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中小学心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凸显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心理课的特色表现不明显,心理活动课上常常散发两种“怪味”:学科味和德育味。
心理课的学科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案设计是按照传统学科的设计套路,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整堂课重在知识的传授,没有摆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固有模式;(2)情境创设中,多选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静态素材,采用“读、思、答”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心理课中的“德育味”则体现在:思品课与心理课在具体的内容上有许多交叉,然而,德育和心育各有其内在规律,有的心理辅导教师长于说教,往往不自觉中把心理课上成了思品课,“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理。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如何上出心理课的特色,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呢?
一、心理课中的目标设置要体现“心理味”
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相对应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活动课尽可能地为学生解决这些成长的普遍问题,这是心理活动课最大的意义。因此,心理课的主题选取要来自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原则,课前的学生调查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主题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选题不宜过大,提倡“小题大做”“一课一得”。而具体的目标设置中要集中具体,可操作性要强。在认知上,应该“了解、懂得或转变”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养成或改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或感悟”什么。如以“合作”为主题,课堂活动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1.了解合作是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认知层面了解合作的相关知识);
2.尝试通过游戏初步掌握合作的基本技巧(在课堂上进行行为训练);
3.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感悟团体合作的强大力量(通过情感体验,获得深刻的感悟,形成合作的强大内部动机);
教师在对心理活动课课案进行目标设置时,只有跳出“教”与“学”的固有教学思路,只有重在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才能体现出“心理味”。
二、心理课中的情境创设要体现“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体验,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进行反思和改变。情境体验的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视频、小品、案例等形式,先呈现具有矛盾冲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先受到情绪感染、影响乃至震撼,再通过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我”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进行深度思考与讨论,作出行为选择,并阐述理由,由此引发他们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改变自己的动机。
目前,心理活动课中情境体验的常用题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案例类活动素材。此类素材主要来源两个渠道。(1)直接借用书上的各类故事,包括童话、寓言等。让学生读完故事后谈感想和体会。由于这类故事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比较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讨论也多局限在理性层面及知识观念层面,很容易陷入“学科味”极浓的“寻找正确答案、正确观念”的窠臼。(2)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或问题提炼改编。由于案例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带来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化团体动力。
2. 表演类活动素材。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或困难,提炼成角色扮演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效果。
3. 游戏类活动素材。一堂活动课的不同阶段均由各类游戏渗透。除了暖身期游戏需要活跃气氛“破冰”以外,其他阶段游戏选择的关键是必须紧紧围绕辅导主题和辅导目标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
心理课上,无论选用哪类活动素材,只有紧紧围绕“创设情境,激发共鸣”这一目的,才能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触动心灵,进行反思和感悟。
三、心理课中的课堂氛围要体现“心理味”
一堂心理活动课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在于全体学生是否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是否做到真诚开放,是否想说、敢说真心话,而不顾及是否说了错话、说了偏激的话,是否让老师、同学们不喜欢自己。因此,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上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带领学生进行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心理辅导教师催化出的温暖、安全的班级团体氛围,这一氛围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并带来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御心理,是辅导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最高超的技能。
从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自我防御意识逐渐增强,表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学生们要么沉默,要么以违心话揣摩问题的正确答案,要么以调侃话吸引关注。而大多数心理活动课要么气氛沉闷,要么秩序混乱。
那么,心理辅导教师怎样才能催化出温暖、安全的班级团体氛围呢?
(一)心理辅导教师要表现出无条件接纳的辅导态度
心理辅导教师在整节课上要一直面带微笑,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即使学生说了偏激的话,只要学生说的是真心话,心理辅导教师就要真诚地感谢学生的分享,理解他这样说一定有他的理由,谢谢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这样可以使学生敢于说话,敢说真心话。
学生表现得可爱、幽默的地方,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笑,这样可以使师生间表现出好像对某个问题有了共同的话语,让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灵更贴近。
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自我表露。这不仅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并且觉得其实老师小时候跟他们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由此能敞开心扉。
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以“师者”身份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尤其是活动分享环节,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以“真理在手”自居,咄咄逼人地对学生进行教导或规范。学生在众目睽睽和咄咄逼问之下,要么退缩,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么激化矛盾,增强对立情绪。
在教研课听课活动中,常常有教师疑惑:“学生说错了,我也要‘无条件接纳’吗?那我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这样想,是因为很多教师混淆了“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同意”的区别。“无条件接纳”是指我们理解他的想法,是因为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他有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我们不评判他的想法正确与否,只是理解他有自己的理由。而“无条件同意”则是无论他怎么想,我们都认为他是正确的。
心理辅导教师不会直接教导学生怎么做是正确的,却会在诸如“你是这样做的,那你这样做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对方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会怎样想、怎样做?……”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帮助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从而主动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心理课上,只有辅导教师做到了真诚地尊重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所有想法“无条件接纳”,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个人情感,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争鸣中。
(二)班级成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专注地倾听,并进行真诚的回应
班级成员必须体验到足够的安全性和支持性,这样他们才会公开表达情绪,积极发言。
1. 班级成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专注地倾听
我们常常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辅导教师或一名班级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当众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经验时,其他班级学生很多处于以下两种状态。
(1)游离于课堂之外,没有投入到活动任务中。
这类学生如果是班级大多数,说明情境创设不够,没有激发班级成员的共鸣。此时需要辅导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思路;如果是少数个别学生,则需要辅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关注、及时带动。
(2)专注于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没有与活动环节同步。
活动分享环节常常会出现当辅导教师宣布活动结束,进入分享环节时,很多学生还沉溺于刚才的活动,吵闹不休。经验不够的辅导教师常常仓促地进入下一环节,没有通过一定的课堂调控技巧,帮助班级成员安静下来,进行深入心灵层面的感悟和反思。学生们在这种乱糟糟的气氛中浮躁不安,既不能静心感悟,也无法专注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心理活动课特有的心灵感悟没有了,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心理味”必然大减。
2. 班级成员要进行真诚的回应
班级成员当众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想法时,其他成员要进行积极的回应,不管他说的是否正确,都应该对他的信任和分享表示感谢。心理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其他班级成员“无条件地接纳”。不要随意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褒贬,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想法或做法的权利。比如,当一位学生有异议时,可以语气温和地这样说:“谢谢某某同学的分享,不过,我对这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处于温暖安全、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中,班级成员们会感觉到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会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和接纳,防御心理自然就会消融,无拘无束的心灵沟通也就自然得以实现。这样的课堂氛围能散发出浓厚的“心理味”,这也是心理课最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地方。
四、心理课要讲究“动感第一”的“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的“命根子”在于“动”。不但要有师生、小组互动,还要有生生互动、多元互动,形成“团体动力”,这种动力具有强大的集体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这种强大的动力感染下得到震撼和帮助。
以“记忆”“想象”“思维”“沟通”“合作”等常见的辅导主题为例,如果辅导教师重在静态知识的传授,学生得到的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枯燥乏味,很难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带来实际的行为改变。相反,如果辅导教师设置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行为训练,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能力或技巧。而且,这些活动能够一层层激发团体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深入内心的情感体验。在团体动力的激发之下,学生更可能愿意把自己的困惑、苦恼说出来,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在多方的互动中进行交流、分享。在同学们的支持、反馈中,学生的认知得到矫正或重建,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强化和巩固,这样的互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
活动是心理课的主要载体,是心理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但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为了热闹而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应根据心理学原理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应紧紧围绕课案设置的目标组织活动,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心灵感悟和反思。
五、心理课中“现场生成”的处理要体现“心理味”
开放的情绪表达在心育课上无疑是重要的,缺少了真情投入,心育课就会沦为枯燥的说教与鹦鹉学舌。然而,这种情绪表达的开放性必然使得心理课上的“现场生成”尤其常见,而心理辅导教师对“现场生成”的处理技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心理活动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起到进一步开拓主题内涵作用的素材,往往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活动中现场(即时性)生成的素材,这是最具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的,因为学生心里有很多的冲突要宣泄、要倾诉,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到,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倾诉中进行思考,“自助”能力得到发展。
心理活动课上的课堂生成,根据与辅导主题的相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无关生成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因为想要引起同学们的关注,“语出惊人”或调侃搞笑,也有部分学生会联想到别的事情,如果学生的这种想法或做法与本节课的辅导主题、活动目标无关,可以进行冷处理,转移提问对象或者说明“这一问题与本节课的主题无关,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果有兴趣可以下课后单独交流”。
(二)相关生成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答出一些教师没有预设到的答案。如果这些答案与辅导主题、活动目标紧密相关,即使学生说的是错话、偏激的话,辅导教师也不能轻易放过。可以通过追问引导该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可以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在争论中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甚至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反问引起所有学生的反思:“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这样做真的对自己最有利吗?”
只有及时捕捉了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并巧妙地加以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才能充分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中实现认知的提升、行为的改善和心理的完善发展。
总之,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不刻意固守模式,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让心理课展示出与学科教学不一样的魅力,也才更能体现心理课的存在价值,更受学生和教师欢迎。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2]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潘蓓蕾.一节失败的心理活动课引起的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台州,318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