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优点和缺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9 16:44:47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14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恶化,人群中肝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临床上筛查诊断肝癌的技术也在进步,很多肝癌患者在发生时还没有失去手术机会,那么这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还是手术[1-2]。但同时,也有很多患者在发现诊断肝癌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肝癌切除的手术。射频消融术的出现使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获得了新的治疗机会。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小的优点[3]。本次试验旨在探究并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6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3~78岁,平均(63.8±13.5)岁。纳入标准:(1)行B超、CT、MRI、DSA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AFP值和CEA值成倍升高。(2)癌灶为1~3个,≤3个,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5 cm。(3)愿意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心肺功能障碍性疾病、精神疾病。(2)有严重的大神经性糖尿病并发症。(3)有血液系统疾病。60例患者中,有1个癌灶者33例,2个癌灶者18例,3个癌灶者9例。其中肿瘤>4 cm者38例,肿瘤<4 cm者22例。
  1.2 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使用由美国引进的集束电极和RF-2000TM型射频治疗仪及射频发生器,钦金属探针。在CT引导下取肿瘤距皮肤最近处进针,避开大血管及胆管,穿刺至对侧边缘2 cm,张开集束电极,连接射频发生器,输出功率由20 W开始,每隔1 min增加10 W,至70~90 W,组织固化达一定程度后,射频自动停止,一次治疗完成。肿瘤<4 cm的患者只需进行一次一点治疗,肿瘤>4 cm的患者进行多次多点治疗,每次间隔1周。治疗过程中保证病灶被完全包括在消融电极有效范围内,使肿瘤组织充分坏死,同时保证杀灭肿瘤可能浸润的部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及手术时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在患者整个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情况和肿瘤坏死情况。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生存情况,肿瘤复发情况[4-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及手术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的比较 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一般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影响,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及手术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的
  比较(x±s)
  时间血压(mm Hg)脉搏(次/min)血氧饱和度(%)
  术前(n=60)124.1±6.380.1±5.696±3
  术中(n=60)125.8±3.582.4±4.295±2
  术后(n=60)123.4±4.181.4±3.697±4
  F值8.455.797.34
  P值>0.05>0.05>0.05
  2.2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情况和肿瘤坏死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平均AFP和CEA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60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56例,占93.3%;不完全坏死3例,占5.0%;部分坏死1例,占1.7%。
  表2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情况的比较(x±s) ng/mL
  时间AFPCEA
  治疗前(n=60)1634±2316.54±2.13
  治疗后(n=60)261±312.12±0.75
  2.3 随访情况 60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16例,占26.7%;1年内死亡患者1例,存活59例,1年生存率为98.3%。
  3 讨论
  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一种新兴的治疗肿瘤的手段,其原理是在CT的引导下,找到肿瘤所在位置,利用经皮电极插入肿瘤所在位置发射电磁波,使周围的离子等微小例子发生振动和摩擦,从而产生热量,利用这些热量对周围细胞,主要是癌细胞造成热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6-7]。要特别注意是射频消融位置应该在肝脏边缘2 cm以内,避开大血管,胆管等重要易损伤部位。射频消融术相比于放疗和化疗来讲,对肿瘤细胞以外的其他正常细胞损伤范围较小,属于一种靶向治疗,短期治疗效果确切[8-9]。肿瘤细胞遭到热损伤后迅速发生凝固坏死,肿瘤停止生长,甚至完全坏死[10]。
  在本次试验中,笔者选取60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详尽地分析。首先,观察射频消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发现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对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基本无影响。这就是证明了一些年老体弱不能承受肝癌切除手术的重大创伤的患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肝癌,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11-12]。在疗效方面,笔者重点探究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变化和治疗后肿瘤坏死情况,结果发现,治疗后平均AFP和CEA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和CEA都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其中AFP对肝癌的提示作用非常有意义,虽然不是所有肝癌患者的AFP都升高,但是AFP成倍升高的患者是有临床意义的。在本次试验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AFP的升高,经过射频消融后,患者的平均AFP有着明显下降,说明射频消融技术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另外,射频消融的直接作用就是使肿瘤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3-14]。本次试验中,60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56例,占93.3%;不完全坏死3例,占5.0%,只有1例患者肿瘤只用部分坏死。说明射频消融的治疗有效率是相当高的,肿瘤完全坏死的患者基本可以达到治愈目的,所有肿瘤细胞死亡,基本没有肿瘤继续生长和复发的可能。而通过1年的随访,笔者也发现,60例患者中,在1年内复发患者有16例,占26.7%,这部分患者也包括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的患者,可能是有部分残留的肿瘤细胞没有被杀死,而这部分细胞是肉眼不可见的;另外,在1年内死亡患者有1例,存活59例,所以,经过射频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其1年生存率为98.3%,这个数字表明,射频消融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是良好而值得肯定的[15]。
  综上所述,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1年生存率可达到98%以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耿建利,李秀军,高若辉,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4):49-50.
  [2]霍然,许立敏,章文秋.肝癌切除术的术中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70-71.
  [3]潘杰,陈绍辉,卢欣,等.全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内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6):478.
  [4]郭伟昌,黄君,杨百仞.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17-18.
  [5] Greten Ti C,Korangy 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Maybe much more than simple tunlor destruction[J].J Hepatol,2010,53(4):775-776.
  [6]杨雷,张临友,孙露,等.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25例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5):463.
  [7]宁婧,王海明,孙晓斐,等.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3-15.
  [8]廖江荣,蒲德利.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67-568.
  [9]杨梅芳,汪素红.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75-76.
  [10]王黔宇,廖江荣,蒲德利.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周围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2.
  [11]高希春,陈勇,郭玉林,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肝脏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11):1688-1691.
  [12]艾旭,李昀,邓冲,等.白藜芦醇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12-1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