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随着老龄化的增长,青光眼与白内障常常同时发生和发展,并相互影响[1]。因此对于其手术方式有多种选择,我院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5例,其中男41例,女64例,年龄55~80岁,平均69.5岁,均为单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开角型青光眼10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11例、皮质溶解性青光眼8例、其他7例。视力:光感~0.2,眼压均高于30mmhg,晶状体均有一定程度的混浊,房角镜检查:房角损伤均大于1/2。
1.2术前准备常规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血糖,hbsag,血压及视力,色觉,眼压,角膜曲率,眼a/b超等检查,人工晶状体按srk-ⅱ或srk-k公式计算度数。术前应用高渗剂,局部点用房水抑制剂减少房水生成,术前30分钟点美多丽-充分p充分散瞳。
1.3手术方法用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行球周麻醉;以穹隆为基底的角膜缘结膜切口,电凝止血;在10-12点处行3mm×3mm以角膜缘为基底半层巩膜厚度的巩膜瓣,于巩膜瓣下行隧道切口进入前房,2点处角膜缘行辅助切口;常规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卡米可林缩瞳,在11点处行1mm×3mm小梁组织切除及周边虹膜切除,间断缝合巩膜瓣及球结膜,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2]。术后局部及全身应用抗菌素及皮质类固醇,常规散瞳,若眼内反应较重则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
2结果
2.1视力术后视力:眼前指数~0.8,其中提高93眼(88.57%),不变的12眼(11.43%),无1例出现视力下降;术后眼压:<15mmhg者67眼(63.81%),15~21mmhg34眼(32.38%),均较术前有所降低;经3~36个月的随访,患者眼压及视力均比较稳定。
2.2并发症术后有18例(17.14%)出现明显的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皱褶,有20例出现较重的葡萄膜反应,人工晶状体表面有渗出膜形成,经加强全身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消失。
3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同时并存时,采取何种手术方法临床上一直有争论。随着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只要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多采用联合手术[2],特别是超声乳化技术的普遍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更使联合手术得到空前的推广[3]。
联合手术的基本原理是:除了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是建立房水向眼外引流的新途径,以使眼压降至正常水平的目的外,还有白内障摘除后可解除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晶状体因素[4],加深前房深度,并改变了窄房角的解剖结构;同时恢复部分小梁功能,减少房水排出阻力,使术后眼压控制正常;白内障摘除后,消除了虹膜与晶状体的接触,减少了瞳孔阻滞,这样可大大减少浅前房和恶性青光眼的发生,正因为如此本组病例未出现一例浅前房和恶性青光眼。由于超声乳化技术有着切口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又是在闭合状态下进行手术,可大大减少脉络膜上腔大出血的可能。
当然联合手术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和较重葡萄膜反应比单一手术发生率高。关于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主要由于长期的高眼压状态致使角膜内皮细胞减少,并有相当患者术前有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再加上联合手术操作步骤相对较多、时间相对较长等原因。但通过术后加强应用抗菌素及皮质类固醇等对症处理后均可以治愈,本组病例未出现一例后遗症。
我院自2005年以来用超声乳化技术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取得良好的疗效。经过105例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发现患者的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未出现一例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减少二次手术的反应和风险,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和思想负担。我们认为该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舒心,刘磊,主编.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220-226.
[2]王建萍,马勇,赵桂娥,车选义.隧道式小切口三联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青光眼46例.国际眼科杂志,2005,5(2):265-267.
[3]王琳,惠延年,韩泉洪.晶状体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04,4(1):81-4.
[4]葛坚,郭彦,刘奕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1,37(5):355-35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