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太湖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介绍了科技承包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对进一步做好“四统一”服务示范区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技服务;示范区建设;科技承包;安徽太湖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6-0374-01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置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为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形式,创新农技服务方式,太湖县自2007年开始,以所在地乡镇农技站为技术主体,以植保承包防治为载体,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的“四统一”服务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太湖县有近8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职业,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他们中大多数人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验不足,接受农业新技术的意识不强,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技能不足,直接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
1.2基层农技推广手段和方式落后,服务面不宽
近年来,各地通过建基地抓示范,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县乡农技部门已成为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但仍未走出传统的工作模式,服务手段和方式单一落后;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3个环节上“中间重两头轻”,在市场信息传递、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力度明显不够,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
2科技承包的主要做法
2.1成立植保承包防治服务队
县植保站配合所在乡镇农技站成立植保防治服务队,以乡镇农技站为主体,购置机动喷雾器,聘请机手和防治员,各方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县植保站根据实地病虫情况确定防治时间、田块和药剂配方,并检查防效;农技站技干负责农药的采购和药剂的配制;机手负责机械的保养;防治员根据防治时间随叫随到,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核定工作量,实行按劳计酬,并与防治效果挂钩。
2.2与农户签定承包服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水稻承包期限为播种到收获结束。“四统一”服务中,其核心内容是植保承包防治,农技站对农户承诺实行“四包一赔”制,即包农药、包药械、包人工、包防效和因病虫防治不力、人为造成损失给予赔偿。全年承包服务费双季稻区1750元/hm2,单季稻区1550元/hm2。
2.3实行良种良法组装配套推广
农技人员利用农闲季节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技术宣传和技术培训,在生产季节,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授农技知识,大大加速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步伐。3年来,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田化学除草技术等,在示范区内农户应用率达80%以上,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0%。
3主要成效
3.1产量增加
据调查,示范区双季稻平均产量为13.434t/hm2,单季稻平均产量为10.32t/hm2,分别比非示范区增产642kg/hm2和616kg/hm2,增幅为4.8%和6.0%,示范区合计增产粮食171.2t,农民直接增收30.8万元。
3.2成本降低
据测算,示范区全季防治病虫害次数为3.7次,比非示范区减少1.8次,用药成本减少169.5元/hm2,用工成本减少114元/hm2;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投入减少235.5元/hm2,合计节约支出519元/hm2。示范区农户总减少生产成本14万元。
3.3农田生态环境改善,污染降低
示范区内通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农田生态环境变好,病虫害天敌数量增多。据县植保站连续3年调查显示,示范区内稻田百丛蜘蛛平均为28.2头,是非示范区的1.9倍;二是通过统一防治,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浪费,减轻农药污染;三是由于农药的统一购置、保管和使用,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消除了隐患。
3.4农业实用科技成果应用步伐的加速
农技干部把示范区当成农业新科技宣传的窗口,实用技术的试验场,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广泛宣传,将实用农业新技术、农业科技信息逐步推广,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
4体会与思考
(1)农技“四统一”服务,既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的现实问题,也促使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进而以示范区建设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农技干部必须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高素质,要带着责任心下乡,带着事业心进田头[3]。
(2)“四统一”服务的重点和难点是病虫害综合防治,而采用统防统治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限于现有防治机械作业效率低,再加上植保防治的时效性,施药人员劳动强度大,目前大面积推广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在防治药械上取得新的突破[4]。
(3)要以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和现代化手段,形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技服务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破解当前农村和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本文来自《农技服务》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