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广阔传统文化积淀下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道德传承、文化思想及精神观念等多种形态,其中蕴含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是我国社会持续、良性运转的必需精神养料。当下大学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语文教学是其中的核心环节。结合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与教育改革大环境,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渗透困境;渗透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具有一定的实施依据,对此我们可以从现实依据与学情依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渗透的现实依据。结合当下新课程标准,各阶段教育愈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如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017年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同样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基于语文教育基础,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目前我国大学阶段语文教学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但通过对不同大学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共同点是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深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哪一个教育阶段,语文课程都同时兼顾着传授知识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重功能,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应是设计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其次,渗透的学情依据。反思当下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现状,其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浓厚与文化素养低两个问题,这一情境对大学生精神健康与人格健全都具有不利影响。微观层面来说,失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阻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这一问题上升至宏观层面,则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以上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学情依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开始兴起国学热,即社会各界开始呼吁、提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教育领域无疑是开展国学热的主阵地。近几年在国学热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实践不断开展,对此我们首先应明确二者的内涵与关联,明确二者融合、渗透的方向,提升实践效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目前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界定,如李宗桂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是对当下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金红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指出其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对诸多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演化汇集而成的;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宗教信仰及学术思想等多种形态;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影响当下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价值。客观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积极与消极的综合体,换言之,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由于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封建社会烙印,部分文化会与新时代价值取向相悖。对此,我们应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选择、有批判地传承与弘扬。
(二)大学语文内涵
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一门学问,具有知识性与感悟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读思说写基本功与文史哲艺相统一的三个基本特性。大学语文顾名思义是大学阶段开展的语文教育,目前学界对大学语文概念尚未形成明确的界定,对此,我们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从教育定位对其内涵进行反窥,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定位,即传授语文知识;第二,人文性定位,即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综合性,即大学语文不仅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还兼具美育性、趣味性等定位。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对大学语文概念作出如下概括,即大学语文是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实现学生能力拓展为外延的一种综合性学科课程。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在关联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密切,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文化不断碰撞,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盲目“崇洋媚外”,这无疑是在警醒我们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的必要性。转向国内视角,“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的负面事件频出,这也显示着国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以上两个问题均落脚于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特性之一是人文性,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人文性相适应,赋予了二者自然联系。对大学语文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语文的根与魂。如我们所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语言文字、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等多种形态,这些构成大学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支撑大学语文育人功能的发挥。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大学语文是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特征,即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或教学形式向学生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血肉同构,不可分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时代新态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愈加被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即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指的是基于新时代发展需要,辩证性地选择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衔接,通过新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文化表现形式等转变、更新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与当下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其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理念指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新态势,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根与魂,换言之,自语文教学开展以来就从未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离过,但以往人们过于关注语文教学活动,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虽然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但受到意识、能力、教材、环境等方面限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一)意识限制,民族文化意识不足,教学目标重
“知识”而轻“情感”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随着西方文化产品的涌入,其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同样向我国渗透,基于猎奇心理,部分国民尤其是青少年逐渐开始疏远甚至漠视自身传统文化,这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联开始断裂,由此衍生出文化混乱、道德冷漠等社会负面现象。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情境下,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凸显,而其人文性没落,教学目标脱离教育本质,重“目标”而轻“情感”。比如在现实中,教师讲解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时,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重点,对作品精髓点到为止,在此教学情境下,学生大多采取机械记忆,缺乏对内容的感悟,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对学生的精神滋养。民族文化意识不足降低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由此难以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更遑论构建其文化自觉性,在此意识限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的渗透极易流于形式,只是做到知识的传递而不是文化的传承。
(二)能力限制,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短板,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大学语文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关键性作用,可以说大学教师是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当下社会教育功利化与现实化背景、多元化文化冲击下的民族文化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文化传承环境等因素,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整体不高,由此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的渗透。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阻碍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更新,只能固守教材和参考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会降低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掌控能力,只能依靠课堂讲解浅显地传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在此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难以对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形成深刻的感悟,这严重弱化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教材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各种形态优秀文化的总和,如语言文字、民俗文化、名著经典、古迹建筑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但在现实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贫乏。以下我们从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以课堂教学资源为主,换言之,大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于依赖教科书,这就造成了可利用资源容量的局限,加之受限于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其对于已有教科书资源的解读、利用与创新能力存在不足,进一步降低了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其次,课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资源,还拥有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但甚少得到充分利用。以某地区为例,其既是历史古都,又是革命红区,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但结合该地区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其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环节不受重视,在少数实践活动中也以参观为主,难以充分发挥课外传统文化资源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
(四)环境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实践支撑不足
客观而言,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大环境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传统教育环境限制。应试教育体制主导下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的渗透,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人文素质教育,并将教育中心回归学生,旨在实现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当下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此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人文性功能弱化,工具性功能主导,文化传承转向简单的知识传递。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环境限制。结合我国现实状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依靠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投入,其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能力较低,可持续性发展的内生机制缺乏,降低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法律环境限制。目前教育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多是建议与倡导,缺乏系统的法律措施保障,法律保障的缺失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强制性、规范行与引导性,这就导致相关工作容易产生惰性与误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理念应深入渗透至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资源与教学环境改革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构建民族文化自觉,更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并指出二十一世纪是文化自觉的世纪。概括而言,文化自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其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其三,是对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责任的主动承担。以文化自觉理念为指引,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文化主体认识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有利于有力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困境。通过构建民族文化自觉,重新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逐渐形成递进式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即通过教学内容扎实掌握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基本掌握对传统文化的辨别与赏析能力。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教学资源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并熟练掌握文化鉴赏技巧。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更加深入地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以此树立正确的三观。由此可见,民族文化自觉理念下,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以推动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发展为旨趣。
(二)以“双创理论”为导向,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
“双创理论”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该理论导入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我们灵活地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以此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创新性渗透。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背景,构建立体化传统文化知识网络,灵活利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学活动的互动,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记忆。其次,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音频等技术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乐趣与积极性,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提升教学与文化传承效果。最后,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填充课堂教学空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固有知识与现实感官紧密结合,以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再解释,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文化感知,还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多种渠道丰富课程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载体,因此,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的渗透路径,必然要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调整与优化。目前,大部分大学通常是将一些能够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人典范或人文精神作品纳入大学语文教材,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现实教学活动却难以充分展现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此,教师应主动拓展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如对作品中的一些地域知识、时代知识、语法知识等细节文化元素知识进行拓展。此外,在宏观掌握教学内容内涵的基础上,还应立足课本,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新时代价值取向,对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文化重塑与解读,以此进一步提升教材深度与广度。除对教学教材进行深挖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文化场馆、传统节日或选择性地吸收西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等丰富课程资源。
(四)重视课外延伸,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涉家庭、学生、学校、社会等诸多主体,为有效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效果,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协调、有序的实施环境。首先,营造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家长对于子女发挥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培养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子女产生文化认同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其次,学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开发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以此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活力。再次,社会各界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建设,在政府政策或财政支撑下积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氛围,如各类文化场馆可以免费接待大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或进行公益性的广告宣传,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语文教学的渗透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作,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传统文化自觉,长效保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情。
参考文献
〔1〕祝安顺.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新途径:从识字到象思维———以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一课《天地人你我他》为例[J].教育导刊.2020(08):44-45.
〔2〕陈丽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文学教育(上).2020(07):88-89.
〔3〕沈婕.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2020(18):222.
〔4〕王丽娜.浅析高校语文课程建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8):69-71.
〔5〕廖爱贞.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教师教育论坛.2020(06):85.
〔6〕任弟.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J].文学教育(下).2020(05):189.
〔7〕王薇.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33):181-184.
〔8〕杜莉莉.新课标视野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研究[D].安徽:淮北师范大学.2018:51.
作者:侯晓莉 单位: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