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模式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29:55 归属于市场论文 本文已影响20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而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国际化人才,本文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教学模式提出一些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模式

  双语教学是指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采用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教学讲授专业知识的时间为课时50%及以上的一类教学模式。然而,各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学情不同,高校双语教学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时更应注重其特殊性和针对性。

  1《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一带一路”提出,RECP签订,中国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国际贸易往来快速发展。与之相对,每年毕业本科大学生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听懂并具备一定国际营销外语表达能力,必然能够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

  1.2政府政策的号召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指标。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强调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2002年教育部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高校评估指标体系,2005年教育部再次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自此双语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热点问题。1.3《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性质《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能帮助营销专业学生了解全球市场及获取营销技能的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改革,能够引导学生以国际市场环境为背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的差异,从而摈弃狭隘的自我参照标准,用国际化的视角分析问题,正确解决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遇到的营销问题。不同于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双语课程教学的本质是传授专业知识。

  2《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2.1师资力量投入增加,但双语教学经验不足

  大多数教授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师未必能够熟练掌握外语进行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外语教师也不具备教授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既具有专业教学能力又具有外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数量很少。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高校引进了大量留学归来精通外语的人才承担双语教学任务或是给本校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但高校在针对学生开展课程的具体模式与方法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前人经验,且缺乏培养双语教师的有效机制,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仍有一定难度。

  2.2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但英语基础薄弱

  笔者对长春市部分高校有《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89份,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运用双语来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很高,只有8.89%的学生持反对态度,而原因是觉得自己英语水平较差,无法跟上课程进度,有30.53%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而61.07%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是愿意上双语课的。而且,有58.78%的学生有毕业后去外企工作的意愿。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是有国际竞争意识及参与双语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的。然而,在校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只有约40%,有16.89%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很难适应,有42.75%的学生认为比较困难,需要努力适应,有35.88%的同学认为一般困难,但可以适应。只有4.58%的同学认为并不困难,能够很好很快的适应。

  2.3双语教材不规范,自编教材数量少

  现在高校对双语教学的教材选取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国外原版教材;二是国内翻译的外文教材;三是国内自编双语教材。国外原版教材获取渠道有限,价格高昂,缺少中英文对照,学生学习难度大。国内翻译的外文教材,有些鱼目混珠,质量堪忧。而国内自编双语教材数量极少,目前只有由田盈、徐亮主编的发布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双语教材《国际市场营销(双语版)》,该本教材采用部分专业术语及重点词汇用英文加注的方式,但英语内容较少。如今大多数院校的双语教学机制尚未完善,学校只投入有限的精力和资金支持教师自编教材,因此教师自编教材的积极性不高。

  2.4教学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不完善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平衡好中英内容讲授的时间和模块,然而由于该门课程专业性强,涉及国外文化及国际术语多,加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弱,教师在上课时容易本末倒置。比如因为担心学生用第二外语不能将知识理解透,在课堂上无意识地忽略专业知识的传授,将课堂转变成语言教学;或者为了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有意识地降低专业知识难度,从而影响专业知识的传授,这都违背了双语教学传授专业课的本质。其次,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有可能为跟进课程进度,在课堂上只运用讲授教学法,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足,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5培养过程重理论,实践环节被忽视

  国际市场营销是与企业营销活动、对外贸易联系紧密的课程,而且更加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但高校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时,只是单纯将理论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并未设置实践课程,纯理论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脱离现实,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不少高校都会组织大三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然而和国际性企业合作的较少。

  2.6教学激励有限制,保障制度不健全

  为了促进双语教学可持续开展,不少高校对教师给予一定激励,比如双语课程第一年按照1.2的比例系数计算课时量,但双语授课备课量大、负担重,而且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需要一个较长的探索和适应过程,因而高校的激励力度较弱。从学生角度来说,学分只与学时数量挂钩,双语课程改革并没有增加学时数量,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考核成绩比例中试卷比例在60%以上,这些都打消了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他们多数喜欢双语课程,又担心自己的英语基础水平差,这种考核方式及学分情况,无形中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3.1教学目的

  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在国家政策导向的背景下,首先要结合课程性质及学情,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目标就应定位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英语思维模式,能够在企业营销活动领域中实际应用英语获取相关知识,分析和妥善解决国际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人才。

  3.2教学模式

  考虑该门课程对应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学习难度打击。可以采用分阶段实施不同教学模式的方法,第一阶段实施保持式,第二阶段实施过渡式,第三阶段实施浸入式。这一方法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前进行章节知识内容梳理,不能完全按照中文课程思路讲授,也要结合英语难度的递进程度。把涉及的陌生英语专业术语及词汇较多的内容放在第一阶段,放慢讲授速度,进行中英翻译讲授,以使学生进入双语的状态。在第二阶段,适当加快节奏,对涉及的陌生专业词汇不再过分强调,而是以英语简单句加专业术语方式进行讲授,重点理论知识内容增加。第三个阶段,进行完全的英文课堂讲授,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课堂互动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张口表达,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营销活动的能力。

  3.3教材选取

  目前《国际市场营销》国外原版教材价格高,获取渠道有限,学生阅读难度大;国内翻译教材不规范,问题多;国内自编双语教材数量过少,可选择性小。因此建议高校老师可暂时选择国内翻译教材,通过课堂PPT、教案设计及辅助资料来进一步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同时高校应积极鼓励具有《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老师自编教材。这样的教材符合学情,更具有针对性。结合分阶段的教学模式,教材的设计可以选择第一阶段的内容以英语术语后注中文以及英语导入后配中文解释的方式编写;第二个阶段的内容以英语直接导入后配双语解释的方式编写;第三个阶段以纯英文方式撰写。

  3.4教学方法

  在实施分阶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三个阶段应分别侧重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阶段,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使学生熟悉掌握基本概念,同时结合视频教学法,模拟表演式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忽略困难,提升对双语的学习兴趣,也为后续深入的双语内容学习打下词汇基础。第二个阶段,更多地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及案例研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熟悉英语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战略及策略性思维。第三个阶段,应积极使用头脑风暴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展示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地解决国际营销中的问题。

  3.5教学师资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要继续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在坚持“引进来”方面,积极引进国外留学归来的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可适当考虑引进教授该门课程的外籍教师,外籍教师的引进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快的实现浸入式的英语学习状态,而且还可以给校内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老师开展培训,促进交流,进一步提升双语教学效果。在“走出去”方面,选择专业能力过硬且教学态度认真的老师去西方欧美国家学习进修和经验交流。第二,强化激励政策,对双语课程讲授的老师实施课时津贴,组织课堂竞赛,颁发奖品,对自编双语教材的老师给予出版费用报销及奖金激励。第三,进行人力资源重组,对有国外进修经历和有跨国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摸底调查,搭建双语教师梯队。

  3.6教学实践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是一门应用性极强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全球性的合资企业及外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学校应当在理论课基础上,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跨国性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巩固所学。而这个时间可以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也可以安排在大三的实习当中,由学生自主选择进入这类企业实习。

  3.7考核方式

  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不但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使老师得到最有效的教学反馈,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后,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国际营销技能的提升。也包括专业术语英语词汇的认识,营销英语口语的表达和交流等。因此一张试卷很难考核出学生实际收获,也难以给学生相对公平的考核成绩。双语课程应加大平时成绩考核。课堂的口试、笔试、小组汇报、报告等都应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且由于在教学模式上实施三阶段逐步增加外语比重的方式,因此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上,也应分阶段进行,以便根据上一阶段考核情况及时做好课程进度调整及课程内容安排,确保下一个阶段能够顺利进行。

  4结语

  综上,《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应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模式,针对学情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同时还应重视教学资源投入,培养师资,加大激励,搭建实践平台,做好教学引导和监督,保障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勇,李元东,丁雨田,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技术》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之初探[J].高教学刊,2021,(2).

  [2]赵培华.《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研究,2016,(12).

  [3]陈琳.双语教学培养模式下假期实践活动的讨论[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

  作者:李静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市场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