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绝望的诗现代诗(关于绝望的现代诗歌)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19:01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47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本文意在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揭示哈代诗歌创作的现代性和深刻性。在哈代的自然诗和叙事诗中,均流露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在写作风格上,这些诗歌体现出融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意境清新,形象生动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哈代,现代主义,诗歌
  英国19是世纪的小说家汤玛斯·哈代以其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而蜚声英语文坛。因其作品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不命运悲惨,故长期以来哈代都被视为悲剧作家。但是,对于哈代是否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评论界争论颇多。哈代本人则竭力否认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诗集《晚期和早期抒情诗》的序言《辩解》中他这样写道:“所谓悲观主义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探索,只是为了改善人们身心的第一步。……‘要改善这个世界,就得正视世道的丑恶’。也就是说,要观察现实,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现实,不加掩饰,同时着眼于争取最好的结果:简言之,即以进化向善论思想作引导。”(张中载,1987)与他的小说一样,他的诗歌亦有悲观忧郁的基调,但在他的近千首诗歌中,我们却又看到一颗为人类悲剧命运困惑不已而又执著地探求希望的心。正如哈代自己所言,诗歌是其“文学成果中更表现个人成分的部分”。(朱炯强,1994)
  一
  处于世纪之交的英国诗坛,作为英诗巅峰的浪漫主义大潮已成遥远的往事,整个英国诗坛只是在等待另一次高潮——现代主义的到来,这是英国诗歌的一个困难阶段。但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从本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诗坛的空白,他就是托马斯哈代.哈代喜欢写诗,而且一直认为诗歌比小说更高雅,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他从25岁就开始写诗,但无缘发表。之后哈代的小说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青睐,便致力于小说的创作,诗歌写作也因此中断。直到《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相继受到批评责难后,哈代放弃小说创作,重新开始写诗。
  哈代生活的年代,虽然大多数英国人仍然对维多利亚“盛世”沾沾自喜,并对科技发展和工商业欣欣向荣的未来抱着盲目乐观的情绪.但是哈代却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他担忧在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同时,人类的精神文明会日益销蚀;担忧随之而来的弱肉强食的战争以及无往而不胜的资本对农村地区的渗透会把大踏步走向现代主义社会的人类拖向深渊。
  二
  毫无疑问,哈代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冷峻观察和对自然的辩证观点,是与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气颇为不同的,如果说拜伦的诗锋芒毕露,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艾略特的诗深奥含蓄,展现出现代主义的特色,哈代的诗则在浪漫主义中融入现代主义情绪,是现代主义的种子在哈代式的浪漫主义土壤中萌芽的体现。以浪漫主义为基调,揉和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便是哈代的诗风,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揉和产生了伟大的诗篇。在哈代关于自然的诗歌中,这首创作于19世纪最后一个黄昏的《暗夜画眉》(The Darking Thrush)似乎颇带有这种现代主义的气息:
  大地那清晰的轮廓
  似世纪斜倚的尸身
  墓室是阴沉的天空
  猎风是哀悼的挽歌
  但是,在接下来的诗段中,暮气沉沉的场景中出现了充满喜悦的歌声,原来是:
  一只老画眉,虚弱、憔悴又瘦小,
  羽毛身体饱经风霜
  就这样决定用他的灵魂
  与弥散的黑暗对抗
  诗作中画眉所面对的“弥散的黑暗”和济慈诗中夜莺所在的黑暗的树林类似,这沉郁的环境凸显了画眉的昂扬斗志和满怀希望,正如《夜莺颂》、《致云雀》两诗一样。诗作结尾提到画眉对希望(Hope)的希冀,更是一种“充满感伤的乐观主义阐释”。哈代是一位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他强调改善世界必须要正视黑暗,这样才能找到辽救的药石。“谈谈悲观主义。我的口号是,”他这样说道,“首先正确的诊断出疾病…确定疾病的原因;然后去寻找药石,如果有药石的话。乐观主义者的口号或实践是:对实际病症闭眼不看,只是为了预防征兆而采用经验主义的万灵药”。由此可以看出,哈代的乐观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盲目乐观是大相径庭的。一战的残酷,让他对于理性主义彻底绝望,现行的世界被打破,而新的世界尚未形成。哈代这个处于这风口浪尖上,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前行。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的哈代依然对人类未来怀有极大地信心,他肯定了希望的存在。因此,尽管“天穹像墓室般的阴沉,大地就像斜卧的尸体”,天地之间还是出现了一只画眉鸟执著地鸣唱希望。他瘦弱、老衰,正是哈代自我形象的投射(《暗夜画眉》)。在这首诗里,我们再也看不到十九世纪浪漫派的意气风华、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哈代自然诗中对浪漫主义的超越和与现实主义的契合。诗人内心的挣扎、彷徨以及痛苦之中仍抓住不放的希望,都表现了哈代立在20世纪的门口辛酸回顾的同时,还有对新世纪的向往和憧憬。
  三
  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侵入,英国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新机器的引进使无数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流落到城镇,成为雇佣工人。农村的艰苦生活条件也使许许多多的姑娘背井离乡,到城镇里谋生,其中很多人沦为妓女。在《堕落的姑娘》(The Ruined Maid)一诗中,哈代真实地表现了她们在非人的生活环境中的沦落。在英国诗歌史上,直接以妓女为叙述对象的作品是少之又少的,而像哈代这样以一个来自农村而最终在现实的残酷逼迫下沦为妓女的农村姑娘为主角的,并给以以种正面的描写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因为,在哈代笔下,普通劳动者是作为美的形象来创作的,哈代一直与他们朝夕相处,对人民有一颗仁慈的博爱之心。奥米莉亚(《堕落的姑娘》)这类已遭人世无损的姑娘在哈代笔下,依然是一个未泯灭淳朴善良天性的形象。她清醒自己美丽的外表、舒适的生活来自灵魂的堕落,她以表面的漠然来掩盖内心深处的悲哀:
  “奥米莉亚,亲爱的,这可真稀罕!
  谁能料到你我会见面在城关?
  哪来的漂亮衣裳,阔到这个样?”——
  “哦,你难道不知道我堕落了?”她讲
  “你没鞋没袜离了村,一身破衣衫,
  你不愿再锄草,不想再把土豆剜;
  这会子你羽饰带头上,镯子戴手上!”——
  “没错,堕落了就这样穿戴呀,”她讲。
  在《堕落的姑娘》里,诗人用同情的目光注视着这样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否定的是促使她们堕落的社会。“《堕落的姑娘》这首叙事诗恰似一幅绘制在扇面上的《苔丝》,奥米莉亚的这份清醒,这是蛰伏在哈代心中的希望之光,他相信总有一天奥米莉亚们会像苔丝一样对社会进行强烈的反抗。”(朱黎航,1999)就诗歌本身而论,在《堕落的姑娘》一诗中,哈代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令人惊愕的直白,还有对资本主义金钱侵蚀灵魂地直接而无情地嘲讽和否定。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从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开始,它的魔爪就触及了乡村地区。对于哈代这样一位颇有乡土情结的人文主义者来说,是无法忍受自己心爱的大自然在瞬间就被轰隆隆的火车给搅乱了---真正的不速之客!在资本主义入侵乡村的时候,受破坏和侵害的群体不胜枚举,而哈代唯独选取了“堕落的姑娘”这一形象来作为自己诗歌的主角,自有其独到的视角。“哈代对于社会的深刻变化极为敏感,他哀叹旧的生活方式的消失,同情人们的心里创痛,关注人们的生存困难。”(王佐良,2006)
  其实,只要略略了解一下哈代的小说作品,就不难注意到哈代对于“少女”这一形象的情有独钟,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则是他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角“苔丝”这一少女形象。勤劳、美丽、单纯、善良,苔丝身上集中了所有农村女孩子应有的优点。这样的一个天使般纯洁的少女,却在资本主义大举进攻乡村地区的时候被“玷污”了,而“堕落的姑娘”一诗中的少女形象与苔丝犹如双子星座,她们各自在不同方面,不同意识中反映出资本主义在她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综合分析之下,哈代之所以钟情于选择描写农村女子作为自己的主角,一方面也许是哈代想从本体上对乡村的美或者说自然之美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从两性角度来说,女性在现实男权社会中,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当灾难降临时,她们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四
  哈代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宣扬了一种面对人生灾难时坚韧的态度。哈代诗歌是英国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必然环节。在哈代诗歌中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对痛苦的敏锐感受,有现实主义观察残酷现实的冷峻目光,还有现代主义对人类的危机意识。作为一个在文坛最具喧哗骚动时期的创作诗人,哈代不属于任何流派。然而他的诗歌体现了从传统诗风向现代诗风的一种蜕变。他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和复杂的现代情绪和谐地揉和在了一起。确实,作为跨世纪的巨人,哈代的思想是完完全全属于新世纪的。

参考文献:
[1] Bailey,J, of Thomas Hardy.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rolina Press,1970.
[2] Johnson,Trevor.“Poems about Seasons,Places and Things'’i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oems of Thomas Hardy.New York:St.Martin’S Press
[3]韩明旭&刘丽娟,在希望与失望中纠结——读汤玛斯·哈代的《薄暮听画眉[J].时代文学(双月刊),2007(5)
[4]刘建辉,希望的呐喊者——析哈代式悲观主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屠岸,《英国历代诗歌选》,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王守仁,何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王佐良,周玉良,《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9]韦华,豪华落尽见真淳——从《黑暗中的鸫鸟》看哈代抒情诗意象的运用艺术,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02).
[10]颜学军,论哈代的自然诗[J].外国文学评论,2002,(01)’P32-40.
[11]朱炯强,《哈代———跨世纪的文学巨人》[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12]诸国忠,李珠,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IJ】齐鲁学刊,2002,(06)
[13]自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版,168页。
[14]赵文薇,哈代诗歌简论.外国文学评论, 1996,(0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