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是两宋着名词人之一,也是20世纪词学 研究 的热点词人之一。1997—1999三年间,关于晏几道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视角多维,研究 方法 多样,异彩纷呈,成果颇丰。现将有关情况综述
一、生平考证与作品考辨
晏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其生卒年排行史传也没有记载。近人撰写的晏几道年谱及其他研究晏几道的文章,对他的生卒年和排行均是根据有关材料推算而定。如夏承焘先生编着的《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在“天圣八年庚午(1030)晏殊四十岁”条中云:“叔原约生于此时。”同书又在“崇宁五年丙戌(1106)”条中云:“叔原约卒于此时。”此后,今人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岁均沿用夏说,或定为“1030?—1106?”,或写成“约公元1030—1106年”。关于其排行,今人则多沿用黄庭坚《小山词序》中的说法,或云“暮子”,或云“幼子”,也有明言“第七子”的。涂木水《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一文,解决了晏几道研究中长期遗留下来的这一 问题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者到二晏的故里查阅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该谱对晏几道的生卒年及年龄均有明确的记载:晏几道生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即公元1038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即公元1110年,享年73岁。晏几道是晏殊的第八个儿子。不过,晏几道的三哥从小过继给叔父晏颖为子,这样晏几道也就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为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由晏殊第二十九世孙晏成玉主修,晏氏后裔历代相传而保存下来,故所载 内容 应该是真实而可信的。
程自信《论晏几道的 政治 倾向及其词作》(《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一文,以 目前 所能辑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多侧面地探讨、考察了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并对其与词体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了深入的 分析 和论述。文章认为,出身于贵族之家且自负甚高的晏几道由于所处的 时代 与其父不同,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北宋中后期党争的漩涡。从原始材料及其交游情况可以推知,晏几道的政治倾向与旧党人物较为一致,所以他在变法运动及后来新党人士执政期间,政治上受到冷遇。而且后来由于乏人荐引,或限于年岁老大,几道均未获重用。一生落拓、潦倒,仕宦连蹇,人生自我价值无法得以实现,遂转而将其情感寓之于词,促成了小晏词创作成就的取得。文章对于我们了解多情伤感的小晏的政治倾向,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全宋词》收晏几道《浣溪沙》两首,短短的两首小令中,竟有四句重复,这在《全宋词》中极为罕见。文瀚《晏几道两首〈浣溪沙〉辨》(《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胆的考辨,认为这两首词当为一词二传,其思绪、词境略有不同,后者似比前者浑融顺畅,故前者或为初稿,后者当为定稿。
二、作品思想意蕴的分析和解读
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大力创作奠定了词的基本类型和风格。“词为艳科”,到北宋已引起不少文人的警惕和改造。在晏几道之前,柳永、欧阳修甚至是晏殊等人已为词或多或少地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什么晏几道独独“追逼花间”,专意以词体抒写男女恋情,而且每每以梦境出之呢?刘锋焘《欲将沉醉换悲凉——浅谈情与梦境交织的晏小山词》(《文史知识》1998年第3期),运用 社会 历史 学、心 理学 的批评方法,认为这一现象是由晏几道的遭际、秉性、心态决定的。小晏一生陆沉下位,又曾因郑侠事件牵连而致入狱。也许正是这些,使小晏深感官场难测,社会险恶,因而促使他把情感倾注于男女之恋情上面,以此来求得一种慰藉与逃避;再就其性情而言,晏几道耿介不俗,恃才傲物,痴情善感,有时这种秉性甚至 发展 到了怪癖的程度。无奈的现实处境再加上他的性情喜好,使他很 自然 地对那些在他看来最为纯真的女子身上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和感情。而且,由于他对对方只能是心仪、向往,许多的不满足就只能在想象中在梦中来得以补偿,在他所能熟练驾驭、任意处置的小词中得到满足。他渴望有所作为而无由实现,自己所见所历的沧桑变化已足以让他悲怆不已。所以,小晏的心是悲凉的。这种悲凉甚至于绝望也只能在词中得以释放,在梦中得以化解。许金华《小山词借“花间之身”还“南唐之魂”》(《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1期),把小晏词与花间词、南唐词结合起来,作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文章指出,晏几道虽作情词艳曲类同花间,但其并非真正耽溺于酣乐纵情,而是另有深意在的。他那些通过追忆当时与莲、鸿、苹、云一类歌妓侍妾的悲欢离合之事的词作,实际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的哀愁,这与在香艳春风里裹挟着阴冷雨滴渗透出忧患意识的南唐词有相近之处。所以晏几道词是“借花间之身”还“南唐之魂”,把花间浓丽的“艳情”与南唐词的“愁绪”完美的结合起来了,从而把令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阎玉慧《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晏几道〈小山词〉新论》(《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一文,则从文本的角度入手,将《小山词》里评论的思想倾向分为两类,一类是书写对歌儿舞女的款款深情,一类是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其中可贵的是,作者在对侍女歌妓的描写中,笔端触及到了她们痛苦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她们的压迫,对她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关怀与同情。这一点朱德才《漫说小山词》(《名作欣赏》1998年第3期)也论述到,文章认为,这种情愫在柳永乃至晏殊词中偶有闪现,但在小山词中却显得格外充分。
晏几道与李煜契合点不少。朱德才《漫说小山词》(见前文)认为二者在身世、个人性情、作品内容上有许多共性存在,但二者在思想感情内涵上有异:李煜不囿于一己之哀痛,可延伸为千古人类共同之哀痛。而晏几道所难以自持、锲而不舍者,仍为一己之情事。由此决定了二人在感情宣泄方式上的不同,李明朗率真,而晏内敛婉曲。
三、 艺术 层面的透视和观照
尽管词的创作有婉约、豪放之分,但艳丽为其本色,婉约为其正宗。纵观两宋词家纯粹婉约或豪放者极少,即使是李清照这位婉约词家的重要代表,除了婉约之作而外,也不乏“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这类豪放词篇。绝无仅有者大概便是《小山词》作者晏几道了。在婉约词家中,小晏堪称独具特色。王玫《离歌自古最销魂——浅论小山词审美特征》(《 中国 韵文学刊》1997年第2期)一文认为,轻柔微小的意象系列、深挚细致的情感结构、若真若幻的心理距离以及单纯的小令形式,构成了小山词独特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是由晏几道自身的生活经历、个性气质所决定的。阎玉慧《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晏几道〈小山词〉新论》(见上文),则抓住其艺术成功之处的一两点进行重点 分析 ,认为晏几道在艺术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各种手法,创造出一个飘渺幽微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使人充分享受到一种朦胧之美。该文又认为,小山词之所以能产生如此美好的艺术境界,除小晏借助于梦境寻求他的理想外,还在于作者善于剪裁,用虚实相间的手法适度地把要表达的 内容 表现出来,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此外,他还对小山词语言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晏几道巧化成句,比之晏殊语言要浅显得多,比之柳永以后的词人则要含蓄典雅一些。
在艺术风格和追求上,也有不少文章把二晏进行比较。朱德才《漫说小山词》(见前文)认为:大晏词情景交融,情中含思,在雍容闲雅的气度中流露出一缕淡淡的哀愁;小晏词回旋曲折,纯以情胜,词中不惟感伤浓烈,而且沉郁悲凉。即使是题材内容、思想感情相仿佛的作品,亦是一直,一婉,一郁中见旷,一似旷实郁。傅义《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江西 社会 科学 》1998年第1期)一文,则持小晏胜大晏的观点,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晏几道对其父有所超越:一、感情更为深挚;二、个性更为鲜明;三、寄托更为自觉;四、语言运用更多变化。
近三年来,词学界对小山词艺术层面的 研究 热情颇高,成果颇多,还体现在对其艺术特色的专题研究上。《小山词》今存258首,其中有55首共出现了共59个梦字,平均每五首词就有一首词写梦,其数量之多、频率之繁,在古今词集中极为罕见。所以对其“梦”词及词中之“梦”的探究是我们不可不关注的话题。房日晰《浅谈晏几道词对梦的描写》(《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从梦的定性分析和本质阐释出发,认为梦是对人心理状态深层次的表现,能揭示人物最隐蔽的心理状态,充分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梦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也是心底潜意识的释放。并以此为 理论 依据,论述了词人在对梦的描写中所表现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梦中,词人表现男女之间感情的执着、思念的痛苦;在梦中,词人描绘别易会难、喜极而泣的情景。刘锋焘《欲将沉醉换悲凉》(见前文)不仅分析了梦的感情内容,而且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是缺陷的现实的补偿,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者是也。“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境缘无实”的悲凉绝望感受与心态,是小晏频频写梦的一个重要缘由。李慎明《晏几道梦词原型意象的增值性》(《河东学刊》1999年第2期)一文,也分别从心 理学 、文化学的角度对小晏的梦词进行了研究。
晏几道是一位专意于令词的作家。刘庆云《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求索》1998年第2期)一文,分析了晏几道在慢词风行天下的 时代 背景下,对令词创作情有独钟的原因,指出小晏之专意小令,并非情有余而才不足,实是受当时审美观念的 影响 ,并与其独特的经历和矜持的秉性有关。尚韵、崇雅,是北宋人强调的审美情趣。“有余意之谓韵”,令词体制短小,“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小晏之专意令词与这种审美情趣的追求有颇为密切的关系。诗尚庄雅,不尚媚俗,黄庭坚谓其能“寓以诗人之句法”,即指其能雅。慢词虽有容量、便铺叙、善开阖等优点,但有时难免会有过尽、过直、过浅的缺陷。特别是柳永的俗词影响及于天下,小晏在崇雅观念的影响与支配下,弃慢词而取小令形式是很 自然 的。
此外,在艺术上,词学界还对小晏词的时空表现艺术、小晏词的用调、倚声主题进行了讨论,可谓视角多维。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泠风的《落花微雨说相思——吟晏几道〈临江仙〉》(《文史知识》1998年第3期)和《沉醉重阳莫断肠——说晏几道〈阮郎归〉》(《文史知识》1999年第12期)、王晓瑜的《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贵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许金华的《“舞低”“歌尽”出境界——晏几道〈鹧鸪天〉名句试析》(《名作欣赏》1998年第5期)等文,对小晏词名篇名句进行赏析,也不乏审美意义。
1997—1999年有关晏几道及小山词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有些 问题 论证得更加全面充分,有的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细致,提出了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和论点,研究视角有所开拓,研究 方法 也得到了更新。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欠缺,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努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