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控制对策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1:08:22 归属于审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12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监督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监督和评价”职能,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素养是息息相关的。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目前尚处于初创期,并未意识到内部审计制度对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及机构设置等方面,或多或少与企业经营及未来发展不相匹配,这就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为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以A公司为例,通过对A公司内部审计外包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在内部审计外包方面存在的风险以及为其提供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风险控制;对策建议

  一、内部审计外包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内部审计外包的含义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在企业发展阶段,内部审计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另外,对于相关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也在逐渐提升,从过去的仅了解财务相关的知识到现在要达到对财务、审计、公司运营、政策法规等各方面都有着足够了解的全面性人才。然而,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无法达到以上要求,因此企业不得不向外界聘请专业人员。由此,内部审计外包项目产生。起初,内部审计外包这一审计模式是由全球知名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的,也可称其为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是指把企业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交给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代为执行。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监督成本、守约成本和剩余损失共同组成了代理成本。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监督成本;而管理者为了向企业所有者定期出具报表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内部审计报告,由此产生了守约成本。随着经济活动日渐复杂,企业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内审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行业的发展有所了解。但是,企业内部很少具有符合要求的内部审计人才。因此,企业采用外部审计外包的模式可以降低成本。2.核心竞争力理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建立起了核心竞争力。该理论认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发展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对于非核心竞争力,要首先考虑成本效益性。因此,这一考虑无疑为内部审计外包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与内部审计相比,会计师事务所有着更高的业务水平。所以内部审计外包是企业的首要选择。3.交易成本理论。众所周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企业是选择运用内部资源满足发展需求,还是选择外包方式,成本则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内部审计的执行者是人,在内部审计专业的人才日趋增加的背景下,同时企业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开始选择既能够使得企业成本最低且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的方式,由此内部审计外包便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三)内部审计外包的模式

  目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交易类型的多元化,使得内部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内部审计外包逐渐引起了企业的广泛关注。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至今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许多说法都仅仅流于书面,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再看欧美国家,内部审计已经广泛运用于实践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内部审计方法。因此,在国际上有以下三种内部审计外包的模式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接受:1.完全外包。完全外包即企业完全雇佣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展开内部审计。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正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该类企业没有能力和资源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制度,只能采用这种“完全外包”的审计模式,将自己的内部审计外包给更具专业资质的外部第三方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完全外包有利有弊。它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但是事务所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内部审计的执行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其次,完全外包使得外部审计人员需要接触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这就无疑使得企业面临着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最后,完全外包使得企业无心再建立自身的内部审计部门,这势必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完全外包也有一定的优势,即完全外包会降低企业内部审计的成本。2.补充式外包。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日趋复杂,此时,当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面临无法处理的特殊情况时,就需要寻求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帮助。补充式外包解决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不高的缺陷,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介入,可以有效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但是,过分依赖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3.审计管理咨询式外包。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向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咨询。相比起补充式外包模式,审计管理咨询这一模式只是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指导,该模式中的外部审计人员不会直接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中。因此,该模式就有效的规避了企业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但是,该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即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使得外部审计人员提出的方案不能够有效的执行,从而并不能对审计效果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4.协力式外包。协力式外包与补充式外包有相同之处,但是补充式外包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这一目的,但是协力式外包则更看重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加。该模式的核心就是将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进行分类,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分配到不同的类别当中。如果某一审计领域所涉及的公司商业机密较多时,则会较多的安排自己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合外部人员进行审计。因此,这种审计模式则能够更大程度的规避企业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

  (四)风险控制的一般程序

  企业的风险控制一般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这三个阶段。风险识别是对企业面临的各种潜在事项进行确认。企业应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来识别有关事项并考虑有关事项的起因,对企业过去和未来的潜在事项以及事项的发生趋势进行计量。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特定条件,运用定量或者定性方法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并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风险应对是指经过风险识别与分析之后,对风险存在的情况实施相应的决策加以控制。

  二、A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案例分析

  (一)A公司简介

  A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是一家中小型餐饮企业,主要由3位投资者出资注册。近几年来,A公司发展较为迅速。公司治理设有董事长、董事、监事、总经理等层次。总体来说,该公司在近几年发展状况较为稳定。

  (二)A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近年来,随着A公司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逐渐变得繁琐,难度逐渐加大。因此,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A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人员来说,不仅要了解财务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对审计、公司运营、政策法规等各方面都有着足够的了解。如此一来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基于此,如果A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将会带来很大的支出。但是如果采取内部审计外包这一模式,成本便会大大降低。2.有利于改善审计工作质量。与内部审计相比,会计师事务所有着更具专业性的人才,他们在审计领域有着专业的素养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并且他们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并配备合适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该方式与内部审计相比,不但降低了成本,还改善了审计的工作质量。此外,外部审计人员由于受到自身信誉、自身利益及相关法律的限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展内审工作。3.有利于改善内审技术。与内审人员相比,外部审计人员所接触到的审计业务相对较多,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外审人员在专业技术以及相应的实践方面可以给予内审人员相应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指导学习过程,有助于内审人员了解相应的内审业务,打破传统的审计思维以及审计模式,对提高A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视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内部审计外包这一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内审人员对于企业的内审工作的认知度,还能够有效的增加内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为企业今后的内审工作打基础。

  (三)A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面临的主要风险

  1.法规及监督控制风险。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相对较晚,内审外包这一审计模式尚未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势必会造成对审计工作人员行为约束的缺失。因此会造成很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造成违法行为。对于A公司来说,内审会涉及到公司的各个层面,如果缺乏约束相关外部审计人员的规章制度,可能会造成不法分子泄露公司相关信息,对公司造成损失。2.削弱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风险。A公司在实施内部审计外包这种审计模式时,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进行了多次的权衡;同时,A公司对于相关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也提出了保持自身独立性的要求。独立性作为审计的灵魂,国家及其相关政府部门势必会建立相关的机构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审计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A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仍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公司两权分离现状的存在,使得内部审计机构无法独立于经营者而存在,尤其是对于A公司这类中小型企业来说,独立的可能性更小,这就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3.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的风险。内审部门作为A企业的内部监管部门,所涉及的部门较为广泛。而内部审计外包这一审计模式只是将内部审计人员换成了具有专业素养的外部人员,但不会改变内部审计的根本属性。外部人员为了更好的开展内审工作,势必会接触到A公司的重要商业资料。这便会增加A公司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

  三、A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与内审外包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相对较晚,国内没有可靠的案例用来借鉴和学习,只能学习外国的相关经验,缺乏科学规范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针对内部审计,但对于内审外包的法规却少之又少,这便使得部分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外包业务时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内审外包法规的缺失。我国现存的法规都只是针对内部审计的,有关内审外包的法规条例仍处于空白状态,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在实施内审外包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针对这一现象,SEC提出如下规范条例: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这一条例约束了上市企业内审外包。2.内审外包判定标准不健全。现如今,欧美国家有自己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内审外包执行标准,而这一套标准是针对欧美国家的实际制定的。如果我国采用欧美国家的这套标准而不结合中国自身实际情况的话,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有关我国内审外包的相关执行标准有待进一步建立。

  (二)外部人员的内审动机存在局限性

  由于A公司采用了内审外包的审计模式,因此只需要与第三方机构签订短时间的委托代理合同,这便使得外部人员对于公司的了解并不充分。因此,外部人员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只会对A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的内审报告,但是对于如何使得A公司能够在未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相关的问题,外部人员不会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和策略。

  (三)外部人员对于内审业务的了解程度有限

  由于A公司所聘请的外部审计人员并非是该公司的长期员工,不会对该公司提供长时间的内审服务,而且外部人员对A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能够清晰的了解。另外,外部人员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并不能在短时间深入了解A公司。另外,由于该项业务需要外部人员和A公司的内审人员配合开展,因此双方进行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就使得外部人员很难获取并了解A公司的信息。

  四、A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外包的监管

  A公司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之前,应当首先对本公司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以及预先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另外,A公司应当联合本公司专业素养较高的内审人员组成监督组织,对外部人员的内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外部人员是否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对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外部人员是否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内审工作。此外,A公司还应当对外部人员进行业绩评价,以此来约束外部人员。

  (二)将内审部门与管理层相分离,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

  A公司应当设置审计委员会,由企业外部的独立董事或者高校教授等独立于A公司的相关人员来担任审计委员,这样一来,不仅使得A公司的内审部门独立于管理层而单独存在,而且对企业的管理层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A公司可以将内审业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审人员直接由审计委员会领导,向审计委员会直接提交内审报告,审计委员会向其支付薪酬,不受到管理层的约束,有利于提高其独立性;而另一部分的内审人员由总经理领导,直接向公司管理层负责。

  (三)A公司应当理性的选择外包机构

  A公司在选择利用内部审计外包这一审计模式时,应当理性的选择外包机构,需要综合的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事务所的资质。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承接的业务较为繁杂,经验较为丰富,其审计人员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因此,A公司在选择事务所时应当首先考虑事务所的资质、知名度、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等方面。2.事务所的声誉。信誉较高的事务所不仅所提供的审计业务质量高,而且审计风险也较低。因此,A公司在选择事务所时,应当对比各个事务所的行业口碑,选择声誉较好的事务所进行审计。3.事务所的独立性。A公司在选择事务所时,应当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业务选择不同的事务所进行分别审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而且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更有可信度。

  五、结语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与其自身人力资源不充足相矛盾,所以内部审计外包越来越引起了中小企业的关注。内审外包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我们需要对内审外包造成的一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加以应对。

  参考文献:

  [1]杜静,谢勇,林斌,等.管理者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基于中国A股市场调查数据的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9,16(02):10-19.

  [2]赵宝卿,李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01):37-45+69.

  [3]刘斌,石恒贵.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审计研究,2008(04):66-73.

  [4]陈岩.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8(04):82-85.

  [5]邢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案例研究[D].云南大学,2016.

  [6]徐婴娟.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2020(11):122-125.

  [7]王霞,吴岚,李亦琴.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策略研究——以LD公司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5(10):61-63.

  [8]黄溶冰.内部审计外包的策略选择:组织柔性视角的案例研究[J].审计研究,2012(02):98-104.

  [9]黄茜,姚群.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控探究[J].当代会计,2017(08):58-59.

  [10]潘婷.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187.

  [11]刘建军,张海燕.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及策略选择[J].财会通讯,2009(34):25-26.

  [12]郭书维.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安全性和法律规范探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03):82-87.

  作者:马阳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审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