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黄芪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黄芪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通过对446首含黄芪方剂的分析,获取黄芪常用药物组合16组,主治疾病18种。基于黄芪的主治疾病,选择“不寐”“虚劳”“眩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黄芪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黄芪方剂所用药物多有气血双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黄芪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符合多功效中药的临床使用现状。
关键词:黄芪;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组方规律;数据挖掘
通讯作者:王丽霞,E-mail:wanglixia62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是中药成方制剂的国家标准,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从药物和疾病两个维度的分析[1-2],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临床医师经验总结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笔者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3],对《中药部颁标准》中含有黄芪方剂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的配伍组合,采用规则分析对常用的配伍药物进行归类,为黄芪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对《中药部颁标准》中含有黄芪方剂进行收集整理,组成中明确含有“黄芪”的方剂446首。
1.2处方录入
将上述筛选的方剂由专人整理后,导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导入数据前,由2人负责数据源的审核,以确保数据源的准确。
1.3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利用系统“数据查询”功能,按指定中药“黄芪”提取出录入系统的方剂446首。然后点击相应功能按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4](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等)。统计分析方法为该软件自带的挖掘算法,包括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5]等。
2结果
2.1主治疾病统计
446首含有黄芪的成方制剂经“频次统计”,包含主治疾病134种,其中使用频次≥20次的有18种疾病,见表1。可见,黄芪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与《本草正义》“清气下陷者最宜”“表虚诸病,最为神剂”相吻合。
2.2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446首方剂中,共涉及655味中药,使用频次≥60次的25味药物见表2。可见,黄芪常与补血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和补气药(如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等)配伍应用。此外,黄芪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常与茯苓同用。
2.3证候统计
446首方剂涉及115种证候,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有15种,见表3。可见,黄芪广泛应用于以气虚为主的各种虚损证,固有“补药之长”之称。
2.4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
2.4.1高频核心药物组合分析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34,支持度30%,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共16个,其中2味药的药对有12个,3味药药物组合4个,见表4。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1。图1可较清晰地展示黄芪的用药搭配,当支持度为30%时,其核心组合可认为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加减。
2.4.2核心药物组合深度分析选择含黄芪的核心药物组合使用频次较高的“黄芪-当归”“黄芪-党参”“黄芪-白术”3对组合,在3种支持度下纵横比较(见图2~图4)。当支持度为30%时,黄芪与党参、白术、当归核心组合相似,可认为是十全大补汤加减。当支持度为20%时,核心组合相似,外围药物仅有细微差别,说明黄芪与党参、白术、当归三者共同搭配使用,四者相须为用,共奏气血双补之功。
2.5主治疾病用药规律
由图5(支持度30%)可见,黄芪治疗不寐核心用药,为《济生方》归脾汤加减。不寐病位在心[6],以益气养血安神为治则。由图6(支持度30%)可见,黄芪治疗虚劳以补肾养脾丸加减(载于《成方便览》)。中医学认为,气血亏损是造成眩晕的重要原因,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疗眩晕常用方剂的药物组合是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减方(见图7)。
3讨论
黄芪有“补气诸药之最”“气中血药”之称,通过证候分析得出含黄芪方剂主要应用于气血两虚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7]。
本研究显示黄芪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涵盖了134种中医病症,其组方涉及655味中药,常与补益药如当归、党参、白术、枸杞子、菟丝子联用。本研究从含黄芪的核心药物组合中选取使用频次较高的“黄芪-当归”“黄芪-党参”“黄芪-白术”3对组合进行分析,纵横比较分析药物组合的用药规律。支持度分别为20%、30%、40%时,3对组合核心用药规律高度相似,均以十全大补汤为底方加减。说明黄芪同党参、白术、当归三者共同搭配使用,四者相须为用,共奏气血双补之功。
此外,黄芪治疗不寐、虚劳、眩晕时,核心组合均是以八珍汤为底方加减使用,而在不同疾病中各有侧重。黄芪治疗不寐是归脾汤加减,治疗虚劳以补肾养脾丸加减,眩晕是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减。这表明三者虽病位不同,但病机相似,均为气血亏虚导致,因此用药类似。这不仅体现了中医辨证思维“异病同治”,同时为“脑心同治”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医理论需要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中医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的良好工具,通过本系统统计结果,以纵横对比的方法,展示药物和药物组合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用药特点,可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8]。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