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信贷风险是制约银行为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控,能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促进农村健康发展。本文阐述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分析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控面临的问题,提出应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银行信贷人员素质和农村信贷用户三方面来加强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风险管控。
关键词: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控
一、农村信贷的涵义
农村信贷是指与农业相关联的生产贷款,也就是金融机构为农业发展提供的各种信贷资金。“农业”在狭义上是指和农村有关的各种产业,比如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因此,和“农”有关的各种集体,比如农户、农村企业等是农村信贷主要的对象。基于产业类型角度,农村信贷是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贷款,既涵盖生产环节的农村贷款,如制造农业的生产资料、农产品的加工等,也包括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的贷款,比如农田基本建设等。基于贷款的主体角度,因本质上农村信贷是属于运用信贷资金的形式,农村信贷主体须与农业关系密切,应是从事与农业有关系的生产者,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农民家庭增产增收,从而积极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区域发展。
二、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银行信贷风险最初是指借款人发生债务违约,因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归还银行贷款造成的银行损失。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拓展了银行信贷的风险定义。现阶段,学术界对于信贷风险的界定是:因债务人的信用等级降低、履约水平能力下降造成的债务违约,或是利率、汇率等金融环境发生的改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受到波及与影响,由此导致银行信度资产价值减少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指的是对银行信贷资产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级、风险分类、风险报告与管理等工作,由此使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保障,使银行的经营效益得到提高。因此,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一项关键性的系统性工程,有助于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银行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全面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放到重要地位,借助于精准扶贫使我国在2020年农村的贫困人口实现按照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由此解决区域性的贫困问题[1]。农村金融为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起到重要的保障,农村金融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现阶段我国城市金融体系日益完善,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开发、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都相对健全,然而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2]。所以,需要对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业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由此使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管理风险的水平得到提高,确保银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丰富商业银行的“三农”金融产品,加大对于农村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3]。加强农村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既能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又能为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村经营模式的转型提供动力,助力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4]。
三、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1)贷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检查频率和覆盖面不足。现阶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农村信贷业务时,对于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领导者的依赖程度大[5]。但是,农村营业网点的领导者需要面临各种金融产品的营销指标,不是单纯的信贷业务指标,这就造成了部分商业银行农村网点的领导者进行农村信贷贷后管理时出现了“偷懒”问题,总行的贷后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流于表面。(2)重政绩,轻业绩,重城市、轻农村。商业银行领导对于城市业务以及法人贷款等见效快的业务给予高度重视,目的是使政绩得到提高,信贷业务的规模有效扩大。缺乏先进的监管机制,这就造成了农村信贷业务发展速度慢,商业银行基层客户经理进行农村信贷投放的热情受到影响,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的经营工作缺乏主动性。2.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1)农村信贷业务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信息技术日益创新,和金融业日益契合,对银行核心竞争力提高有重要帮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发展迅猛,借助于互联网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日益增多,由此“逆选择风险”存在于信贷业务中,通过信息数据系统许多优质客户被挖走[6]。此外,现阶段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缺乏电子化手段,部分业务尚不能借助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全程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造成了农村信贷业务中人为操作风险比较大。农村信贷业务很多都是繁琐的农户小额贷款,存在学历低、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低,风险意识缺乏等特征,依靠人的方式进行贷后管理工作,风险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增加了银行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与主动。(2)农村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落后。现阶段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对于农村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主要是借助于农村营业网点的领导者的“人脉”对客户进行了解,还没有应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不能对农村信贷风险进行全面客观评价[7]。(3)农村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商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由于面临着经营业绩的压力,导致了工作人员对于业绩给予重视,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重视。此外,现阶段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迅猛,加快了对于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导致了部分“老客户经理”不清楚如何做,由此培训新员工时,通常是流于形式,一般是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的突击培训,影响了培训的效果[8],造成了信贷措施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实。(4)农村信贷农户还贷意识普遍较弱。受社会整体的信用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户的信用观念与信用意识不足,通常对于“法律空子”进行寻找,对于农村贷款进行尽可能的逃避。其表现主要如下。一是没有还款能力或是还款能力弱化的,暂时无法按期还款的客户。近年来全面推广了保险,自然灾害原因等造成的还款能力丧失的比例在降低[9],这部分客户在农户的小额贷款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二是具有还款能力,但还款意识薄弱,不主动意愿偿还的客户。比如:部分贷款农户贷款以后,全家人都外出打工,从而对于银行债务进行逃避;部分农村贷款农户在银行催收贷款过程中,通过各种理由拖欠、各种方法抵赖,宁愿加息也拒不主动归还贷款。对于缺乏主动还款意愿的农村贷款客户,银行要加大催收贷款力度,哪怕是提高贷款催收的成本也要树立“典型案例”,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10]。因为一旦在催收缺乏还款意愿的客户过程中,采取了软弱的措施,会间接助长了农村贷款环境恶化,对于其他贷款客户的催收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增加农村信贷风险,增加银行的农村信贷管理的成本[11]。
四、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
1.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有些银行工作人员结构出现断层,一线客户的经理已经提前步入了老龄化时期,部分老同志由于思想观念缺乏创新,不能对于新业务、新措施、新制度等有全面的认识和学习,主观上认为好贷款就是能够回收的贷款,“经济资本”概念欠缺,基层营业网点、客户部在产品营销时也不重视经济资本占用增加可能带来的风险,使银行收益不确定性增加。2.信贷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商业银行缺乏专业人才,顶层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细则与操作规程设计不完善,风险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银行信贷业务的标准化建设进展缓慢。分支行对于总行的下发的文件制度等不能有效深入解读,不能全面到位地传达文件制度精神。分支行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与鼓励制度,对于新入职的人员缺乏职业规划,大量优秀大学生沉没在“柜面业务”操作中,出现了员工人数充足、“人才”却欠缺的现实状况。3.责任落实不清联合营销与联合调查的上级机构缺乏明确的责任。比如,某银行的分行规定,针对贷款发放违规但是不明显的问题,只是处罚直接负责人,不追责上级机构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阶段,导致了“上级银行的关系户”在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基层银行为了不得罪上级机构,不得不进行贷款办理,上级银行领导缺乏职业道德约束,存在复杂的人情关系,对贷款业务进行办理过程中部分客户拿着上级银行的特权要求下级单位对贷款进行办理,一旦不能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奖惩措施与责任进行明确,通过责任制度进行约束,那么就会由于道德风险导致信贷风险发生,导致商业银行产生损失可能。4.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客户信息共享机制、制度规范共享机制、新产品操作技能共享机制等。某种意义上使基层员工提升业务技能受到了限制,使产品的创新受到了抑制,不能充分落实好的政策与制度等。总行、分行等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有关文件只是向分行下发,分行由于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导致了向基层人员发送受到影响。
五、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控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银行自身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1)完善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进一步细分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构建诸如调查、审批、检查、处理等具体风险的不同的职能部门,明确相关责任人,来负责银行农村信贷投放过程中的各个对应事项。(2)健全银行的审批制度。优化农村贷款的审批流程、权限设置等,使审批农村信贷的流程更加完善,实现过程中的相互监督与相互制约,越权问题得到有效避免。(3)强化银行的内部审计效用。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力量,提升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的地位,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受其他部门的影响,确保有效开展银行的各项内部审计工作,由此充分发挥银行内部的审计作用。2.增强银行农村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能力(1)健全农村信贷产品的价格跟踪制度。商业银行需要分类分析农村信贷客户,建立相应的金融产品,同时对于信贷产品的价格跟踪制度进行构建,一旦发现信贷产品的价格比预警值低,那么商业银行需要和农村信贷客户积极联系,对其还款的能力进行了解,对相应的对策进行制定。(2)建立科学的信贷用户农产品价格预测机制。农产品的价格受多方面的影响。基于分析农产品价格构成影响因素,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进行提前预测,由此为农村信贷的发放提供科学依据。3.借助信贷用户财务信息加强银行农村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分析农村信贷借款人的各种数据,使农村信贷风险防范得到加强。在信贷借款人提供的各项财务报表中,各种数据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一旦借款人对于财务进行造假,那么财务数据就会发生逻辑问题。所以,商业银行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等科学分析农村信贷借款人的财务数据,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信贷风险防控提供依据。4.提高银行农村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风险应对能力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其工作水平。通过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农村信贷风险防控提供保障。(1)农村信贷人员招聘。银行在信贷业务人员招聘方面,应当严把招聘人员质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的学历、能力、专业、工作经验等,使人才招聘的质量得到保障。一方面,对学历、专业进行限制,要求最低本科学历,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另一方面,除招聘应届毕业生外,也向社会上具有金融系统工作经验的人员实施招聘。此外,对于人员招聘流程进行设计有优化,人员招聘的笔试以及面试环节对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设计,借助对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对于应聘人员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由此使招聘质量得到提高,使招聘的人员的素质能够满足银行农村信贷风险管理要求。(2)农村信贷人员培训。将科学的培训提供给新入职的信贷业务人员,不但能够使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可使信贷人员风险意识得到强化。培训的内容要全面和广泛,如信贷基础知识、信贷风险管理知识、业务操作技能等都要给予重视;培训的方式可以结合采取定期集中基础知识培训会和不定期的业务分析与业务能力提升探讨会;培训的师资可以从银行外邀请信贷业务方面的专家,也可以让银行内部已经从事信贷业务多年且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或者银行管理层来进行培训;培训结果要实施考核机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确保培训效果。(3)农村信贷人员考核。银行应当根据农村信贷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遵照事先制定的信贷人员考核标准来严格考核信贷人员。设计客观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使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不能全面考核或者是考核不合理的问题得到避免。5.重视农村信贷用户的管理借款人的诚信直接影响着借款的安全性。一旦借款人不诚实守信,那么就有可能利用不同方式对还款进行逃避,使借款风险增加。对于银行而言,确保借款人个人诚信,对于降低信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信贷用户的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见图1)。(1)严格验证借款人的身份。全面调查借款人的姓名、年龄以及职务等个人信息。利用验证身份证、对借款人朋友走访等方式确认借款人的信息。借助于借款人身份调查来落实借款人客观存在。(2)全面审查借款人的素质。借助于暗访等方式,了解和借款人有比较多接触的人员。在了解过程中能够侧面掌握借款人的品格、道德以及形象,有助于客观评价借款人的诚信。(3)调查借款人的综合实力。借款人的交流能力、对问题进行处理的能力、经营能力等都属于综合能力的范畴,较强的个人能力意味着较好的诚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对于借款人的经营场所的检查,对于借款人的从业经历进行了解,对于有关证书进行验证等措施,能够客观、深入地掌握借款人对贷款偿还的能力。(4)调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现阶段我国的信用体系日益的健全,银行可以借助个人征信系统,借助于对借款人是不是有合同解纷、是不是有偷税等行为的调查,全面深入地认识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另外,借款人面对银行的要求表现得配合情况,一定程度也是评价其诚信的重要方面。借款人积极配合银行调查,相关资料全面及时提供,通常认为具有良好的诚信品格;相反,不积极配合银行调查的借款人,可能存在故意隐瞒,对其诚信品质要给予高度关注。图1 农村信贷用户管理流程
六、结语
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业务能够健康发展,无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资金保障,为农村经营模式的转型提供动力。但是由于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银行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对于商业银行农村信贷风险的建设,能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林兴.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探析[J].中国市场,2016(24):123-124.
[2]汪一航.农业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对策[J].中国农村金融,2016(3):79-80.
[3]康鹏.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例[J].西部财会,2018(5):42-45.
[4]王桂芳.美国家宅财产制度的启示:破解中国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风险的新思路[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64-69.
[5]闫若莹.农村P2P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6):63-65.
[6]蒋团.社会资本引入后的农村信贷风险控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39-40.
[7]陈明焱.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探究[J].财讯,2017(30):163.
[8]罗芳,李政.后危机时代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与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44-45.
[9]邹小红.农村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模式探究:以长乐农商银行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7-60,64.
[10]张敏.浅析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5):211.
[11]连静.探究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X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财经界,2019(4):93-94.
作者:周频 赵熙 丁向前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浙江建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