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B超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结果及参数特点。 结果 本组共检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57例,检出率为63.33%;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经产妇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及前位子宫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经产妇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的直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和子宫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临床检出率较高,位置多接近于宫颈内口,子宫后位者发生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风险更高。
[关键词]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B超;参数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88-03
剖宫产后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发生率较高,其与多种剖宫产远期并发症,如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已经逐渐开始被人们重视[1],现对我院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效果及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B超参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行最近一次剖宫产分娩的90例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经产妇均于2013年6~10月受邀于我院行B超复查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情况。所有经产妇年龄为26~42岁,平均(33.2±4.4)岁,最后一次剖宫产距本次复查时间为2~3年,平均(2.52±0.77)年。其中78例有1次剖宫产史,11例由2次剖宫产史,1例有3次剖宫产史。所有患者均于月经第5~8天行阴道B超检查。
1.2 方法
90例经产妇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B超检查医生进行阴道B超检查,计算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检出率,比较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B超参数(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的直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子宫横径、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及子宫位置)[2]差异以及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宫壁瘢痕缺损宽度、厚度及残存肌层厚度)[3]差异。
1.3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判断标准
B超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开部位子宫肌层及内膜线连续性中断、任何可见的无回声区[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差异性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检出率
本组90例患者共检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图1)57例,检出率为63.33%。
2.2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B超参数比较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经产妇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及前位子宫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后位子宫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经产妇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的直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和子宫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比较
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用于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的重要手段,能够挽救产妇及新生儿生命[5]。随着目前麻醉、手术及抗感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安全性较高,但术后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发生率较高[6]。B超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是诊断宫壁瘢痕缺损的可靠手段,准确率高达99%[7]。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B超诊断的最佳时机为月经期或排卵期,该时段患者子宫内膜较薄且间质较少,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8]。本研究中所有经产妇均在月经第5~8天行阴道B超检查,符合上述文献报道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检出率为63.33%,检出率较高。表明剖宫产术后宫壁瘢痕缺损发生风险较高,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经产妇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及前位子宫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产妇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的直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和子宫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位置多接近于宫颈内口,子宫后位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高危因素,子宫后位者发生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风险更高[9]。主要是由于宫颈内口为子宫弯曲部位,后位子宫下段需承受一定张力,且由于不平衡血流灌注而导致瘢痕部位组织供氧减少,导致产妇剖宫产后手术切口瘢痕愈合速度降低[10]。
另外,临床研究指出剖宫产次数也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危险因素[11]。多次剖宫产时一般选择原子宫切开部位切开,导致切口部位愈合不良。剖宫产次数越多,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发生风险越高。但本研究中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报道不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临床检出率较高,子宫后位者发生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风险更高,产妇应尽量采取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 文彬,张玉凤,武俊青.剖宫产术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0,30(10):705-710.
[2] 何健华.子宫剖宫产瘢痕缺损34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7):3403-3404.
[3] 韦春姣,陈立斌,冯淑英,等.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77-780.
[4] Florio P,Filippeschi M,Moncini I,et al.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the cesarean-induced isthmocele in restoring infertility[J]. 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12,24(3):180-186.
[5] 陈蕾.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1):176.
[6] 张为远.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61-163.
[7] 张冬雪.剖宫产瘢痕妊娠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38-39.
. Am J Perinatol,2012,29(6):465-471.
[9] 黄卓敏,古衍,江曼茹,等.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5):335-338.
[10] 朱新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35):7532-753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