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魏晋人物品藻之风)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15:16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43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人物品藻,也叫人物品评、人物品鉴,即对人物的德行、气质、才能、风度等的评价。它是魏晋六朝时期盛行的一种品人风气,也是当时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从汉j'二“淸议”,发展到魏晋六朝时期的“清谈”,这种品评逐渐由实片洲度的道德评价衍变成了注重于人物的风采神韵的审美评价。这种品评人物的方法也逐渐渗透到文学艺术品评中去。

  

  对人物的全面欣赏、评价,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提供了许多概念、原则、范畴。从艺术理论范畴的出现和形成来看,古代文艺批评和艺术理论中许多常用的重要概念、范畴,都是从人物品藻的术语中移植和改造而来的。例如,谢赫《画品»中的“气韵”、“骨法”、“气力”;书法理论的“骨”、“筋”、“体”、“势”、“力”、“劲”,文艺批评中的“雅”、“俗”、“味”、“意”、“趣”、“情致”等等,几乎都是受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的影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感慨说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在此,本文将以“风骨”、“气韵”这两个重要范畴为例,来探析人物品藻对艺术理论范畴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

  

  —、风骨

  

  “风骨”是汉代以来人物品藻中常用的概念,它指人的品格、气骨,一种清高豪迈的气度。在史书文献中风骨”可以分开来用,也可以结合。“风”在魏晋六朝人物品藻中单独运用时,指的是人物在精神面貌方面的“风度”、“气质”,特别是韵味、感情、意气等的表现。魏晋六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关的词汇,如风味”、“风姿”、“风采”、“风神”、“风度"等概念。《世说新语•赏誉》中评王弥“风神清令”’《世说新语•容止》评王武子“隽爽有风姿”,这里的“风”指人的气质、神韵方面的感染力,或是人的优美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的风力。

  

  “骨”最早与古代相人术相关,它指人的形貌,在人物品藻时一般说“骨相”、“骨法”等。“骨”同时又含有对人的品质高尚、正直的赏赞之意。例如,《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这里的“骨”指人的形体挺拔高迈。《世说新语•赏誉》中说:“王右年陈玄伯垒块有正骨”,此处的“正骨”更多的是对人的品德正直的褒扬。又如《晋书•崔洪传》:“骨鲠不同于物”,骨鲠、骨在这里都是指具有忠直敢言、刚健不屈、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品质。

  

  而“风骨“连用的情况在魏晋六朝时期的人物品藻中也逐渐出现。例如,在《抱朴子•审举》中提到士有风姿丰伟,雅望有余,而怀空抱虚,干植不足”。这段话就是从风骨的两方面来品评人物的。“风姿”即“风”的一种表现,而“干植”,则相当于“骨”。例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弓丨《晋安帝纪》在评价王羲之其人时羲之风骨清举”。梁代沈约《宋书•武帝纪上》桓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到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再如《世说新语•轻诋》中批评人极其平庸,没有风骨:“旧日韩康伯,将时无风骨”。

  

  这种用“风”、“骨”以及“风骨”等具体而形象的术语来对人物进行品评的风气形成之后,自然向文学艺术领域扩散。“风骨”逐渐被引人书法、绘画批评领域。例如,南朝谢赫在《古品画录》中评曹不兴的画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又评张墨、荀勖云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谢赫在这里评论曹不兴等人时说他们的画在表现风力、气韵方面,非常神妙,但在构成骨体方面却不精。在书法领域,梁代的袁昂《古今书评》评蔡书云骨体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而梁代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此两处评论书法家的作品既具有端正挺拔的气骨、骨体,又具有飒爽风神,可谓是风骨兼备。

  

  “风骨”在被引人书画艺术评论之后,刘勰又第一次将其弓丨人文学评论,在其《文心雕龙》里专门有《风骨》篇,“风骨”被用来分析、评价作家、作品。稍后的钟嵘在《诗品》中用“风骨”来论诗。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品评、鉴赏文学作品中的“风骨”,就是品藻文学作品的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品文其实就是品人。“风骨”从此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批评的重要范畴。

  

  二、气韵

  

  “气韵”这一范畴同样是来源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评鉴赏。它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品人风气影响下,“气”逐渐成为人物品藻中得重要概念,自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以后,气这个范畴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的批评中。与“气”密切相关的术语很多,像神气、体气、气调、气韵、气象、气味等等。例如,在《世说新语•雅量》中:“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世说新语•赏誉》: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tit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等等。魏晋六朝早期的画论中即以“气”谈艺。例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有“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批评《小列女》:“面如银,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评卫协时说:“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可以看出,这里的“气”,都是指作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

  

  “韵”字也大量出现在魏晋六朝的史书及《世说新语》中。例如《晋书•庾.凯传》:“雅有远韵。”《宋书•王敬弘传》:“敬弘神韵冲简”。《世说新语*品藻》類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世说新语•言语》注引《玢别传》曰“玢颖识通达,天韵标令。”《世说新语•雅量》注弓I《王澄别传》:“澄风韵迈达,志气不群。”《tt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32—达。”这些“韵”所指的都是人物的审美形象,是从人物的形貌飘逸、流动而出的内在气质和某种动人的意味。对人物进行品藻欣赏的这种观念转到绘画上,就要求人物画表现一个人的风姿神貌。

  

  最早在艺术上提出“气韵”的,是南朝齐的谢赫。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有六法,以“气韵生动”为最上。他认为“气韵”乃是绘画创作的总的原则和要求,绘画中的最高境界。绘画作品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例如,在《古画品录》后文中,谢赫品评具体画家时常提到“气韵”等词。例如,评顾骇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评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评张墨:“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评毛惠远出人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评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宗白华先生曾在《美学散步》中总结说:“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可以说“气韵”一词,最集中、最准确、最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

  

  在谢赫之后,“气韵”范畴在审美领域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陈代姚最《续画品》评刘璞体韵精研,亚于其父。而在书法领域,与谢赫同时的王僧虔,又以“韵”论书法。其《书赋》又云:“离文匪缛,托韵笙簧”。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殷钧书如高丽便人,抗浪甚有意气,滋韵终乏精味。”“气韵”在绘画、书法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它将人的品质与艺术品质加以融合,是人格美同艺术美相融合的统一表现。“气韵”从而成为中国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也常被用在后世的艺术理论批评当中。

  

  三、结语.

  

  除了“风骨”、“气韵”等概念,中国美学理论中的“情”、“意”、“体”、“势”、“形”、“雅”、“俗”、“逸”、“简远”、“淡泊”等概念,也都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藻和鉴赏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文化思潮,魏晋六朝时期的这种带审美性质的人物品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的形成和发展,品人的范畴被广泛用于艺术品评,从而丰富了中国艺术理论范畴,促进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刘园园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