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针对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师德规范的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师师德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政;师德;建设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屡有发展,引起社会极大关注。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①这表明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面对新形势、学生的新特点,全社会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提高高校思政教师师德水平。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②。教育是兴国之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播者,更是社会道德的引导者,尤其是思政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好坏,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高校人才的培养,所以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这一根本任务需要依靠广大高校教师,尤其是需要依靠思政课教师。正如在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③思政课不仅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教师则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于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政教师应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的原则。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在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之中;不仅在于课堂之上,更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思政教师应当采取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用自己的言行教化学生。思政教师只有在教学和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提升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保证
在高校思政课堂之上,学生玩手机、睡觉、交头接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屡有发生,很多学生把思政课当作一门无关紧要的副课来应付,学习态度不认真。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要解决好思政教师的问题,尤其是思政教师的师德问题。如果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只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形式单一,那么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该课程的生命力”④,一个具备优秀师德的教师,应该知道如何用好教材、讲好教材、并运用适当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思政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及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三)应对多元化思潮的挑战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中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聚集地,不同社会思想意识相互激荡,多元价值观念在这里相互碰撞。面对这一现象,思政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政教师还应该批判错误社会思潮,揭露其本质,帮助学生认清危害。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惑”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是衡量思政教师师德的重要标准。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追逐功利的思想观念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促进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功利的负面影响。
(二)专业素养需要提高
思政课是一门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紧贴时代发展的课程,这就要求思政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敏锐把握社会热点的能力。近年来,思政教师处于新老交替期,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体是不断提升的。但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教学能力、实践经验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有一些老教师,没有能够跟得上时代步伐,依然采取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台下学生昏昏欲睡。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然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师生关系是高校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要条件。由于教学、科研的压力,思政教师将相当多的时间投入其中,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当前思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来自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思政课一般都是大班课,面对几十,甚至一百多位学生,思政教师只能与少数学生进行交流,而无暇顾及其他同学。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是没有专业学生的,所以相较于专业课教师,课外的师生交流较少,甚至没有,缺乏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情况,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得育人的效果不理想。
(四)为人师表意识有待加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所有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一个特色职业,其言行受到社会关注,任何一个错误的言论和行为都有可能被放大。然而,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依然屡有发生。这些事件虽然是极少数教师的行为,但是影响极其恶劣,严重影响高校教师整体形象。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
“如何加强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不同时代,师德建设的重难点各不相同。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来约束高校思政教师的行为,同时,我们也需要提升思政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对自身师德提出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内外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建设好高校思政教师的师德。
(一)加强师德规范的建设
高校师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仅仅依靠道德来约束高校教师的行为,这是不够的,因为不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会遵守这一规范,因此我们需要将制度建设作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国家层面,完善师德方面的立法,对于师德失范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高校层面:出台师德方面的校纪校规,创新切实可行的督导、评价体系。通过这些举措,使师德规范落得实处。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思政教师提升师德的根本方法就是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政教师作为党的思想理论传播者应该与中央保持一致,坚信马克思主义,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思政教师应当时刻牢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思政教师应该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思政教师相较于其他教师,在师德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在招聘思政教师时应该把党员作为应聘的必要条件,把好入门关。一只优秀的思政教师队伍,一方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加贴合新时代学生特点。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组织其参加学校、省市培训班,夯实专业基础。定期组织思政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意,增强感性认识,增加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要做好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加强思政教师师德建设。近年来,我国思政教师师德建设取得一定成果,状况整体良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思政教师师德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影响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新时代,面对新形势,人们对于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提出新要求。我们应当认识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不懈才能取得成效,完成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做好时代教育新工作,总书记提出这些新要求[N].中国教育报,2018-09-10.
[3]张媛媛,李大伟.基于积分制的高校教师师德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5).
[4]林雪琳.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之我见[J].西部学刊,2019(5).
作者: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