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探究
中国民间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随着时间的累积,中国民间音乐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多种的艺术风格,中国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灵魂,富含丰富的音乐资源,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意志品质。中国民间音乐创作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也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最直接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因此,在此历史背景之下,将中国民间音乐传承下去十分重要,通过探究出有效的措施,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民间音乐的概述
(一)中国民间音乐的特征
中国民间音乐具有民族文化性、乡土本色性等特点,其创作并且流传于民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间音乐反映了基层人民的心声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中国民间音乐丰富多样,随着地域及民族的变化各具特色,南方民间音乐婉约含蓄,北方民间音乐豪迈粗犷,这也体现了民间音乐流变性的特点。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具有永恒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经过千年的发展,不断的加工创作,当今的中国民间音乐已经成为全人类艺术的优秀成果。中国民间音乐还具有鲜明的自然性,民间音乐的表现方式自然本真,多为方言口语,更加具有亲和力,中国民间音乐在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二)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
中国民间音乐的类型丰富多样,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功能。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在音乐的传承过程中,实付通过教与授的方式,徒弟进行学习,在民间音乐的传承中相互衔接,师徒互为对象,缺一不可,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类型都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共存。民间音乐的传承需要由一个音乐群体共同担当,通过各类型的音乐实践,讲授音乐的构建法则,从而影响着音乐群体的每位成员,在音乐的实际过程中,通过心领神会,自我发展,形成中国民间音乐的表演者。通过群体传承的方式,展现出中国民间音乐的社会属性,明确师徒关系,做到有效的传播。不同民族和地域范围有不同的传承方式,汉族民间音乐主要以“口传身教”为主,而发展较快的中国民间音乐类型,部分地区通过“书面乐谱传授”的方式进行继承与传播,无论何种传承方式,都促进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教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繁盛的国家,加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教育,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将其生动鲜活的传承下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因此,国家教育机构需要重视保护民间音乐,从各大学习入手,加强中国民间音乐教育,使其成为传承民间音乐的载体,强化音乐素质教育,重视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理论研究,加大师资力量。积极展开音乐培训讲座,做出科学的理论研究,加强对各学习民间音乐基础只是的培养。充分利用社会音乐文化,在进行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传承时,结合大众的音乐文化,实施校外教学的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收民间音乐的理论知识,课外进行有趣的社会实践,通过民间音乐的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间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发展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学校在进行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亲自体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传承性。
(二)加大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宣传力度
现如今,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因此,文艺工作者也需要加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保护措施,承担起应付的社会责任,在保护的同时需要加大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宣传力度,重在推广,使人们明确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通过良好的艺术素养将其流传给后人,广大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将中国民间音乐融入大众元素,使其得以延续。中国民间音乐的种类非常丰富,其音乐特质及语言结构等特性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中国民间音乐起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有十分牢固的感情基础,为提升中国民间音乐的综合影响力,需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民间音乐的文化底蕴及艺术内涵,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但为加大宣传的广度,还需要通过文体活动,组织社区的居民或者学校师生广泛参与到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播过程中,通过民间音乐的艺术熏陶,加强人民了解民间音乐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对民间音乐加以宣传和保护。
(三)强化乐器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作用
通过民间乐器强化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丰富,各具特色,不同音质的民族乐器展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并且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而在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民间乐器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民间音乐教育时,忽视了乐器的重要作用。为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需要将民间乐器作为切入点,使其进入音乐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发挥出民间乐器的最佳效果。将现代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风”,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时尚的编曲技巧,烘托出整首歌曲的氛围。使得喜爱流行音乐的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从流行音乐中学唱中国文化,让更多人接受中国民间音乐,有利于中国民间音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艺术进入多元化时代,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促进中国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教育、加大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宣传力度、强化乐器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作用,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
作者:彭芳
第2篇:中国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民间音乐》是星海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系统集中地介绍并分析我国民间音乐五大类即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及民间歌舞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各自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我国传统音乐在当今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如何看待民间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作用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对星海音乐学院中国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课程教学不足的思考,本文通过以下四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教学模式
按照星海音乐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中国民间音乐的教学采用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分层次、分专题的教学模式,具体的课程安排和考试方式如下。
(一)必修课
一是针对音乐学系的所有学生,中国民间音乐课一共分为3个学期,民歌(含歌舞)一个学期,民族器乐一个学期,说唱和戏曲一个学期,每周3个学时。由三位老师分别给学生上课,上课内容除了对民间音乐几大门类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介绍外,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形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期末的考试中,以测试学生对民间音乐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为主,其中音乐分析部分占总分的30%。另外,星海音乐学院同时为音乐学系的学生配套开设了民歌和说唱戏曲的风格模唱课,以加强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感性认识和了解。考试方式以表演(小型音乐会的形式)为主。
二是针对音乐学系大三、大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方向专业学生的“专题理论研究”课程,通过大一、大二两年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民间音乐的基础知识,因此,大三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音乐形态学分析的训练及进行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综述的写作,大四则投入到中国民间音乐的专题理论研究及完成相关的学位论文。
三是针对全院各系开设的《中国民间音乐概论》课程,具体安排是民歌和器乐一个学期,说唱和戏曲一个学期,共一学年,每周两个学时。一学年的课程由每位老师独立完成,以保证民间音乐教学的延续性。课程主要介绍民间音乐的基础理论和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并在课堂上对少数经典的音乐作品适当地进行模唱和欣赏,考试以笔试为主,结合平时课堂上的模唱情况,给出期末分数。
四是相关的特色课程:针对不同系别学生的特点和专业需求,学院还开设了不同的专题课程。如周楷模老师与高飞胜老师的“音乐人类学导论”、陈天国老师的“潮州音乐概论”、黄唯奇老师的“岭南音乐概论”、黄燕老师的“客家音乐文化”等。
(二)选修课
由于必修课的时间和内容有限,作为延续和补充,我们针对全院开设了相关选修课:笔者和教师王沥沥分别开设了“中国经典民歌风格模唱”“汉族说唱戏曲音乐经典作品风格模唱”选修课,这主要是配合全院的“中国民间音乐概论”课程而设置的,使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具体的音乐作品,真正去感悟民间音乐的价值和魅力,课程考试的内容以背唱为主。王沥沥还开设了“世界民歌艺术”,目的是希望拓宽学生的视野,以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歌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世界各民族音乐的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周楷模开设了“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选修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的特色和成果。另外,笔者和王沥沥还共同开设了“中国民间音乐欣赏”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到更多的优秀作品,从感性聆听和赏析中去把握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及规律,考试以风格听辨为主。
二、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教学中,我们也不断思考并及时改进,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说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民间音乐的风格模唱课的开设,其不仅是面向全院的选修课,让广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民间音乐理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其是面向音乐学专业的模唱课,是与理论课相配套进行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使学生对民间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考试以小舞台表演的方式进行,组织学生排演节目并加入动作表演,配合民族服饰,甚至还有民间器乐伴奏等,既讲求视听效果,又不失传统风格,把学生的表演作为该课程修毕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学生的热情很高,他们不仅自己编排节目,而且还花钱租借服装,请本系甚至是民乐系的学生伴奏等,这些既是他们学习民间音乐的一个展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加入相关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当中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收集整理工作。例如星海音乐学院选择部分优秀学生参加到广东省重点人文科研项目“岭南音乐研究和创作”中,学院带领学生采风,让学生整理资料并写成调查报告,其中包括2011届毕业生曾环婷的《广州市越秀山客家山歌墟的考察》、2011届毕业生骆颖的《广东传统私伙局的现状调查》、2013届毕业生周桂康等的《惠东渔歌的考察报告》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考察能力,也让其真正认识到民间音乐的价值所在。
(三)突出学院地方音乐的特性和优势
星海音乐学院地处岭南。岭南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音乐品种及深厚的文化传统。岭南音乐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较高的音乐文化价值,也因为广东独特的地缘文化环境,使得岭南传统音乐对于广大海外粤籍华侨来说,是其眷恋家乡的一种文化载体,具有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含义。星海音乐学院不仅开设了相关地方音乐的专题课程,如潮州音乐、客家音乐、广东音乐等方面的课程,更主要的是在音乐学系的专业课程及全院的“中国民间音乐概论”课中,也体现出了地方特色,如在戏曲中加入了粤剧的介绍,民歌中加入了广东中山咸水歌、广东童谣以及客家山歌等的介绍,还邀请了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来学校做讲座,这使得学生对广东民间音乐文化有了更直接、更客观的认识。突出地方音乐的特色,在星海音乐学院的民间音乐教材建设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三、教材建设
为了突出星海音乐学院地方音乐的特性和优势,同时为了配合民间音乐分析和模唱课的需要,学院在教材上也做了一定的努力。
(一)曲集的编写
笔者和王沥沥分别编写了《中国民歌音乐曲集》《汉族说唱音乐曲集》《汉族戏曲音乐曲集》等,曲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广东的地方音乐,另外还有教师陈天国编写的《潮州音乐曲集》等。
(二)教材的编写
主要有教师温萍的《客家音乐概论》《客家山歌探胜》,陈天国的《潮州音乐概论》,王沥沥的《民歌艺术》《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和《汉族说唱戏曲音乐艺术》,另外还有笔者的《中国民间歌曲艺术》等,与其他相似教材不同的是,其中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广东地方民间音乐。
四、教学反思
近年来,星海音乐学院中国民间音乐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材建设等方面已初具规模,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民间音乐的基本方法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学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面对浩如烟海、特色各异的中国民间音乐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有待提高完善。
(一)师资队伍有待完善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首要问题。与星海音乐学院其他学科如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等相比,主要从事中国民间音乐教学的一线教师不多,尽管有一些教师也参与到民间音乐的研究及教学中,但整个教师梯队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另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培养目标、考察标准等方面也应更加系统和完善。
(二)学生论文深度有待提高
应该说近几年音乐学系中国民间音乐专业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如2012届毕业生刘燕清的毕业论文《从“火宴山”的歌舞表演看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现状》、2013届毕业生冯白桦的毕业论文《阳江山歌剧〈岭南圣母之恋〉的艺术特征分析与思考》等都有较高的质量,获得了教师的一致好评,但综观学生的论文,大多还是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为主,重田野考察固然可取,但感觉还是缺少理论上的提升和总结,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和提高,这也给日后教师在学生论文的指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与本土其他院校交流不够
星海音乐学院虽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但地处广州具有音乐系科的大学不少,如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均有音乐专业,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优势,但各校交流不多,尤其是有关中国民间音乐教学方面的交流甚少。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才可能共同进步。近日,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其中就有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研究等课题,相信这将对广东地区各高校的民间音乐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对于中国民间音乐的教学,笔者认为,应该引起学院师生甚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因为其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实证材料,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其一,浩如烟海而又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更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二,更多年轻学子特别是作曲等专业的学生参与到民间音乐的学习传承和改编创作当中,使传统音乐的精髓在新生代中得以延续和发展。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在全社会特别是新生代的努力之下,中国民间音乐必将成为世界民族音乐百花园中一朵绚烂的奇葩。
作者:刘大坚
第3篇: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刍议
在我国一共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每一种民间音乐能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重要的艺术价值,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成了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笔者的了解提出一些保护民间音乐的措施。
一、中国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虽然不断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使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许多的民间音乐受到现代社会新兴文化与未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已经绝迹。特别是针对于我国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对其进行记载,这更需要我们加强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再加上民间音乐的艺人逐渐走向衰老与死亡,而继承者越来越少,甚至有些民间音乐没有继承者,导致很多民间音乐也在迈向消亡。
二、中国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一)民间艺人是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基础
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很多从事音乐的人才越来越体会到蕴藏在民间音乐中的价值,开始重视对民间艺人的挖掘。而且,很多民间艺人开始参加文艺节目和各种音乐比赛,通过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向外界传播自己民族的民间音乐,弘扬民间音乐的文化和技艺,从而扩大民间音乐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例如,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总能看到一些民间艺人演唱自己民族的民间歌曲;在《中国好声音》中,有越来越多民族歌手参加该节目,并演唱一些民间音乐或是在流行音乐当中掺入民间音乐,这些都能够让人们体会到民间音乐的魅力。
在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上可以有很多种,但主要还是以师徒、家族和自然传承为主。所谓自然传承主要是在当地民族当中不断进行传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承。该传承方式并不受到任何因素的控制,只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不断传唱而产生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方式主要是存在于比较有名望的民间音乐艺人身上,通过收徒来进行音乐传承。而家族传承是体现在音乐世家中,通过父辈不断将音乐技艺教授给子女而完成民间音乐传承。这些音乐传承的方式都是一种无意识的传承方式,不过由于这些传承方式在当下都遇到了阻碍,需要从事音乐的工作人员开始向一些具有民间音乐技艺的前辈们学习,并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从而使民间音乐通过社会人们的努力完成传承与保护。
(二)高等院校是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希望
高等院校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上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音乐类的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完成民间音乐传承。音乐类高等院校可以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较为系统的民间音乐教学体系,为培养民间音乐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并且,由于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民族音乐人才,这对于民间音乐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其次,音乐类高等院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科研项目对民间音乐进行详细研究,经过对其不断的分析和研究形成民间音乐相关的科研体系不断地传承下去,例如民族音乐演唱方法、文化背景、起源历史、音乐精神等等。最后,在非音乐的普通高等院校中,可以通过开设民间音乐赏析公共选修课使更多学生接触到民间音乐,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民间音乐,这也有助于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三)大众媒体是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助力
媒体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利用大众媒体对民间音乐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媒体可以开展民间音乐节目对其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们了解民间音乐、熟悉民间音乐,并体会民间音乐中所传达的民族精神。例如,电台、电视等媒体可以在音乐节目中播放更多的民间音乐,介绍民间音乐的文化背景和所表达的民族精神,并宣传民间音乐的代表人物,从而使人们能够了解民间音乐,喜欢民间音乐,达到传承与保护的目的。
(四)政府部门是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保障
政府部门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具有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很多民间音乐逐渐走向消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传承民间音乐上缺少经济的保障,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对其进行保护,以使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到对民间音乐的保护中来。例如,政府文化部门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以民间音乐为主题的音乐活动,让社会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民间音乐的魅力,使人们对民间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我国政府还应当对即将濒临灭绝的民间音乐技艺进行保护,并为其开展相关的研讨会,制定有效的措施完成对其的传承与保护。政府部门在民间音乐的保护问题上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提高对自己民族音乐的重视,从而完成对民间音乐的传承。
总之,对我国民间音乐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不仅需要我国社会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教育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只有先保护好民间音乐,才能够发挥存在于民间音乐中的价值。此外,通过宣传民间音乐中的文化价值,引起更多人们对其的重视,才能够促使人们不断完成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作者:李佩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