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方法:选取186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在病房及仪器等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重视不足;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改善病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可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心血管;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急症及危重心血管疾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心血管内科建立重症监护室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多参数监测监护仪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护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8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122例,女64例,年龄41~76岁,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2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28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26例、重症高血压患者3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以及介入术后需严密监测的患者35例。 2 存在的问题 2.1 病房及仪器:使用原有内科病房,但重症监护室配备各种先进抢救设备,包括中心供氧、心脏除颤仪、吸引器、抢救车及中心监护系统,能同时进行心电、血压、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护系统为中央监护系统, 包括中心台和10个床边台[1]。这些仪器使病房空间显得拥挤,且患者对这些仪器陌生,这些因素均可在思想上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及部分仪器的报警功能,均会干扰患者的正常休息,给疾病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2.2 护理人员: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应用多参数监护仪及集中监护技术,这些仪器设备在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仪器的使用使护理人员放松了对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的检测,过分依赖这些高科技医疗设备仪器所提供的信息。但有时候,有些信息与患者的临床情况不相符合,或者仪器的使用不当,也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会误导医生,导致得出错误的诊断及治疗措施,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救治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较危重,病房医护人员多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关注监护仪的结果,而对患者的状态无暇顾及,对患者关心不足,患者感到医护人员更关注的是仪器,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不利影响。 2.3 患者自身因素: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都为危重症,在发病之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对疾病的恐惧和对预后的焦虑,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有不安全感;对缺乏疾病相关的知识,担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会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同一病室的危重患者病情发生急剧恶化时,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监护室工作繁忙,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不足,使患者感觉受不到重视,产生自卑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不满情绪。 3 改善方法 3.1 病室的环境的改善:改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布局,使病室内光线充足,并保证一定的空气流通。根据病室大小设置适当的床位数,并尽量减少病室内放置的仪器、设备,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暂时不用的仪器移出病室,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患者的生活空间,改善生活环境。使用可调整患者姿势和体位且带有保护栅栏的多功能床,使患者有安全感和舒适感[2]。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调整病室光线,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视听触等感觉器官产生的刺激。护理人员要走路轻、讲话轻、关门轻;仪器设备的报警声要尽量调低。对病情平稳的患者及早停止监护。抢救病情危重的患者时要注意保护周围患者。对患者家属提前做好宣教工作,探视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并且要保持室内安静,以免对其他患者产生影响。加强病室的夜间护理,夜间护理活动要集中进行,尽量避免破坏患者正常的休息习惯。 3.2 医护人员加强责任感 3.2.1 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学习心血管危重症医疗护理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由科室领导拟定培训计划,利用休息时间对医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成立对患者的重要意义;监护系统和其他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能及时、正确地识别仪器发出的各种信息、警示,及时向医生报告;心血管危急重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和表现;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抢救和处理流程;心肺复苏;电复律、电除颤的应用指征及正确处理方法;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及诊断处理;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护理管理等[3]。 3.2.2 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关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①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多缺乏对急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担心,从而产生如恐惧、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利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对疾病的疑虑,耐心给予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②向患者介绍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由于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较多,部分仪器体积较大,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且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仪器的配合使用及认识有差异。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正确地认识所用的仪器设备,讲解其功能及应如何配合使用。如监护仪通过线路和管道与患者身体相连,因此要向患者讲清如何活动不影响监护效果,体位的变换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因监护仪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③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少由于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现在的护理模式为“以患者为中心”。
Xtw.Com.Cn
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而不能只关注监护仪中图形、数字的改变,忽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尽可能地利用时间与患者交流,增进医护患者之间的感情,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更积极地配合治疗[4]。 总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成功建立,给心血管危重、急症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了解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9):641.[2] 潘爱军,刘 宝.关于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设计问题[J].安徽医学,2009,30(6):699.[3] 曾淑贤.重症监护室护士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5):2286.[4] 高晓红,张三桃.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现代临床护理,2008,7(2):52.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