而农资市场上尿素已从540元/吨上涨到2200元/吨,柴油从540元/吨上涨到2300元/吨,都是上涨4倍多,农膜售价从6400元/吨上涨到12800元/吨,翻了一番。农资市价如此上涨,而3.74元的价外补贴却一直未变,实际上是让农民单独承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以工补农”实际上是通过粮食补贴的中间环节补贴给了城市。可见,依靠粮食作物生产不仅对劳动力的吸收程度较低,也不能使农户收入很快提高。

所谓劳动密集型农业主要指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它们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上。进入90年代以后,农户收入中农业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这里的农业主要指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而不是指粮食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1994年在农户的农业收入中,粮食收入仅占41%;在种植业收入中,粮食收入仅占55%,换句话说,在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结构中,尽管粮食作物占用了75%的耕地,但获得的收入仅占55%。可见,在农户的收入中,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的边际贡献最大,而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的就业也主

要集中在这一产业。从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并以此为起点发展农业产业链,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吸收劳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北京市大兴县以京城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按照在一个村的范围内,除了粮食以外,某项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某项农产品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以及从事该项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50%以上的衡量标准,该县1994年已经发展到218个专业村,其中,蔬菜专业村116个,果品专业村57个,西瓜专业村25个,畜禽专业村10个,薯豆专业村9个,其他1个,据该县对196个专业村的统计,1994年底,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34074个,占总户数的81.9%,专业生产总收入51011.23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3.2%,专业生产纯收入25282.2万元,占农业纯收入的62.55%,人均专业纯收入2208.3元,相当于全县人均农业(农、林、牧、渔)纯收入水平,专业村的劳动力几乎没有剩余。尤其那些以发展温室、大棚和利用特殊栽培手段来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目的的专业生产农户,人均专业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由于是常年生产,许多农户还要雇佣其他省区来京打工的劳动力。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以来,山东、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专业村乃至专业乡镇。事实证明,凡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的专业生产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农村劳动力都很少有剩余,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低于非农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

如果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不仅由于其特有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的利润更高,还由于农业产前、产后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组织所带来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比如北京市大兴县在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在葡萄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由镇农业总公司组建“龙头”公司,搞好良种培育、产品加工等产前、产后服务,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分成。该县的礼贤镇京南蔬菜产销协会打破社区界限,实行会员间的经济合作,带领小农户走向大市场,不仅提高了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还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截止到1993年底,山东省肉、蛋、菜、奶、果、粮、油、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0200余家,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5000多万亩(包括山峦和滩涂等),联结农户60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0%,当年实现产值590亿元,利税40多亿元,凡是加入到各种一体化经营之中的农户,大都不存在劳动力剩余问题,有的还需要雇佣劳动力,收入当然大幅度提高。根据上述各地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只要产品适销对路,在政策上鼓励农民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并逐渐过渡到各种各样的一体化经营,是近中期内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尤其在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极不景气、对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边际贡献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那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前景如何呢?首先,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膳食结构中副食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表1说明,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主要食品中,除了粮食(城市居民)和蔬菜(城乡居民)的消费呈下降趋势外,对其他农产品的消费均呈上升趋势。尽管农村居民对粮食的消费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但1994年开始下降。并且即使截止到1993年,15年间的消费仅上升了7.6%,而对油、肉、禽、水产品的消费是分别上升了85%、90%、433%和275%,消费的增长主要

表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量

单位:公斤

年份粮食蔬菜食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

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

1978247.0141.52.05.80.30.8

1979257.0131.02.46.50.40.7

1980257.0127.22.57.80.71.1

1981256.0145.4124.0152.33.14.88.718.60.71.91.37.3

1982260.0144.6132.0159.13.45.89.118.70.82.31.37.7

1983260.0144.5131.0165.03.56.510.019.90.82.61.68.1

1984267.0142.1140.0149.04.07.110.619.90.92.91.77.8

1985257.0134.8131.1144.44.05.811.018.71.03.21.67.1

1986259.0137.9134.0148.34.26.211.821.61.13.71.98.2

1987259.0133.9130.0142.64.76.411.721.91.23.42.07.9

1988260.0137.2130.0147.04.86.710.719.81.34.01.97.1

1989262.0133.9133.0144.64.86.211.020.31.33.72.17.6

1990262.0130.7134.0138.75.26.411.321.71.33.42.17.7

1991256.0127.9127.0132.25.76.912.222.21.34.42.28.0

1992251.0111.5129.1124.95.96.711.821.41.55.12.38.2

1993266.097.8107.4120.65.77.111.720.81.63.72.58.0

1994257.0102.0109.0121.05.77.711.020.21.64.13.08.6

资料来源:农业部,1995,p197

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从表1还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粮食的消费过多和副食的消费过少上。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这类农产品的要求会更高,农村居民则会在短期内(比如,五年或十年之内)要求得到数量上的满足。总之,随着城乡局面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面对的是一个增长迅速且很有潜力的国内市场。

其次,从国际市场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优势在于需要投入劳动较少的粮食产业,劣势恰巧在于需要投入较多的“副食产业”,为了节约劳动投入,发达国家大都自60年代冷藏技术突破后,就减少了国内副食品生产数量,而依靠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这类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如法国副食品的国内自给率为70%,英国为45%,而德国仅为30%。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这一变化而逐步改变了农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结构,比如,印度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园艺局,泰国事实上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副食品生产基地。许多国外及港台厂商已经看到我国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极大优势,从80年代末期开始,就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建立蔬菜、花卉、水产品、畜产品等生产基地,现已波及内陆省份。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业务看,粮食基本平衡,食用植物油进略大于出。出超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是动物产品、蔬菜、水果、糖料及其它加工品等。可见,我们已经在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品了。正如安妮•克鲁格(Anner,1983,pp.39-40)在长期研究中所发现的“农业部门中的出口导向型生产活动是与使用更多的劳动力相一致的”。从决策角度看,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在此基础是逐步转变农业发展战略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才能摆脱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事实上,经济作物的生产费用并不比粮食作物多出很多,而农民手中的剩余资金(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1994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存款212元,手持现金458元)加上国家信贷支持,大力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水果、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是不存在资金障碍的。山东省沂蒙山区农民自8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发展苹果、银杏、大蒜等农产品,在短短的10年内由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5元提高到1994年的1208元,农民收入、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经济均面貌有较大改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沂蒙山区农户发展这类

产品所需的资金,除了金融机构少量贷款外,主要依靠农民的自有资金。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很不景气,贷款极难回收,农村金融机构大都倾向于贷款给农户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根据我们对一些乡镇的调查,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中,用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的贷款约占54%;而在合作基金会的投资结构中,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的资金投放量占70%以上。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类农产品生产的利润较大,资金回收较快,农民较易于归还贷款。

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不论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我国的粮食都必须采取自给为主的方针,利用国际市场调剂某些产品的余缺。因此在单产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之前,过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必然会大大减少社会上的粮食供给量,从而有可能诱发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所需耕地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获得:一是大搞农业综合开发,挖掘国土生产潜力,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有相当部分可利用资源未被利用起来,逐步开发这些资源并用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在总体上就不必减少作物播种面积。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粮食产量的提高。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发生大的减少的条件下,单产的提高就意味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可以相应减少一部分用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作物。

表2我国各类农业可利用资源能力

宜农荒地宜林荒山荒地可利用草地淡水可养殖面积海水可养殖面积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

可利用资源占已利用%372986408589

资料来源:程漱兰等,1995

(2)不能放松非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测算,我们得出了至少在90年代,农民收入的增长极在于农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业)而不在于非农产业的结论。前文还论证了非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能为农民收入增长极的原因,但绝不是提倡放松非农产业的发展。恰恰相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后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要,才能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前提到的北京、山东、广东、福建等地农业产业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有许多就是乡镇企业。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制定农村非农业发展有关政策时,必须以服务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为立足点,通过加工和流通方面的服务积累资金和经验,增强发农业发展的能力,并通过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农村非农业生产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农民收入的增长极再度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创造条件。

(3)劳动密集型农业的发展要靠技术来推动。一般来说,与粮食作物相比较,我们所说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本身就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在这方面,需要作好三方面的工作:1)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通过品种、栽培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技术的推广来推动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2)提高机械技术投入水平。研究表明,在农户的投资结构中,流动资金占主要部分,而且固定资金投入呈下降趋势,这是农户经济行为短期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固定资金投入又是农业生产(尤其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机械投入居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农户自身不愿投资的条件下,有关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服务工作。3)加强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高劳动密集性农业的附加值,并把这部分附加值尽可能的留给农民。此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也是提高技术利用效率和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含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4)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劳动密集型农业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特点,它的发展更需要日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持。服务的内容,除了前述机械、技术等外,还有生产资料供应、防疫、植保、收获和流通等。服务的主体,除了原乡镇农机、农技、植保、畜牧兽医等部门转变职能,有政府部门转变外为经济实体或非实体外,更重要的应发展通过农民自身联合而形成的合作经济性质的社会化服务性组织。通过组建农民协会、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等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从一些地区的经验看,这类组织不仅能够解决劳动密集型农业的社会化服务问题,还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在更高的层面上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注释:

[1]A.O.克鲁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就业》,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

程漱兰、唐忠、孔祥智、郑丰田:“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与近中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出路”,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费景汉和J.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T.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8。

W.A.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